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数十个国家被卷入这场战争,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多万人因此丧生,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经济和财产损失。战争还未结束,美国总统威尔逊就提出了,日后被称为“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原则”。简言之,建议世界各国,建立一个调解国际纠纷的国际机构。
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各国代表踊跃投票,批准成立了一个国际联盟事务委员会。只要是一战期间对同盟国宣战的国家,都是国联的创始会员国。国联由大会、理事会、秘书处三部分组成。理事会初步拟定,由美、英、法、意、日五大国为常任会员,另选四小国(国联虽然是美国倡议成立,但实际控制在英、法手中。美国因国会不愿批准对德和约,威尔逊又竞选连任失败,遂未加入国联。1926年,德国加入国联,反而成为第5个常任理事国)。
1920年1月10日,在美好的设想下,国际联盟宣告成立。成立初期共有44个成员国,后来增至63个。国际联盟创立时,国人对之期许甚高,认为它将是公理战胜强权的象征,会协助中国解决山东等一系列问题,所以积极参与。中国虽对德拒签和约,但因签署了对奥和约,自动取得了国联创始会员国的资格。中国于1920年6月29日加入国联,当选国联理事会的第一届非常任会员。
国联有几个目标:各个国家间能够减少武器储备数量,消除军备竞赛,如果出现了国与国之间的纠纷,可以第一时间平息,减少战争发生的几率,提高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可是国联没有美国加入,又没自己的军队,在处理国家间纷争时就往往缺乏威慑力,又无法去强制执行。比如,意大利占领埃塞俄比亚、日本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德国吞并奥地利等关键性问题。德国、意大利、日本后来干脆都退出了国联,自己组团去了。英、法操纵国联也好不到哪去,不断出卖一些小国的利益,又有12个国家不满,先后退出国联。1946年4月18日,国联召开表决大会,会上所有的代表都同意,解散这个起不到任何作用的组织。
升级版的国联
1942年1月1日,富克兰林·D·罗斯福提出建立“联合国”(United Nations)的设想。26个国家聚在一起,发誓要与轴心国(Axis Powers)斗争到底。1945年4月,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在旧金山举行的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并起草了《联合国宪章》。10月24日起《联合国宪章》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中、美、俄、英、法是二战的五大战胜国,也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之战败国的处置、布雷顿森林体系与联合国的建立,这三者共同构成了雅尔塔体系。二战后初期对国际秩序起稳定作用的雅尔塔体系,很快就被“冷战”所替代,二战时的大国有由合作转向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强强对抗。尽管是这样,在美苏对抗的地缘格局下,美苏英(苏伊士战争之前)等超级大国,一方面借助联合国的道义权威压制对手,另一方则通过联合国的国际权威保证自己的地缘优势。美苏也尽可能在联合国框架下行事,联合国就被赋予一定的国际政治权威。
苏联解体后,美国一家独大为所欲为。联合国框架里的内容,逐渐阻碍了美国拓展自身的利益。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中俄还能通过联合国的否决权(只要联合国五常当中有一国家投了反对票,那么这个提案就没有办法通过),在联合国的某些议程中,阻击美国的国际政策。可之后,美国更倾向于抛开联合国,通过北约框架来实施自身的国际政策。美国将联合国的权威,视为阻碍自身实现地缘利益的绊脚石,连给联合国的会费也是能拖就拖。
地缘格局下,地区局势也日趋复杂化:如果印度不合作,南亚问题几乎无解;如果伊朗、沙特和土耳其不配合,中东问题将一筹莫展;在东欧和中欧地区,德国的影响力已远超英国和法国。在这种地缘权力已巨大改变的情况下,以战后五大国为框架的联合国就显得“格局有些小了”。德国,日本,巴西,印度这四个国家想加入五常的意志更加强烈,希望拥有一票否决权,甚至这几个国家还组成了“四国联盟”。而想要加入联合国五常,就必须要得到所有五常的同意,你们说联合国的五常大佬会同意吗?
印度入常的坎坷之路
第一次向联合国申请入常,中国、英国、美国和俄罗斯均已同意,印度沾沾自喜,自以为稳操胜券,法国行使了自己的一票否决权。
第二次申请入常,印度吸取教训,与法国签订军购计划。中国、俄罗斯与英国同意了印度的入常请求。印度认为无比接近五常之位时,美国行使了自己的一票否决权。
第三次申请入常,印度提前与美国签订协议,达成巨额的经济合作,美国站在印度一边。在俄罗斯、中国、法国提出赞同票之后,英国却投出反对票。三次入常失败后,印度已灰心丧气。英国、美国、法国三国却拍了拍印度的肩膀:小兄弟不要泄气,看好你哦。
第四次申请入常,为了防止意外,印度从英国、美国、法国三个国家购买了大量的武器装备,以示感谢。印度一直担心中国提出反对票,派人疯狂试探中国的态度。中国赞同,印度欣喜若狂,感觉已经胜利在望时,俄罗斯否决了印度的请求。
第五次申请入常,印度痛定思痛,给予法国、美国、俄罗斯、英国足够的利益。英美法俄投出赞成票,中国行使一票表决权,印度入常梦再次破碎。
无论是G20这样的国际组织,还是阿拉伯联盟这样的地区组织,新兴强国对联合国的不满,也使得联合国的权威进一步下挫,由于缺乏这些新兴强国的紧密合作,联合国逐渐丧失了在欧洲、中东和南亚事务中的发言权。日本将向大海排放核污水,联合国谴责并呼吁日本不要轻举妄动、将海洋和全人类安全当儿戏,但日本我行我素;印巴为克什米尔打得头破血流之时,印度不接受调停,也选择了和联合国对着干。巴以冲突,以色列更是用实际行动告诉世界各国,打还是不打,都是以色列人说了算,不会听联合国的。
在维护世界稳定方面,联合国曾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在国际局势变幻莫测、美国继续推行霸权主义的当下,在联合国的主导下解决分歧与冲突,仍是很有必要的。有网友建议,干脆把欠费的美国“停机”,联合国搬到河北雄安试试,给它划块地,免水电煤和物业费,这些条件中国还是给得起的。这里,我们只能说,联合国作为给各国发声的舞台难能可贵,但国与国对话最后还是要看实力。缺少美国的联合国只会加速衰亡,搬到月球去也没用。别忘了,以前还有个组织,叫国联。
往期文章:
默克尔离任,一个时代的结束!看上海,冒险家的跑马厅,变成人民广场(结尾附彩蛋)同样是欧洲,为什么西欧富得流油,东欧却穷得叮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