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能为非洲做点什么?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
贫穷,是非洲给世人的印象,也是他们的真实写照。有人问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有31个非洲国家,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贫穷、疾病、饥饿和战争屡见不鲜。)为什么这么穷?答案也和非洲的国家一样多,有说是非洲科技水平落后的,甚至还受制于其他国家;还有说是非洲大多数人懒惰的,生活得过且过等原因。
至少开局不是这样。非洲是现代人类起源的诞生地,大约300万年前,第一批智人闪亮登场,在非洲大陆和各种猛兽修炼了数百万年。大约在10万年前,智人踏上征途,迁徙到其他大陆。

公元前8500年,世界上第一批农民,出现在今中东的伊拉克两河流域和叙利亚的区域。农业科技树正确开启,粮食产量提高,人口稳步增加,阶级、国家、文字、人类分工、私有制,终形成了人类的灿烂文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阻挡了一切农业和相关技术的交流和传播,埃及王朝已是非洲人能掌控的最北端了。
非洲各地自然差异巨大,语言不通、民族不同,文化上千差万别。没有强力的中央集权,无法建立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础,虽披着现代国家的皮囊,实际上内部仍是一盘散沙、内耗不断的封建模式社会。

非洲人懒?不出去干活。确实,在非洲很多人不干活,或者说是没活可干。无论是走在城市的街上,或者是乡下的村子里,确实到处能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年轻人。没有就业机会、就没有美好的未来,天天对国家和社会有很多抱怨,易造成社会和国家政治的不稳定。

非洲人不懂攒钱?也是普遍现象。非洲人一般要求工资日结,拿了工资,就去吃喝几天,没钱了再回到工厂上班。做一天耍一天算勤快,做一天耍三天属正常,做一天耍未知天数那才叫懒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百多个发展经济体当中,只有非常少数,能从低收入升级到高收入的。韩国,中国台湾都成功了,中国大陆很可能在2025年成功升段。拉丁美洲一些国家也曾富裕过,但过于着急去工业化。旧的工业消失了,新的工业没出现,掉入了发展陷阱。
作为发展中国家,产业都是些传统的,用劳动力比较多的或者用资源比较多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如农业和矿产业)。发展中国家最缺什么?最短缺的其实是资本和发展思路。
经济发展需要产业结构、技术结构、软硬基础设施不断升级和完善,还要有个强有力的政府管控,因势利导改善软硬件基础设施。西欧发达国家,在18世纪之前也都是农业经济,收入水平很低,逐步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起步的。工业革命从纺织业率先突破,纺织业、轻加工业开始,劳动密集型产业,一步步把大量农村劳动力变成现代化制造业工人。
二战以后日本也是如此。五六十年代,美国工资走高,日本抓住机会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业,电子加工业、成衣业、纺织业。到了60年代日本人力成本也上去了,亚洲“四小龙”当时还在农业经济,就利用日本产业结构转型期,进入这些地区劳动密集型加工业。
在一个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都很差的国家,可以先在有限的地区(如经济特区、加工出口区或者工业园),发展本国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把这个产业需要的基础设施弄好,在工业园里实行一站式服务。这样即使全国的制度环境不好,基础设施普遍比较差,至少在少数的工业园区里面,效率是有保证的。
随着一带一路的逐步推进,中国会继续在非洲投资建厂,培育非洲市场,增加非洲人的务工就业机会。非洲国家用税收来做市场配置,投资给非洲商人,非洲经济就能跟着中国稳步前进。投资非洲,也是在投资中国的未来。

援助非洲很多年,不是简单的给一个两个国家,造几个体育馆。中非关系,也并非单纯的利益交换,是经得起时间考验。多年援建、投资,不论中国企业,还是非洲国家,大家都在进步,都在学习如何在保障双方利益、管控风险的前提下,改变和利用好脚下的这片土地。贫穷,到底是指物质匮乏,还是指观念落后,值得中非人民共同去思考和改变。

空姐经济学,空姐变空嫂,市场决定变变变
猎巫行动,醉翁之意不在巫
切尔诺贝利的尘土与福岛的核废水
涨知识,猫奸狗忠的科学依据,终于找到了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