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家长的战争,陪孩子读书,竟然把自己送上了名校!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
勤奋和天赋哪个更重要?西方人认为天才是天生的,天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未来,后天的教育只能起辅助作用;而东方人认为努力可以成就天才,勤奋比天赋更重要。
为什么学历不值钱,学区房值钱?有些家长选择投资孩子,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另一些家长选择改变孩子的学习环境,比如买学区房。以北京为例,目前有学区房供应的重点小学共有175所,其中72%的重点小学集中在东城、西城、海淀和朝阳四个区。中国学区房的溢价主要是由于教育资源不平等导致的,而非学区房本身具备商业价值。大多数购买学区房的人并不看重它的居住功能,只是为了购买一个入学的资格而已。

到目前为止,高考是人生最公平的一次竞争!从制度设计和操作来说,任何人在考分面前一律机会平等, 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不管是富豪还是乞丐。读书无用论?大学从来都不是白读的,任何人的付出跟努力,都不会凭空消失。寒门难出贵子,所以普通家庭的孩子,更要拼了命地读书。

印度篇
印度的学制是小学五年,初中五年,高中两年,高中毕业以后会参加全国统考,大部分的院校将以统考成绩为基础选择学生。简单地说,这就是印度的高考。
在印度当地,这一批当地人称“贱民“的居民。按照印度的古老传统,任何高种姓的人都不能与贱民接触,不能同饮一口井中的水,甚至不能碰到他们的影子。这群人只能从事清理粪便、处理尸体等最低劣的工作,遭到社会的唾弃、剥削和压迫,缺乏教育和其他发展的机会。
在有相当大比例“贱民”生活的,印度比哈尔邦地区。想要改变命运,考试成为了他们唯一的希望。每一场考试、每一个分数都变得极其重要,如果不能顺利通过考试,就只好在10年级或者12年级的时候辍学。
在比哈尔邦高中毕业考试前夕,1200所高中的140万名10年级学生参与了这次考试,当地人形容此刻,“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打响”。但由于成功的机会太少,为了改变命运,当地人不惜绞尽脑汁、不择手段。在印度课外补习班随处可见,只是那里传授的并非知识,而是取得更高分数的“花招”。考生的朋友、父母或亲戚攀爬上考场外的高墙,试图把答案递给场内考生,更有学生家长因此被捕。
即使被捕,一名为了女儿的未来铤而走险的父亲这样说,“如果再来一次,我还是会这么做,我有5个孩子要养活,希望孩子通过考试。”任何的竞争,如果脱离了公平,就是对努力者的极不尊重。为了应对严重的考试作弊,2019年,印度高考严查作弊,安装了六万多个摄像头,在作弊最严重的比哈尔邦,甚至直接让考生穿拖鞋入场,禁止穿鞋袜,以免夹带小抄。

中国篇
在中国安徽大别山深处有个毛坦厂,这里不生产毛毯,见不到车床,没有工人,只有学生。毛坦厂中学将应届生与复读生分开,对于这两种不同人群的教师,每年8月,有数万名复读生被送到这里,在教室里挤压、锻造、打磨成形,来年6月被制造成“高考考生”大量出品,向高考发起第二次冲锋。
学生每天6点开始早读,到晚上10点50下晚自习。11点多到家,再写上一两个小时的作业,通常凌晨一两点才能睡觉。午饭、晚饭各半小时,真正吃饭的时间只有10分钟。学生在底下午休,老师在讲桌午休,这里没有音乐课、美术课和体育课。学生不准谈恋爱,不准使用手机或者笔记本电脑。学校宿舍里没装电源插座,镇上娱乐场所为零。电子游戏厅、台球厅和网吧,这些都没有。在毛坦厂中学,你的生活方式很简单,学习,挤出一切时间出来学习。

对成绩下滑特别明显的学生,绝对不能容忍。老师会当场让你交出你们家的钥匙,为啥?去抄你老窝,发现任何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一律没收。学校到处都是监控器,每间教室都有一个360度无死角的摄像头,各种盯梢,搜查,监控,惩罚,围追堵截,这不科学啊!哪儿像一所学校,感觉是所监狱?

可能像,但毛坦厂中学80%的生源来自农村。对这些家庭来说,这已经是他们最好的改变命运的途径和方式。同样是高考失利,有人把孩子送到国外,有人送到毛坦厂;还有人送到东莞的制衣厂,真正的工厂。按毛中老师的口头禅,挽救一个孩子就是挽救一个家庭。

韩国篇
韩国的高考全称大学修学能力考试,一般是在每年的11月中旬,全国统考,随后学校会通过报名简历进行初步筛选。12月初公布考试成绩后,学校还会对成绩达标者再进行进一步的筛选与面试,最终确定入学名单。
2018年曾播放过一部热门电视剧《天空之城》(英文名称是Sky Castle,代表着韩国最有名的首尔大学(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延世大学(Yonsei University)和高丽大学(Korea University),这3所大学被称之为韩国的“常春藤大学”),讲述居住着韩国0.1%的上流精英人士。齐聚在这座城堡中的名牌大学太太们奉丈夫为王,并希望将自己的子女培养成天下无双的王子、公主,并且每天都进行着各种欲望的斗争。

狗血的剧情,往往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韩国是一个有着浓厚血缘文化的国家,给亲戚或熟人找一份好工作在过去被视为一种美德。韩国的经济增长放缓已经延续了几十年。过去能提供良好就业机会的企业如今正在削减岗位,即使是被认为最容易找到好工作的名牌大学毕业生也在担心,自己在所属企业中的地位会消失。新兴产业不能提供有保障的就业机会,社会矛盾就会凸显。
社会焦虑导致教育资源的争抢,这也导致了韩国的高考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残酷。在韩国有句俗话来形容高考的学生,“四当五落”,意思是如果你是高考生,每天睡四个小时,你有百分之90成功的几率,如果睡五个小时,那么一定会落榜。
韩国是一个社会阶级等级划分很明显的国家。高考的成败很大一部分因素是与家境有关的。富人家的孩子常常每天上4、5个补课班,或者请名校家教老师辅导。而穷人家的孩子顶天能上1个补课班,买一本参考书还是从生活费中硬挤出来的,这本参考书还不知道是落后大环境多久的资料。韩国的学生参加高考不是免费的,学生需要交纳47000韩元才可进行考试。一般普通人家的孩子都要参加2次以上才能通过高考。
韩国政府为了支持参加高考的学生,还颁布了一些条例。高考当天,韩国是不允许有飞机飞向领空的,同时取消所有的建筑作业。只为能够给考生们一个安静的环境让他们能够发挥出最好的水平进行考试。韩国人要求更多是,政治家、公务员担起责任来,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找到一条更好的道路,而不是争先恐后地为自己的孩子寻找出路。


日本篇,最后说个轻松点的故事
说的是一位50岁的日本妈妈,陪伴复读的儿子高考,结果儿子落榜,她却考上了东京大学(在日本的地位类似于中国北大的级别)!
原来这个日本妈妈安政真弓,年轻时就梦想考东大。结果连考两次,但还是未能如愿,最终含恨进入了早稻田大学(也是很有名的学校)。
学校毕业后,结婚生子,过上了日本普通家庭主妇的生活。直到小儿子决心备战东大,她内心的梦想又重燃起来。50岁的她决定借陪读的时间,再拼一次。
列好计划后,就全力实施。安政真弓比儿子学得还狠,儿子一天学10小时,她每天复习15个小时以上。年级大了,思维变慢了,数学难搞定,就准备在文科下多拿分。虽然期间,儿子偶尔也发现妈妈在看自己的旧书,但他也没想太多,认为妈妈就是陪读太无聊,找点事做做罢了。
2012年高考后,一切尘埃落定。儿子焦急地等着自己辛苦了两年的高考通知。但儿子却再次落榜了,母亲安政真弓却接到了东大的录取通知书......这只能说明母亲太优势了,好在落榜的小儿子后来成功考取了妈妈的母校早稻田大学,也算是全家皆大欢喜吧。

类似西方的申请方式,自主招生模式,或者保送模式就公平性而言都无法与高考相提并论,高考是目前为止最公平的教育方式。当然无论最后你成为了怎样的人,过着怎样的人生,尽力了,就是成功。无论这个世界如何改变,放下了那些浮躁,谁也阻止不了你的快乐和努力。
“欧洲第一美人”,命中注定是个悲剧,这里的爱情寸草不生
“海盗”巴巴罗萨·海雷丁,奉旨打劫,把人都给我交出来叶卡捷琳娜大帝,走自己的路,这里的爱情春风吹又生从生育重奖,到国家介绍对象,漫谈中国生娃史?圣女贞德,法兰西的盖世女英雄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