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他们没感染新冠,却都因新冠而死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学习郎”关注我
再点击右上角“...”菜单,选择“设为星标”

陪伴第2天
第2篇原创文章
    今年的清明节,就在沸沸扬扬的疫情中过去了。
    上海新增感染者8日连涨,累计超15万!

我想起那个在微博上求助的西安姑娘,她的爸爸突发心脏病,却因来自中风险地区拒不接收,耽误太久而死亡;想起那个哮喘复发,被拉到自己医院门口,却因疫情防控被拒诊而死亡的护士。。。
他们都没有感染新冠,却都因新冠而死。
今天,我想写一写他们的故事。
01
“爸爸没气息了,但手臂还是热的”

父亲抢救失败了。王欣(化名)决定带着他回家,两个人在救护车上,她掀开了父亲头顶的布,摸了摸手臂,“还是热的”。汽车偶尔晃动一下,父亲的神情像是在皱眉头,那么一瞬,她错觉父亲还活着。
1月2日,疫情中的西安:
王欣说,午饭过后,父亲突发心绞痛。家人多次拨打120、110等救助电话无果后,联系村委会开具通行证明,并联系了离家最近的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
该医院属于“黄码”医院。
据“西安发布”消息,2021年12月31日,西安采取设立黄码医院或黄码病区的方式,保障封控区、管控区群众的血液透析、孕产妇分娩、肿瘤放化疗、婴幼儿诊疗及其他危重症等特殊诊疗需求。
王欣急的焦头烂额,选择在网上求助。
“我爸突发心脏病,但好多医院不接诊。”
“核酸报告什么都有,说我们是中风险地区,就是拒收。”
“求大家帮忙!”
“此刻是晚上11:40,正在手术,情况不明。”
“耽误太久,抢救失败,我没有爸爸了……”
寥寥数语,让人看得崩溃。
她父亲61岁,因为年纪大、身体不好,一直没有出门做过核酸。
王欣说:抢救之前,医生和护士还吵了一架。
医生:他核酸阴性,咋不安排抢救呢?
护士:他是中风险地区,我们这是不能接收的,他要去xx医院。
医生:人都已经成这个样子了,核酸又是阴性的,还不抢救吗?
护士:你要抢救的话,出了问题你担责任……
凌晨,人被推出来了,已然没了气息。
王欣和家人一下子就崩溃了。一家人折腾了十几个小时,换来这么一个结果,而她接触的所有人,都说自己在尽职守则,每一个人都说没有问题。
那么有问题的,又是谁?
02
“孩子突然面色苍白,口唇青紫”

吉林一位叫小婉君的女孩因为急性喉炎,在2022年3月11日于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人民医院就医,在等待核酸检测结果,以进行下一步治疗时,永远地离开了父母。
据宫女士回忆,家属问病房护士说,因为孩子难受,能不能先开点药、打针缓解一下症状?
护士说,这是过渡病房,是给大人打针的,孩子打针得去 4 楼。
一家人只好再去 4 楼,找到之前看诊的五官科大夫,要求给孩子打针。
医生说:你核酸报告没出来,你得上 1 楼过渡病房打针。
回到 1 楼过渡病房,护士表示不知道该给小婉君用什么药,因为这边是给大人打针的。
小婉君还是打不成针,她们只好带着小婉君又上到 4 楼找五官科大夫。这次五官科大夫同意给孩子打针,给开了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及氯化钠注射液,并且找了一位女性大夫来对接。
这位女性大夫安慰家属:已跟楼下过渡病房打过招呼,给孩子打吊瓶,这两个药用上之后,孩子状况会越来越好。
大夫还叮嘱,吊瓶打到一半的时候,把孩子抱到 4 楼,两个医生一起检查,来确定小婉君是入儿科还是五官科病房住院。
一行人再次回到过渡病房。正准备打吊瓶时,病房医生摸到孩子有点发热,于是给量了体温,37.8 ℃。
医生说:发烧不能打针,你得上发热门诊。
这时候,小婉君已经非常难受,跟母亲说道:「妈妈,我不舒服,我不想走。」
宫女士见状,便对医生说:能不能先给孩子把针打上,我们几个大人去发热门诊?
医生说,按照规定,孩子不能留。
于是,宫女士和小婉君的爸爸再次抱着她去发热门诊。一路上,小婉君一直喊:「奶奶,我难受,难受。」
去发热门诊路上,要经过一处小玻璃房,这里离过渡病房大概 50 米。到达玻璃房后,护士要求量体温。
宫女士表示之前已在过渡病房量过体温,37.8 ℃,能不能先给孩子打针,孩子太难受了。
护士说:听你的还是听我的?得走流程。护士测温发现,女童体温仍为 37.8 ℃。
测完温之后,护士领着宫女士一行穿过一条小通道,从后门进到发热门诊。宫女士抬头一看,才明白发热门诊就是之前做核酸的彩钢房。
与发热门诊医护人员一番沟通后,发热门诊的医生让家属带着孩子回过渡病房打针,并且给了一份签字盖章的说明。
从过渡病房到小玻璃房,再到发热门诊,再回过渡病房,整个过程大概耗时 15 分钟。
16 时 38 分,她们回到过渡病房,小婉君说:「妈妈,我想喝水。」
她想到女儿还没打吊瓶,便说:咱先不喝水。
小婉君又说:「妈妈,我想上厕所。」
于是便抱着女儿去厕所,裤子还没脱完,小婉君便突发呼吸不顺,脸色惨白。她在外面听到厕所里情况不对,赶紧冲进来,抱着孩子冲到大厅,喊医生急救。当时是 16 时 40 分。
这场抢救,据签字记录显示,有 8 名医护人员参与。据急诊科急危重病人抢救登记表显示,由过渡病房送入急诊科时,小婉君已无意识,无自主呼吸,双侧瞳孔放大,颜面口唇紫绀,颈动脉无搏动,脉搏测不到。(医生)考虑患儿「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急检心电图,呈等电位线,建立静脉通路,请儿科医生、五官科医生、手术室医生进行插管。
16 时 50 分,医生宣布小婉君已无生命体征,「经会诊后,患者已临床死亡」。
宫女士无法接受,抱着孩子持续拍打其背部时,听到孩子肚子里传出两声「咕咕声」,同时发现小婉君面部紫绀有所减轻。
「瞅着脸色,就跟正常小孩睡觉了似的。」宫女士回忆道,于是,她及家属要求医生继续抢救。
据急诊科急危重病人抢救登记表显示,五官科医生为患儿做吸痰处理,家属要求继续抢救,儿科医生、五官科医生建议继续心脏复苏、气管插管。医生考虑到患儿已临床死亡,用药意义不大,且插管过程中发现气管中有大量异物,粘稠不易吸出,仅抽出少量异物。
医生继续对患儿进行心肺复苏,经过约 1 小时抢救,患儿仍未恢复意识,无自主呼吸,心电图呈等电位线。医生向家属交待病情,患儿已临床死亡,家属要求放弃治疗,抢救结束。
17 时 46 分,医生宣布小婉君临床死亡。
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上显示:直接死亡原因为「呼吸、心跳骤停」,引起疾病为「急性喉炎」,发病致死亡的大概间隔时间为「约 5 分钟」。

在医院求诊的两个多小时里,这个4岁的女童,上上下下来来回回折腾,却始终没有得到有效救治。
医院后来也承认,“接诊时间的确过长”。
可小婉君再也醒不过来了
这场悲剧,到底该谁负责?
03
“被自己工作的医院拒之门外”
3月23号晚上7点,上海东方医院的护士周盛妮,在家里哮喘发作。
她按经验,给自己喷了药、打了针,可还是觉得喘不上气。
叫不到120,家属就赶紧开车带她去了医院。
可是因为疫情封控,连问了几家医院,都说急诊关了、无法抢救。
最让人痛心的是,连她自己的工作单位东方医院,也没能收留她。

在东方医院拒诊后,家属带着她只得前往约十公里外唯一还在正常接诊的仁济医院东院就诊,最后还是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而身亡。

我曾经问过几个哮喘发作患者对当时情况的描述,其中有个10岁左右的孩子向我描述说:“自己像被关进了一个密不透风的瓶子里,想用力呼救,但根本说不了话。”
所以,可想而知,这位护士生命的最后一段是多么的痛苦的煎熬。
祈祷这样的事情不要再发生!

04
写在最后
流行病专家曾光说:
“我就听说,有些地方新冠病人没有死,但我们的人累死了。
拼消耗,拼人们不睡觉,连续超负荷地工作。
我不赞成这样,应该是讲究科学防疫。”

什么事情只要一再强调,那就说明做得还不够好。
这就是为什么新冠疫情发生两年多来,不时能看到因疫情封控导致无法正常就医的原因。
平时不要命的病,这时候也变得要命了。
毕竟,抗疫要紧,人命也关天。
资料来源:
本轮感染超10万,最痛心的是:他们没得新冠,却因新冠而死…
护士哮喘发作离世,上海东方医院回应了疫情中的“少数”
痛心,吉林小婉君事件暴露了什么?
上海新增感染者8日连涨,累计超15万!疫情仍在高位平台期
上海护士因哮喘发作抢救无效去世,抗疫要紧,人命也关天
点亮【赞】+【在看】,愿逝者安息,愿疫情早散。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