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夜雨,在主干道上弥漫起了薄薄的水雾。
一切变得朦胧起来。
路上已经很少人了,没有撑伞的我,任由雨滴从脸上掠过,静静地听着雨水敲打树叶的声音。从590上下来,主干道显得无比漫长……终于走到旗杆那里了,突然,一个念头升起,于是,向右转,往3、4、5#那条路走去。
这是个上坡,慢慢地行,不多时却也走了大半,本来脚步就很沉重,到了这儿,再也不愿往前挪了。
我站在路中央,左边是电教。
二食堂前的小花圃
……放下此刻的心情不表,先略谈一下电教。电教者,顾名思义,电化教学楼也,在早年的中南政法学院,这已经是个很现代化的地方了。
那时,电教里每间教室都有从天花板上吊下的四台电视,由控制室总管,可供教学之需。到我们来中南政法那会儿,电视还在,但已奇破无比,却仍不失八十年代初的风范。
当然,现在都改投影了,哪还这么老土,那些电视怕是也早变成某个工具间里的零件了。电教有两层,每层有三个大教室,全是阶梯式的,二楼的那间九十年代后期首装投影设备,时常放电影和转播球赛(97年十强赛时你在里面砸过椅子没有?)。
模拟法庭中的辩护人
电教在中南绝对算老房子,我在里面上过N多的课,考过无数次试,读研究生时还于此上过法理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想一想,和它够有交情的了。
上课的情景……本科的事儿年代久远,早记不起来了,只知道电教的结构很利于逃课,因它每间教室都有前后两个门,不像别的教室门大多开在侧面,而且它的坡度没有北104、105大,从座位中间跑到后门用不了五秒钟。
上课中间,趁老师转身面对黑板之际,经常有人闪电般从后门遁走,溜之大吉。其实,不怪老师讲的不好,只怪二十出头的小青年,正是坐不住的时候,让他守满90分钟的课,可比让他看满90分钟的球难多了。我也没少逃电教的课,谁让那后门老敞着,像伊甸园的苹果一样,不停地诱惑着你,想不逃都不行。
倒是有一次,午休之后去上刘文浩老师的科社,那节课课堂讨论,本来我不想出头的,直到听见一人大讲××××××,实在按捺不住,拍案而起,大声与之辩论。正辩得兴起之际,忽觉哪里不对——怎么四周人的眼光怪怪的?(也是做贼心虚)低头一看……!!!——起床时赶着上课太急了,裤子前门没关!
幸好那天穿的是牛仔裤,正面看不出来什么,又被课桌挡去大半,似乎没有更多的人注意到——大家看人应该只盯着上半身看吧,谁这么变态往下看。(按说这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只是,我好端端地偏要参加论战,众目睽睽之下,要是给人看到我一边手舞足蹈,一边城门洞开,本人还浑然不觉,岂不是丢人丢大了?)
印象中电教原址
电教203放过不少片子,门票2 RMB。那时,一到周末晚上,电教门口便站一售票的,你交钱,进去,上楼,左转,进去,坐下,即可观赏。
它与“南湖”、“威达”、“模拟法庭”、“露天电影场”、“洪山影城”乃至“环艺”等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别人只有椅子、凳子,它还有桌子(现在可不希奇了,文澜、文津里,上课时一没事儿干了,老师就爱放电影玩儿,那儿桌子可有的是)。
经常有人背着书包来,把包往课桌里一捅,坐下来看一部片子,然后起身去自习;或者放完一部片子之后,有人下晚上的课,也是背着书包,颠儿颠儿地来看第二部。
《没事偷着乐》
忘了是什么节庆的日子了,反正有一次,电教203免费放电影,第一部是《花木兰》,第二部是《没事偷着乐》,搞得里面是人山人海(你说人都什么心理),后门门口那儿全是一根一根扯直了的脖子,和一堆一堆削尖了的脑袋。
然而,于我,电教的意义可远不止这些。
我这辈子忘了自己本科是哪年毕业的,也忘不了那年那月的那一天,电教门口。那是个冬天,那是个期末,那天很冷……多了我也不想说,做人何必卖弄私人空间,但这是中南政法诸多建筑物中给我留下美好记忆的一处。
我爱中南政法的山山水水、草草木木、楼楼阁阁,不是因为它们长得高,长得帅,而是因为,这里刻着我的记忆。
“电教门口”,这四个字在我听来,简直如天使之音般动听(别说我变态,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世界,国王有,乞丐也有,君子有,小人也有,吴天祥有,马加爵也有)。这确实是一个好地方,因为这里有个平台,两边都是往下的台阶,从平台的栏杆向下看,离3#门口那条路的地面儿还有点高,而且绿树掩映,“高楼”(两层的)环绕……还要我多说什么吗?若你从此经过,哪时少见了情侣们于此亲昵……你还是没感觉?那我问你:
在这儿,
如果,朗朗明月前,你忐忑地陪着她,提着哈斗在慢慢遛跶;
如果,款款秋雨中,你深情地望着她,接过礼物与生日贺卡;
如果,瑟瑟寒风里,你紧紧地抱住她,爱情顿时从心底迸发;
如果,寥寥星光下,你惆怅地拉着她,一边拍蚊子一边说话;
如果若干年后你们故地重游,你脑子里浮现起了月光、哈斗、领带、眼神、书籍、双手、等待、身影、毕业、人群、酒瓶、蚊子……你神经般抚摸起墙壁来了……你感慨上了……你又终于离开了……
如果有过这些,你还会把“电教门口”不当一回事儿吗?
电教是没武×里那些老古董建筑值钱,人家那风水宝地是李四光骑着毛驴找了一整天找到的,人家地面儿那好名字是闻一多翻着字典想了一整天想出的,你能跟人家比吗?
可在我心中,电教怎么着也是一个永远的象征(像前几回一样,我又酸上了,我改不了了,你就当我是唐僧吧),别人家的房子,又关我P事?我只要再回中南政法,我还会到电教门口站上十分钟,回一次,站一次,就当是凭吊怀古了。
南湖比起市区,也许有千般落后万般不好,甚至连带着南湖人的情商都有点低(智商可比别人高啊),但这里有我生命的一部分,所以我爱它。难道我是冲着这些没品位的破砖烂瓦吗?
大学生法律咨询
不可否认,虽然政法的人文建筑长得很丑,可是它很温柔。破砖烂瓦融入了欢乐与悲伤,融入了爱与恨,融入笑声与泪水,它就再不是破砖烂瓦了,而是欢乐与悲伤的破砖烂瓦。我最年轻、最美好的时光都留在这儿了!如果不是因为有了情在里面,一切又怎么会变得有意义?
……站在雨中,我已经成了落汤鸡,我凝望着它,直到转钟……我该回去了。我知道,有一天,它会倒,有一天,有些东西会不在,有一天,我会死,有一天,这个世界会消失……但我们的爱,我们的信念,从来就没有在时空中磨灭过……
本文转自《中南政法野史演义》
公众号邮箱:
2976333505@qq.com
如果觉得好,点点“在看”,鼓励下辛勤的小编
拓展阅读专栏:中南政法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