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已达14.11亿人。除了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孟加拉国、巴基斯坦、菲律宾、美国、巴西、墨西哥、俄罗斯、尼日利亚和埃塞俄比亚之外,还有非洲的“文明古国”埃及,这些国家人口均超过1亿。
古中国是农耕社会,人力是仅次于畜力的重要社会资源,打仗需要人,耕田种地需要人,国家最本能的反应就是鼓励多生。从商代起,中国就形成了长寿、多子的传统思想。《诗经》亦有“宜尔子孙,振振兮”。青铜器早早刻上“万年无疆”、“子孙永昌”等祝福语。
为了鼓励人们多生,国家甚至出台了许多配套措施。比如,春秋时期吴越之战,越国战败,勾践卧薪尝胆,实施强国战略。其中一条重要的举措就是鼓励生育,增加国内人口“令壮者无娶老妇,令老者无娶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三十不娶,其父母有罪。”勾践下令奖励生育者,“生男孩者奖以二壶酒一犬,生女孩奖二壶酒一豚。婴儿断乳时得报请官府由公医代为哺养。一胎生三子者由官府代雇乳娘,一胎生二子者由官府免费供应食粮。”
秦末汉初,天下大乱。面对人口锐减的实际情况,汉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的国策。鼓励生育,恢复人口,发展生产和经济。西汉时,凡妇女怀孕,均奖励粮食三斛;生产后,免除徭役两年。对于孤儿,或者“官纳其子”,或者国家资助其亲属邻人抚。从汉代开始,我国史书就有了明确的人口数量记载。大致的规律是:凡盛世,人口数量都会激增;遇乱世,人口就会骤减。
古代也有“计划生育”,不过是计划多生,不积极生孩子的,要挨罚!在汉代,“嫂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算”是当时的计量单位,相当于120钱。600钱按西汉的购买力可以买6石栗(约90公斤),相当于一个成年人一年的口粮了。在唐代,对于无钱娶妻的光棍,国家则要求亲戚或富人给予赞助,甚至将青年男女及时婚配,纳入地方官员政绩考核的KPI。唐代起,随着国家经济重心的转移,人口也随之南移。尤其是北宋灭亡后,宋室南渡,北方士民也随之大批南迁,迁居长江以南的地区。
尽管人口增长很快,但生产力整体水平并不高,受战争、疾病等问题困扰,古代人口并未出现生育过多的情况。战国初期我国总人口才1000多万,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全国人口刚刚翻了一倍。到清中期,全国人口首次突破4亿。从1000万到4亿,中国用了大概2000多年。人口并非直线增长,从长远来看,是呈螺旋式上升的。
耕作制度与时俱进,古代最早有抛荒制、易田休耕制,然后是连作制、轮作制,间套作、轮作复种、多熟种植......耕作制度越来越成熟,红薯、玉米的引种,土地的承载能力增加,这些都使得能养活更多的人口,但总体仍不能脱离靠天吃饭的范畴。 所以,在18 世纪工业革命开始之前,全球人口规模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不仅要计划生育,多生小孩不仅没奖励,还要被罚款。当然这个不叫罚款,叫社会抚养费。这也不难理解,国家为每个孩子的成长都会投入相当的资源(教育、医疗等),资源总量是有限的,你生育更多的小孩,就挤占了他人的份额。偷生下来的,会根据地方与人际关系不同,进行“罚款”。小孩不给户口,大人工作要丢,有些地方村干部会因此拿不到工资,更甚者连学校老师,也要兼职下乡搞计划生育宣传工作。至于交“罚款”多少, 上缴地方财政多少,就谁也说不清楚了。
各种雷人的计划生育口号:
“一人超生,全村结扎!”,“该扎不扎,见了就抓。”,“国家兴旺,匹夫有责;计划生育,丈夫有责”。“见证怀孕,持证生育!”“能引地引出来,能流地流出来,坚决不能生下来。”,“普及一胎,控制二胎,消灭三胎。”......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放开二胎,继而三胎,再而是全面放开计划生育,这些相继成为社会共识?甚至有人撰文,从工资里面扣除“生育基金”,作为家庭在生育第二胎及以上时补贴。生孩子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现在人不是不愿生,而是不敢生。人口的数量在变,人口政策也不可能一成不变。但想让生育权回归家庭自主选择,调节好社会财富再平衡,家庭生娃意愿自热而然就会提高了。
多说一句,人口红利
谈起人口红利,有人洋洋得意,有人因此得利。一面是工厂招工难,工厂开始出现用工荒,辛苦招来工人,还没变成熟练工,就又跑了。一面又是一群群年轻人抱怨找不到工作。很多人起早摸黑,通宵达旦,仅仅是为了让自己不被过早地淘汰。在巨大压力下,年轻人变得没有欲望、梦想、干劲......慢慢地,变成了生活的机器,成为低欲望的社会。工人红利,大学生红利,工程师红利等无不如此。
工人红利,引发大量工资不高的工人搞生产,使得商品的生产成本很低,我们能够用很便宜的价格享受各种基建,获得工业品和消费品。工人得到了低廉的工资,我们收获了廉价的商品,老板得到了丰厚的利润,“三赢”。
以前本科生值钱,国家包分配工作,但高等教育普及后,可能硕士毕业刚够用。想维持或提高现有生活水平,就需要付出更多劳动,红利带来的好处,绝大部分是属于资本的。红利的泛滥会造成财富分化,资本方将钱引入资产端,吹高资产泡沫,进一步降低人们生活质量和生育意愿。没有足够的新生人口,红利断供会引发剧烈的社会危机。劳动者只作为“人力资源”,跟土地、厂房、机器、资源一样的生产要素。
人口红利对人口本身,是一种潜在的资源浪费、错配。红利使用越多,人口本身就越不值钱,内卷越厉害,引发知识储备的新一轮军备竞赛。虎妈从娃娃抓起,学区房、早教班、培训机构、贵族学校,学编程,学外语,要达到多少阅读量,要掌握多少词汇量。
说白了,啥是人口红利?人少,对劳动者就是红利;人多,对老板就是红利!
出发了!加加林帮助人类,征服宇宙的全过程
喜剧之王,拍的电影人人都爱看,成功背后却都是辛酸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