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中国人春节拜年使用最广、最普遍的词汇是什么?那一定是“恭喜发财”!中国人过年所贴的春联,大多数也和金钱有关。老外说中国人不信宗教不信鬼神,普遍是现实主义者、物质主义者,其实这是一种误读!
真正的宗教精神着眼点不是现世而是来世,不是受限于物质世界而是超越物质世界。而中国人的一切宗教活动(包括拜财神、祭祖、烧香敬佛等,姑且算是种宗教)都是围绕着现世的利益和肉体的欲望这个核心驱动的,带有极其浓厚的世俗化、功利化色彩,根本就不在乎有没有天堂和地狱,也不关心灵魂的来源和去向,自然也和道德素养无关。
财神爷在汉族民间传说中是主管财源的神明,道教、佛教和民间宗教都给财神爷留好位置。道教赐封天官上神(并不称为财神),汉族民间信仰为天官天仙,中国大乘佛教里的财神为北方多闻天王和善财童子。中国主要供奉的五大财神,分别是:王亥(华商始祖),文财神:比干(东)、范蠡(南),武财神:关公(西)、赵公明(北):
东路财神比干
之所以把比干放在第一位,是因为比干最早享受国家祭祀,是主流意识形态都认可的财神。西周建立之初,周武王就追封比干为国神——护国之神。比干本为王叔,因进谏激怒商纣王,被剖心而死。在《封神演义》中,姜子牙根据元始天尊之意,封三界首领三百六十五位清福正神之职中,比干文昌星,管理财禄。因为没有心,所以不偏不倚,适合做财神,这是读书人的解释。
西路财神关羽
关羽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五虎上将。为了保护嫂嫂,关羽曾暂时投靠曹操。曹操对他“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待遇非常优厚,但依然不能收买关羽。千里走单骑过关斩六将,最终回到刘备身边,成为忠义的化身与象征。关羽死后成为武神,商人坚守诚信交易,便把关公奉为发财致富的守护神,来维护传统的道德秩序。
南路财神柴王爷
五代后周世宗柴荣,俗称“柴王爷”。小时候家道中落,柴荣通过经商很快让家族复兴。后来资助养父郭威,平定乱局,问鼎天下。继位之后,勤政爱民,不忘百姓疾苦,深受人们爱戴。由于柴荣少年时,是推着小货车一路向南而发财,所以被人们封为南路财神。
北路财神赵公明
汉族民间对财神之信仰远早于《封神榜》,然对财神之普遍崇拜应在《封神榜》问世之后。赵公明是《封神演义》中的人物。他本是五方瘟神之一,后来被姜太公封为武财神,开始掌管人间财运。赵公明管的事情不止招财,他的职能还有驱邪、和合婚姻、招人缘等,信条是“和气生财”。
中路财神王亥
王亥是商汤建立商朝之前的君主。王亥这个人很聪明。据说他发明了牛车,然后赶着车和牛羊游走到其他的部落里搞对外贸易,这就是最早的做生意。那之后,其他人就把从事贸易活动的人叫做“商人”。王亥开辟了中国商业的先河,被人们称为“华商始祖”,被道教封为掌管中路财源的神明。
除此之外,还有四方财神:端木赐(西南)、李诡祖(东北)、管仲(东南)、白圭(西北)。以上就是曾被道教分为"四面八方一个中"财神主力阵容。替补选手还有土地神、布袋和尚、福禄寿三仙、端木赐(孔子弟子子贡)、陶朱公范蠡、和合二圣(寒山、拾得)、钟吕二仙(钟离权祖师、吕纯阳祖师)、沈万三、刘海……
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五,北方年俗里一般不允许搞卫生,扫地只能在屋里扫,垃圾先放在屋里拐角处。“嫌贫爱富”是骨子里的,“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年初五,家家户户在黎明的时候就要起来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意思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轰出去。
南方初五比除夕还重要。按照春节习惯,从大年初一开始,各大小店铺都要关门了,直到正月初五财神爷生日这天开门营业,企盼生意兴隆、财源滚滚。再祭五路财神,即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得好运。
年味、长假、温床,大清早还能把人叫醒的,只有一颗“求财若渴”的心。大年初五一大早,神州大地父老乡亲争先恐后赶着去烧斗香。风水宝地插不上是常态,蹭一蹭财气也不算失态。来晚的人,只好围着这些风水好的斗香,摆下斗香阵。懒床的人,不配烧斗香,跟着大队伍烧几把散香,略表善男信女的心意。
崇拜财神,出发点当然是希望财神爷保佑,沾点光。回头再看这些财神,无不对应了一些朴素的商业原则:或是掌握核心技术或产品;或是开诚布公,公平贸易;或是不求暴利,聚散自如;或是和气生财;或是忠义为先,信用为本……这里没有举债,没有杠杆,没有金钱至上,没有剽窃,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一夜暴富和不劳而获,也没有资本无情和垄断……
现实中,大富由命,小富由勤。对于大多数普通民众来说,致富还得靠勤劳。自己不努力,财神想帮你,也扶不起,烧再多的香也没用。
往期文章:
中国人玩麻将,日本人玩弹珠机
韩国人爱吃泡菜和五花肉?背后却是个悲伤的故事
春运,何时才能完成历史使命?
全球变暖,北极航道能否缓解,中国的马六甲“忧虑症”吗?
非洲人口猛增,他们将如何解决吃饭问题?
青藏高原,和南极、北极齐名,你又了解多少?
那些年,我们吃过的“洋快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