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活出自信、自强,美丽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
中国人该是什么样子?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那是外表。道德与勇气,才是民族的脊梁。抽去它,中华民族就成了一堆烂泥。

近代的中国历经苦难,我们没有胜过谁,一败再败。如同破茅草房子,谁都可以上来踹一脚。我们支起梁柱,被一脚踹倒,再支起来,又被踹倒。八国联军1900年入侵北京,中国达到空前的虚弱。可八国联军来了多少人呢,日军最多八千、俄军四千八、英军三千、美军两千一、法军八百、奥地利五十八人、意大利五十三人......八国联军1900年8月3日从天津向北京出发,满打满算也就18811人,这么点兵力,还有七千德军在海上来不及赶到,都等不及向北京攻击出发,十天之内就攻陷了北京,而北京一带驻扎有清军十五六万,义和团五六十万。

庚子赔款达到四亿五千万两白银,美国人看似对我们不薄,西奥多.罗斯福(老罗斯福)把部分赔款返还给我们,我们办了留美预备学校、协和医院,还有燕京大学的一部分,那留美的预备学校也成了我们今天著名的清华大学。但西奥多.罗斯福,骨子里是极度看不起中国的。他提醒美国人,我们一定不能像中国人这样衰败,闭关锁国,贪图安宁享乐。
大国的崛起之路
大国重器,那一定是我们技不如人,对吧?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推出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30年,最大的成果之北洋水师,在1894年甲午中日海战中被打个精光。

痛定思痛,那一定是我们制不如人,对吧?洋务运动失败,康有为、梁启超站出来。戊戌维新改制,君主立宪没改成功。孙中山辛亥革命也是改制,建立了共和。结果北京九易政府,24次内阁改组,换了26届总理,军阀混战,生灵涂炭,还不如不改。
1919年“五四运动”,知识分子层觉醒,讲器不如人、制不如人都太表浅了,一定是我们文化不如人,对吧?是孔子阻碍我们走向现代化,汉字也成了替罪羊。当时的学者有中国梦,他们的梦想着什么呢?
清华大学教授林语堂的梦想:我的梦想只希望中国可以不打仗,无苛税,人民不用跑入租界可以安居乐业。
上海大学者施蛰存的梦想:中国人走到外国去不被轻视,外国人走到中国来,让我们敢骂一声“洋鬼子”。
罗文干的梦想:政府能统一全国,武官不怕死,文官不贪钱,妇女理家崇尚勤俭、不学摩登,青年勤俭刻苦、不穿洋服、振兴国货。
大清王朝被推翻,民国建立,社会并没有多大改观。“九一八事变”,东北军十九万三天丢掉奉天(沈阳),一周丢掉辽宁,两个多月东三省沦陷;“七七事变”日本华北驻屯军八千四,宋哲元二十九军十万,一个月华北沦陷......是关东军战无不胜吗?其实不是,无非是研究透了中国国民安居乐业的心理,国家不就是要交税吗,交给满洲国也是交,交给日本人也是交,交给张大帅也是交,所以他们不在乎。
精英层也好不到哪去。抗战开始,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以下20多位中央委员58位将官投敌,一些部队成建制哗变……在最关键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东北抗日联军第一陆军总司令杨靖宇,抵抗到只剩自己他一人。最后乡民赵廷喜劝杨靖宇,我看还是投降吧,如今满洲国不杀投降的人。赵廷喜哪里知道,只要杨靖宇肯投降,日本安排杨出任伪满洲国军政部长,不但不杀他,还让他当大官,利用他的影响摆平东北抗联。杨靖宇最后跟赵廷喜讲了一句话,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
中共一大13个代表在上海的石库门房子成立政党,开始了艰苦“创业”。自己走掉的、被党开除的、牺牲的,13个人从头走到尾只有下两个人。至此,民众不再是国家的负担,而成为推动变革和革命的动力。人人难自保,只有组成集体拧成一股绳,将自己的意志服从于集体的意志,才能形成国家。人定胜天,差的就是那股勇气,那股克服万难的决心。连天都不怕了,就哪个国家也不害怕了。朝鲜战争爆发,我们反复对美国提出警告,一定不能过“三八线”,没有人当真。越南战场,我们说北纬17°是警戒线,美军几十年都不敢越雷池一步。

《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萦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
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
烙上中国印
长江 长城
黄山 黄河
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中国人》
五千年的风和雨啊 藏了多少梦
黄色的脸黑色的眼 不变是笑容
八千里山川河岳 像是一首歌
不论你来自何方 将去向何处
一样的泪 一样的痛
曾经的苦难 我们留在心中
一样的血 一样的种
未来还有梦 我们一起开拓
手牵着手不分你我 昂首向前走
让世界知道我们都是中国人
做个自信的中国人
英语目前还是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亚洲,欧洲,非洲,澳洲,北美洲,南美洲,不论哪个洲都有大量人说英语。在我国,英语都快成为第二语言了,中国孩子从学前班开始,就在学英语,一直要学到大学毕业才结束,英国人是不是要感谢我们,如此推广他们的文化?
2021年一位安徽考生晒出的高考分数,数学150分,语文138分,综合296分,加在一起也不过只扣了16分而已,可英语只考了79分,连及格线都没达到。说句实话,若不是英语,TA妥妥地能考上清华或北大。但清华已经有700门全英文授课的课程了,他就算被录取,不懂英语,听课学习都有困难。

近几年清北留学率超20%,其中86%的学生不再回国,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如果对英语方面不是很擅长的考生,也就是说出国留学的可能性比较小,未来可能只会留在国内深造。不过“土专家”也没什么不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永远有“土专家”施展拳脚的天地。

上述手忙脚乱片段不过是在电影,但现实中欧洲航天局却早在2015年就与中国航天局达成合作协议。来自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三名航天员正抓紧时间突击学中文,预计最早将于2022年搭乘飞船前往“天宫”空间站。

中文对于很多外国人来说,是第一次接触到,没有任何基础,必须从零开始,所以就觉得格外的难,很多字和词都要靠死记硬背。其实只要有一定的基础,加上适合的学习方法,中文学起来也很简单。
文化的误差
西方艺术是潮流,大牌设计是标杆,好莱坞电影是经典,这样想的人不在少数。可在西方人的眼里,他们最希望看到的是什么样的中国呢?我们从中国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张艺谋、陈凯歌等人的电影中就能找到一些答案。
1985年,陈凯歌拍摄的《黄土地》上映,在国内和国际上都获得各种奖项。影片讲述了陕北农村一个贫困女孩翠巧的故事,在贫穷的生活的压力之下,父亲不得不让女儿早早出嫁,起早贪黑,但也难从根本上改善生活。

无独有偶,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也有异曲同工,电影里写满了旧社会和女性的创伤。夜里挂满了大红灯笼,常年阴雨的天气,几乎没见过晴天,过着循环往复的日子,吃着不想吃,又不舍丢弃的食物,透露出一股子矫情和嫉妒心。家里四位太太,唱戏的唱戏,算计的算计,看似波澜不惊,却过着各自的悲喜生活。

反映东方苦难的电影,在西方往往更有市场,或许这也是种猎奇心态,喜欢看别人落后,愚昧、黑暗的一面。其实西方的年轻人并不了解中国,也并不关心这个遥远国家的新闻和动态,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国地图上的位置。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中国一跃站在了世界的聚光灯下,世人开始开眼,重新审视中国。



中国变得更加开放,吸引更多的外国人到中国留学旅游工作甚至定居。看到中国的城市真的很现代化,这里有宽阔的道路,美丽的建筑,许多公园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在中国很安全,百闻不如一见。



在YouTube上有一个叫李子柒的中国女孩,她有超过 1500 万的粉丝。她是如此的有名,很多外国人知道她,喜欢她。她在向外国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以一种非常优雅、唯美的方式来做的。许多YouTube 评论中的人对她做的中国菜、她创造的中国传统家具、她的传统生活充满好奇。李向外国人展示他们不知道也接触不到的中国的东西,从来不试图赞美中国,但她所做的是以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呈现中国,让人们不约而同爱上中国。

改变西方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不能只靠中国政府,每个中国人都是中国最好的代言人。不管你身处何处,我们都比过去更自强、更自信,因为中国不再是一个落后的国家,中国人民也不再每天受苦受难,任人摆布被人欺负,中国人可以依靠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过幸福的生活。
阿富汗往事,帝国的坟场
世界上最后一个苏联人
阿波罗登月幕后的故事
小浣熊又来翻我家垃圾桶,该怎么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