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2是个“出气筒”,欧洲想买气,俄罗斯想卖气,乌克兰很生气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


2021年7月21日,美国和德国宣布就“北溪2号”( Nord Stream 2)石油气管道项目达成协议,允许俄罗斯和德国完成该项争议项目的建设,意味美方不再尝试阻止该项目,这是德国总理默克尔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一场“渴望已久的胜利”。

北溪2号的建设背景
欧盟经济发达,弱点是缺乏能源,其能源供应严重依赖于中东和俄罗斯,有半数的天然气和近三成的石油来自俄罗斯。在政治和军事上欧盟又受制于美国,尴尬显而易见,如果美国与俄罗斯关系恶化,甚至美国和中东关系都疏远了,欧洲该怎么办?欧洲所需的能源该从何购买?
天然气的进出口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管道,一种是走海运。管道运输天然气,需要先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铺设合规管道,然后以气体状态输送天然气,运输成本相对较低。海运或船运,则需要先将天然气进行液化处理,再装进特制的LNG运输船,到港后再由专门的接收站负责接收。其中,LNG运输船、接收站的造价成本都非常高。也因此,以这种方式出口的天然气价格往往更高。基于对现实的考虑,欧洲选择了性价比更高的俄罗斯天然气。

据国际能源署(IEA)数据,到2025年,欧盟28个成员国生产的天然气总量将从目前的1280亿立方米下降至650亿立方米。为降低由天然气开采导致的地震威胁,荷兰政府已开始限制对Groningen气田的开采,作为欧洲曾经的气田,该气田将到2030年完全关停,荷兰未来将从天然气生产国转变成天然气净进口国,这也是欧盟能源现状的“缩影”。同时,在欧盟国家积极“弃煤电”、“弃核电”的背景下,为了弥补相应的电力缺口,天然气电的需求有大幅增长。未来,欧盟国家天然气的供应“缺口”只会越来越大。

俄罗斯是全球天然气探明储量第一的国家。据欧盟统计局数据,2017年欧盟天然气进口总量的39%来自俄罗斯,2018年占比达40.5%,2019年上半年为39.4%。长期以来,俄罗斯出口商品构成中,资源能源类产品占65%-70%,而高技术和制造业产品为俄罗斯主要进口项目,也意味着俄罗斯经济被锢于资源能源的对外贸易。


北溪项目
此前,俄罗斯出口欧洲的天然气80%须经过乌克兰,除了给予乌克兰丰厚的过境费外,乌克兰还自恃地缘位置优越,以低于市场的价格购买俄天然气,拖欠俄天然气费用也时有发生。2004年美国在乌克兰策动“颜色革命”,导致政局大乱,俄德都意识到乌克兰这个“中间商”靠不住。2006年俄德启动“北溪1号”,直接走波罗的海海底,绕过乌克兰,东起俄北港口维堡,西至德国东北部城市格赖夫斯瓦尔德。2011年投产使用,使得过境乌克兰的天然气降低了20%。
面对自己利益受损,乌克兰不是主动与德俄沟通建立互信,反而在2014年又闹了一场“颜色革命”,直接导致克里米亚问题的爆发。2016年,乌克兰更是将俄天然气过境费用提高了50%,单位价格达到4.5美元每千立方米,与2006年相比费用涨幅接近313%。因此,修建“北溪2号”管道,既可缓解北溪1号管道的供气压力,也可减少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天然气过境依赖。

合作愉快的欧盟和俄罗斯,于2015年开始规划北溪2号的建设,该管道是与“北溪1号”平行的海底天然气管道,这条管道将绕过乌克兰,从俄罗斯经由波罗的海直通西欧,管道全长1200公里,项目总造价95亿欧元,计划在2019年建成,2020年投产。

对于整个北溪项目,德国、荷兰、奥利地、瑞典、丹麦等国是主要的支持者和建设者,乌克兰、波兰、斯洛伐克等国则是主要的反对方。最终在以德国为首的支持者强推下,欧盟各成员国通过了“天然气法规”限制下的“北溪2号”项目。德国坚持修建“北溪2号”,除了对俄天然气依赖外,还有掌控全欧洲廉价清洁能源“蛋糕”分配比例的意图,何乐而不为?
自开工以来,“北溪2号”一直遭到美国、乌克兰等国反对。乌克兰的顾虑前面已经解释过了,下面重点谈下美国的“看法”。
页岩气革命让美国成功转变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油气生产国和主要的油气出口国。IEA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原油产量占全世界原油总产量的13%,天然气占20%。美国已从能源进口国转变为强势出口国,政策也由最初的追求“能源独立”转向谋求“能源主导”,最大限度地利用能源出口,扩大美国在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力,利用能源将欧洲盟友绑定在美国同盟的体系内,并维持和强化美国在全球的霸权。
欧洲国家当然也担心,在天然气上过分依赖于俄罗斯。所以积极建设欧洲向南方向的天然气输送项目,也就是“南部天然气走廊”项目,将向欧洲输送阿塞拜疆生产的总储量为16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和北溪2号年设计输送5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相比,缺口实在过大,南欧国家如意大利和希腊等国再分一杯羹,西欧大哥排在后面就要“上气不接下气”了。所以德国顶着国内外的压力,一定要修“北溪2号”,目前项目已完成了99%。




过去4年里,特朗普政府在“美国优先”政策的指导下,除了威胁制裁“北溪2号”管道项目外,还单方面宣布要从德国撤出1万名驻军。不过,拜登政府上台后,随着美欧关系改善,华府对“北溪2号”工程的取态也逐步松动。这种调整的目标只有一个,即联合一切力量压制中国。
反对北溪2号工程,是为了阻止欧洲过度“依赖”俄罗斯。放弃制裁,也是为了“美国国家利益”,重修跨大西洋两岸关系。嘴上说的比唱的好听的美国,危险一来跑的比谁都快。最可怜的,还是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小兄弟们”。
对于中东欧的国家,由于“北溪2号”并不直接向中东欧供气,过境费届时肯定会少收一大笔。乌克兰不仅将面临每年损失数十亿美元过境天然气费用的问题,日后可能还会无法继续利用能源管道威胁俄罗斯。可不管乌克兰怎么不满和抗议,“北溪-2”项目还是即将完工,乌克兰也只剩望洋兴叹的份了。
往期文章:
孟晚舟引渡美国已成定局?全国人民等着她回家!
又是改名,又是迁都,韩国首都到底叫什么,设在哪里?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