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
巴基斯坦,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南濒阿拉伯海,东接印度,东北邻中国,西北与阿富汗交界,西邻伊朗,波斯语意为“圣洁的土地”。公元前3000年左右(旧石器时代),举世闻名的印度河古文明产生于巴基斯坦的信德与旁遮普地区,其中最著名的是,古城遗址哈拉帕和摩亨焦达罗。这里是佛教文明的兴起之地,这里也是中国历代高僧,千辛万苦从新疆的西域到印度的求法之地。
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左右,传说的雅利安人部落从西北方进入了巴基斯坦,征服了当地的达罗毗荼人(褐色人),并留下了古老的口传吠陀经典。雅利安人以此为基地,向东逐步占领了恒河流域,统一了北印度。8世纪初,阿拉伯势力扩张到印度河流域,并将伊斯兰教传入。强调平等,包括男女平等和主奴平等思想的伊斯兰教义,很受种姓阶级压迫的底层百姓的欢迎,大批民众成为穆斯林。在历经希腊、贵霜、波斯、阿拉伯、突厥、蒙古人的轮番侵略和占领后,公元16世纪,巴基斯坦与印度一同,成为莫卧儿帝国的领土。公元1757年后,又成为英属印度的一部分。在英国殖民者的宗教分治政策下,英属印度内穆斯林与印度教徒的矛盾愈来愈深。
在1947年8月14日建国之前,历史上从未有过巴基斯坦国家实体。巴基斯坦之所以能成立,源于英帝国印度殖民地的穆斯林,不能容忍与印度教徒在同属一个国家,试图建立一个纯粹穆斯林国家的政治理想。巴基斯坦的国父真纳就曾说过“如果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在印度独立之后不能分离开来,那么铁定会面临一场内战”“你们是穆斯林,你们不是印度人!”身份识别(无论是德里苏丹国,还是卧莫尔帝国,印度的主导政权都是伊斯兰王朝,穆斯林的地位也一直优越于印度教徒)成为,巴基斯坦建国的基石。
事实上,当1946年英国人开始撤出印度时,英属印度的穆斯林与印度教徒就开始相互屠杀对方,本来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之下的兄弟邻居,为了信仰和地位杀得你死我活。1946年8月16日,是穆斯林联盟建立巴基斯坦国的“行动日”。当天发生了大规模的宗教仇杀活动,仅加尔各答一地,就有5,000人丧生、20,000人受伤,超过100,000人无家可归。1947年6月,英国公布蒙巴顿方案(英国最后一任印度总督),同意印巴分治。1956 年,巴基斯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伊斯兰共和国。1973年,巴基斯坦通过了新的宪法,确立了”伊斯兰是巴基斯坦的国教“。
民选政府与军政府斗法
在过去几十年里,有两个家族一直在巴基斯坦政坛轮流坐庄,那就是布托家族和谢里夫家族。布托家族是信德省的大地主(老布托是巴基斯坦总统,女儿贝·布托两度出任巴基斯坦总理,女婿扎尔达里是巴基斯坦总统),谢里夫家族则是旁遮普省的大工商家族(谢里夫本人三度担任巴基斯坦总理),两大家族成为人民党和穆斯林联盟的背后支柱。尽管这两大家族都曾深陷贪腐丑闻,政绩欠佳,但并不妨碍他们一次次当选党政要员,上台执政。
在这种背景下,普通人家的青年俊才根本无力参与这场政治游戏,唯一对他们敞开大门的就只有军队。巴基斯坦自建国以来,就一直和邻国印度关系紧张,军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就为普通人家的子女留下一道上升通道的缝隙,穆沙拉夫等人就是通过此途径登上权力高峰的。无论从国家独立的需要,还是从现实地缘政治的考量,巴基斯坦都需要一支强大忠诚的军队保卫。冷战期间,西方需要巴基斯坦;阿富汗抗苏和反恐几十年的战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更离不开巴基斯坦军队,从武器到美元要啥给啥,关键是要听话。自1958年阿尤布·汗将军发动政变以来,1977年齐亚·哈克将军发动政变,1999年穆沙拉夫将军发动政变;大概每隔二十年左右,巴基斯坦就会来一次军事政变。民选政府干不好,军人政府就来接盘托管。
巴基斯坦缺乏强有力的主体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化和历史认同,深受各族群和地方的分裂主义运动的困扰。1971年,巴基斯坦失去了东巴基斯坦后,开始大力在法律、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领域上进行改革,全面提升民众对伊斯兰教和穆斯林身份的认同,强调“穆斯林民族”的概念。副作用就是,巴国内的激进势力向中亚、中东、中国、东北非、高加索、巴尔干半岛和菲律宾等地渗透愈演愈烈,给周边国家的国家安全都带来了压力。
找呀找朋友
巴基斯坦1947年独立,红色中国1949年成立。两国1950年建立贸易关系,并于1951年5月21日建交。虽然是邻居。中巴分属不同阵营,道不同不相为谋。两国关系在建交初的十多年内,一直不咸不淡,甚至还有摩擦。如巴基斯坦连续数年,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时跟随美国投反对票;1955年,巴基斯坦反对中国参加万隆亚非会议。接见中国台湾“朝觐团”并允许其在巴基斯坦,进行反大陆的活动;美国在经济上是援助巴基斯坦的,但在外交国防等重要问题上,不想过分刺激印度,对巴的诉求不理不睬。
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爆发。美国 不顾巴方的“恳求和抗议”向印提供了大量军援,又逼着巴向印妥协让步,这就严重损害了巴基斯坦的国家安全,这种舍车保帅的态度激怒了巴方。当时中国和巴基斯坦正在进行边界的谈判,结果中巴边界谈判进展出奇得迅速,到年底即达成协议,中巴就此解决领土纠纷,进入了友好关系的新阶段。
在巴基斯坦疏远美国之际,中国看准时机“展现大国魅力”。1964~1965年间,周 恩来、刘 少奇先后访巴,并承诺如果印度侵略巴基斯坦,中国将支持巴方。由于1962年的中印战争,印度被打得一泻千里,而巴基斯坦在50年代从美国援助中积攒了很多美式装备,这样就给了巴基斯坦很大的自信:趁印虚弱,解决克什米尔问题。
1965年9月6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因克什米尔问题,爆发第二次印巴战争。巴基斯坦一开始确实占了一些便宜,但印度很快进行了反扑,局势发生了逆转。为了拉拢印度,美国军方以各种名义拖延、暂扣了本该交给巴基斯坦的武器装备。采购了大批前苏联先进战斗机的印度,彻底把巴基斯坦击败,并取得了制空权优势。中国选择在中锡、中印边界施压,并警告印度“只要印度有一天还在压迫克什米尔人民,中国就一天不会停止支持克什米尔人民要求自决的斗争,只要印度有一天还在对巴基斯坦进行肆无忌惮的侵略,中国就一天不会停止支持巴基斯坦反侵略的正义斗争……”,1965年9月17日凌晨,中国外交部向印度驻华大使递交了一份强硬照会,声称如果三日内,印度不拆除锡金边界的跨界非法工事,由此产生的严重后果,就将全由印度负责。除此之外,中国还秘密接待了巴基斯坦坦克司令,从中方现役部队使用的坦克中拨一部分用来援助巴基斯坦。最终,巴基斯坦取得决定性胜利,以印度惨败而结束。
为克服地理上的阻碍,1966年3月,中巴两国政府签订了中国援助修建喀喇昆仑公路的协定,1978年6月18日全线通车,这条路到今天还是巴基斯坦首都至中巴边境唯一的陆路公路。1970年10月25日,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访美。美国总统尼克松对他表达了,实现对中国关系的正常化,并希望叶海亚作为中介人提供协助。确认这一切不是开玩笑后,1970年11月,叶海亚·汗访问了中国。1971年7月9日到11日,美国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也是从巴基斯坦乘飞机秘访的北京,开启的中美破冰之旅。
1971年12月3日,东巴基斯坦想要独立,印度在苏联的支持下进攻东巴。中国当时处在 “文革”中自顾不暇,只能将各种先进的武器调拨给巴基斯坦,包括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歼6、歼7战斗机,还向巴基斯坦提供了2000万美元的追加贷款,命令驻西藏的部队进入紧急状态。印度封锁了自己的领空,巴基斯坦很多战机回不了国,这时只有中国伸出援手,允许巴国战机飞往西藏停靠,这才使巴国战机得以转道回国,为巴国空军保留了战斗力。 但巴基斯坦仅保住了本土,东巴基斯坦在印度的“帮助”下还是独立了。1972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后,首次动用否决权支持巴基斯坦,反对一项接纳新国家孟加拉国成为联合国成员国的决议。
从那以后,巴基斯坦跟中国就成了铁哥们。基本上巴基斯坦每次危难,都有中国慨然相守,出手相助。巴基斯坦也投桃报李,无论是谁执政,军政府上台或是民选政府执政,都是亲中的!1989事件后,中国遭到全面制裁外资撤资,贸易封锁,经济陷入四十年内的最低谷,连总设计师都要南巡稳定人心。1990年,美国在联合国提出制裁中国提案时,是巴基斯坦不顾美国的制裁威胁,首先对提案投了反对票(虽然这一票无关轻重,封杀中国的提案依然顺利213票赞同,23弃权,2票反对通过,巴基斯坦和古巴投了反对票,但这份情谊中国人民牢牢记在心底)。事后,巴基斯坦就遭到了美国的报复,五年以内签订的贸易协定全部作废,买好的F16就是不能交货,被美国扣留,在巴基斯坦的美驻军撤走,各种损失相加大约在31亿美元左右。
2008年4月,奥运火炬全世界传递时在西方遇到了困难,西方纵容藏独份子抢夺火炬、制造事端。当火炬到了巴基斯坦时,却被总统马车车队护送到传递地点,巴国总理和总统同时在起点迎接,最后又同时在终点等待,让人动容。2008年汶川5·12地震时,巴基斯坦为援助中国地震灾区,甚至动用了自己的战略储备物资,运来了22260顶帐篷,数字精确到个位。当巴基斯坦的首批医疗队赶赴灾区的时候,中国方面为了表示尊重,想给他们提供很好的生活待遇,但都被拒绝了,他们的领队道:不用操心医疗队的吃饭、接待问题,他们是去救人的,有菜叶吃就行。2020年中国爆发疫情,作为世界最贫困国家之一的巴基斯坦,无偿赠送给中国30万只口罩,800套防护服,6800副手套,又一次掏空了全国库存。
随着“一带一路”构想的提出,中巴两国2014年11月就签署协议,提出建设“中巴经济走廊”的计划,始于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瓜德尔港,直到中国新疆的喀什市,中巴经济走廊总长约3000公里。准备打通新疆与巴基斯坦之间的能源和物资通道,进而对接与中东、非洲,把南亚、中亚、北非、海湾多国通过经济、能源合作联系在一起,形成经济共振。
就亲密程度而言,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全世界无出其右。拉封丹有一个寓言:有两个朋友,其中一个深夜去找另一个。那人连忙爬起来,披上铠甲,右手执剑,左手执钱袋,叫他的朋友进来说;“朋友,你深夜来访,必有要紧事。如果你欠了债,这里有钱。如果你遭人羞辱,我立刻去为你报仇。”迄今为止,中巴友谊大概到这种程度。危难时刻见真情!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友谊,是真心换真情,是“比海深、比山高、比蜜甜、比钢硬”的好邻居、好朋友、好兄弟、好伙伴,用咱老百姓说的更形象——“巴铁”。
延伸阅读:
与中国的关系是唯一、特殊的几个国家:
1、巴基斯坦: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是更高层次的友好关系,仅此一国(2005中巴结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20年3月17日深化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俄罗斯: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是中国对外双边关系中首次出现“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新表述、新定位,意义重大,涵义深远 。
3、日本:战略互惠关系。日本至今仍未真正进入我国的“伙伴”序列内。
4、美国: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之所以叫“建设”,是因为中美建设的是“新型大国关系”,双方虽然有分歧和摩擦,但在做建设性合作的尝试。
土耳其往事,国中土耳其
以色列往事,战争与和平
丝绸、瓷器、茶叶,没有欧洲人“研究”不透的技术
深度解读,1992年美国洛杉矶事件,和倔强的韩国人
美国警察执法彪悍世界闻名,但真的不怪他们,这是法律赋予的权力这是法律赋予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