以前在农村地区,基本上每个村都会有一些杀猪的屠夫,这些屠夫每天的工作就是到处收猪,然后宰杀。要知道猪是体型比较大的而且力气也很大,所以宰杀猪其实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首先要控制住生猪,才能够顺利的宰杀,没有三四个人根本就不可能完成。
所以一般宰杀生猪的人,大多都有三四个一起合伙。不过说也奇怪,真的就是杀猪匠虽然每天都到处买猪杀,但是他们却从来都不敢杀自己家的猪,如果自家的猪到了宰杀的阶段,那么他们会将自己家的生猪卖掉,而不是自己直接杀掉。或者请别人来宰杀,自己不动手。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第一,咱谈谈农村杀猪一些规矩。其实就是所谓的一些老祖宗留下的黄历,都有“禁忌”事项,如:忌杀生。
在早以前,无论是杀猪匠还是什么其他工种,各行各业想要开工都必须要看黄历,包括现代社会,破除迷信四旧,仍然有些习俗还是保留下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反正就是图个好彩头。
以前杀猪匠杀猪的时候,一般都要看看日子,并且还要有一个庄重的仪式,无非就是念叨一下,大意是求猪原谅,求太上老君原谅,还有给猪超度的意思。
仪式一般是杀猪匠躲在一个暗屋子里,自己念叨,不让别人看见。还有,杀年猪时,更是特别讲究,老黄历上有“牛日”“鼠日”啊什么的,一般选择“牛日”,寓意着来年养的猪强壮的像小牛。
第二,不杀自己家的猪,有一种迷信的说法。
六十年代,老胡子村里有一个杀猪匠,名字叫蒲篓儿。人长得威猛高大,打小从娘胎里带出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胆量。从小吃老鼠长大。小时候,“倒老鼠洞”就是秋天到山上的地堰上找到老鼠洞后,用小撅刨;刨到老鼠仓,里面有老鼠备下过冬的花生、玉米和高粱等粮食。
蒲篓儿“倒老鼠洞”的时候,要是遇到一窝粉红的像肉蛋一样的小鼠仔,拿起来嚼嘎嚼嘎就吃了。蒲篓儿干杀猪匠的时候,就曾经想杀过自己家的猪。杀猪那天,蒲篓儿招呼了四五个人帮忙,跟猪折腾了半天,终于把猪抬到了案上。
蒲篓儿拿起刀刚要进,猛地,那猪也不知道哪来那么大的劲,“嗷——”地叫了一声,几个人中邪似的“扑哧”上全瘫到地上。猪乘势一挣,跳下来,“扑通"一声在蒲篓儿跟前跪下了,一边磕头,一边不停地流泪......蒲篓儿手一软,刀子一下子掉到了地上。
从那以后,蒲篓儿放下屠刀,再没有杀过一头猪。那头猪,蒲篓一直养它到终老。还有,更奇怪的是,蒲篓儿的娘多年一直有病下不来炕,从那以后,竟奇迹地好了......
当然各地的民间故事不同,流传的内容也不相同,不过主旨基本相似,那就是万物都有灵性,尤其是自己养的猪。养了多年,也有感情在,何况,它养活了一大家子,却最后死在主人手里,未免有些残忍。
第三点就是,杀猪的时候,会有很多血。“见红”是不吉利的事。当然,这种说法和第二种相差无几,只不过缺少了一点人情味罢了。
隋炀帝杨广逼迫妹妹离婚,怒斥:天下没有男人了吗
四个女人浓妆艳抹吊死在密室中,几年后一桩新案,揭出旧事丑闻
《金瓶梅》潘金莲最强备胎:“狗屎运”好到爆,色字头上一把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