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穷死不耕丈人田,饿死不进萝卜园”是什么意思?


在我国古老的农村大地上有太多深入浅出的民间谚语了,这些宝贵的民间谚语成为了农村这片土地上萃取下来的宝贵精华,不断的融会贯通我们日常的生活!
“再穷不耕丈人田,再饿不进萝卜园”把人性深处的一些矛盾通过直白浅显的语言表达的淋漓尽致,不需要千篇一律的大肆论证,简简单单十四个字就理清了一切道理。

一,再贫不耕丈人田
由于农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风俗长期存在,可想而知,在过去,男孩对于农村家庭来说是何等重要,儿子除了延续香火,还会继承家里的财产,而女儿终究是会嫁人的。
对于家里来说,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就已经是“外人”了,婚后女儿即便回娘家,也只是与娘家人拉家常、聊聊天,一般没有带娘家东西回去的风俗。而且,过去普通农家的土地较少,粮食产量也不高。
那时候田地就是一家口粮的保证,就是农民的命根,如果这时候作为女婿反而回来跟老丈人抢耕田,那么是遭到老丈人一家责骂的。耕老丈人的田就等于跟小舅子抢粮食呀!

这样的做法在当时很不受人待见,这样做在当时也是一种没有志气的表现,会被人看不起。现在也常常用来比喻一些女婿不上进、懒惰、没有规划,总坑老丈人的一种现象,这更是一种反讽。
二:再饿不进萝卜园
其实现在说萝卜,可以各种营养成分什么的一通分析,古人呢,他们可不懂这些,只是凭借生活经验总结。人在空腹饥饿的时候吃萝卜,不但不会耐饥,还会肚子痛,搞不好还会拉肚子。
本来就饿着,再来一通拉,那不是要了小命吗,但是人在极度饥饿的时候,哪会管那么多,逮着什么吃什么,根本控制不住自己,为了避免加重饥饿带来的伤害,所以饿死不进萝卜园。

而现代来看,萝卜这东西,生的都是比较辛辣的,是因为含有大量的芥子油,这玩意味道刺鼻,对肠胃有很大的刺激作用,空腹吃萝卜,肠胃当然受不了了,所以千万不能空腹吃。
一般萝卜指的就是白萝卜和青萝卜,看到有些答友提到胡萝卜,胡萝卜这玩意跟萝卜完全是两个品种,它跟萝卜的亲缘差距比花菜跟萝卜大的多,根本不是一回事。而且看它有个胡字表明是外来的,它在中国的栽培历史也比萝卜短很多。
从中医角度讲萝卜性寒,水份含量高,生吃萝卜很刮油,心慌。萝卜间隔吃上几顿无妨,还可以降心火,润心肺。如果你餐餐用萝卜作为主粮进食,那就容易引起全身水肿,容易得疾病。

一旦染病就无钱医治,那就离死神不远了。
当然,话是这样说,碰上饥荒之年,你有萝卜吃也就不错了。
大家会把它切片晒干蒸着吃,吃甜萝卜,总比活活饿死强多了。
两句俗语通过人们常见的两种事情的处理办法,告诉人们,生活中遇到困难,应该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人穷了不能靠外人,而饿了也不能靠吃萝卜来解决。不能遇到事情就乱找解决办法,反而会更害了自己。
再读《大宅门》才懂:詹王府大格格“未婚先孕”,是白家多大的祸患
农村老话说“不喝卯时酒,不打酉时妻”是什么意思?
“黄袍加身”的赵匡胤,篡权夺位后,为何不杀周世宗的遗孤?
《金瓶梅》妓女李娇儿的清醒:只有摸的着的,最实际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