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苑市场入口处的旁边,在密密高高的树丛前,耸立着一堵奇高奇宽乃至奇大无比的水泥墙,我想,即使不知道中南政法学院历史的人也不至于短路到猜不出它是干什么的——早年露天电影场的银幕。
露天电影场沦落到今天,唯一的遗迹就是这座水泥银幕了,它是铭刻中南政法学院时代为数不多的纪念碑之一,北大门上的两行红字早已铲掉了,模拟法庭上的一排金字也已无影无踪,老图书馆八百年前就翻修得像个菜市场,老体育场现今则铺了塑胶跑道人工草皮;如果哪一天,这座丰碑式的建筑物也变成了废墟,那中南政法学院的魂魄该身归何处呢?
当年露天电影场修得其实很像那么回事,除了宽大的银幕,还有场地内数不清的石凳,一排一排又一排,全校来看一场电影都没问题,当然那时也没现在这么多人。片子也不差,放的是电影拷贝,而不是像现在模拟法庭里发的是投影,放映室在入口一侧的二层小楼上。
片子的新鲜度一般比一档院线晚两个星期左右。《鸦片战争》、《红河谷》、《有话好好说》等国产片几乎是同步上映,没有炒冷饭一说。现在北苑超市对面订火车票的地方过去是卖电影票的,经常还要排队。
露天电影场主要在夏天使用,冬天一般在模拟法庭里放,也是放拷贝。露天电影场放电影的声音很大,半个校园都听得到,因为放电影总是在周末的晚上,所以也碍不到谁,平时都没几个人自习,周末还自习那不是有病吗?而走在主干道上,听到音乐响起的时候,那种感觉真是妙极了,倒好像里面在开演唱会似的,而且会时时提醒你周末到了,该正经八百玩了。
因为是露天电影场,在入口处当然看得到银幕,对面服务楼上更看得到,不过除了周围村民好像没谁愿意占这个便宜,花三块钱进去感受一下现场气氛不比猥琐地站在圈外好吗?
我第一次去是在大一时兴冲冲地拿着广播台奖励每周先进工作者发的免票证进去看的,现在就记得可以不买票在门口晃一下证件大摇大摆进去的那一幕,电影看的是什么反倒给忘了。
露天电影场与后面“小香港”里的投影厅相比最大的优点就是空气好,不像录像厅里,第一排的人放个屁,最后一排的人十秒钟后也会中招。而且放的是电影拷贝,好歹也算是看电影,而不是看投影,虽然都是三块钱一张票,可是电影拷贝不比一张影碟贵多了?
夏天坐在露天电影场里看电影还是挺凉快的,石凳嘛,散热功能好极了,从南湖上吹过来的风又时时掠过场地上空,总能带来阵阵凉爽,银幕后面的树更是会随风哗哗而响,颇有郁冬歌中《露天电影院》的感觉。如果夏天坐在模拟法庭里,那才叫死得快!有一年六月份,我们在模拟法庭里办晚会,那个闷热,站在会场里一动不动都会汗流浃背,脸上的汗水淌得像尼亚加拉瀑布似的。
坐在石凳上有时并不一定能专心致志地看电影,因为会有只只萤火虫从你的眼前飞过,让你总有一种想抓一把的冲动。而电影音乐平静一点的时候,知了和蛐蛐却又来了劲头,尽情展开它们的歌喉,可惜没人给它们喝彩。然而,场地里并不都是可爱的虫子,讨厌的东西似乎更多,比如蚊子。如果没有蚊子,在露天电影场里看电影本来是夏日一大完美的乐趣,可这些王八蛋,却经常搅了人们的兴致。露天电影场里看电影,你要听不到此起彼伏的噼呖啪啦的声音才怪!干什么?拍蚊子。本来天气热,人们谁也不会穿长裤长袖,可却爽了这帮吸血鬼。这是件很令人苦恼的事情,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只能寄希望于电影情节吸引人一点,好把注意力转移过去。
当然经常可以一部片子从头看到尾而浑然不觉蚊子的存在,但散场后,一身的包却毫不留情地布满了你的身体。所以,周末晚上十点钟以后,你只要在校内碰见行色匆匆,浑身是蚊子包的人,想都不用想,就可以直接问他:“今天的电影好看吗?”
而大部分的片子情节总是有舒有缓,于是,在眼睛不用紧盯着银幕的间歇,你会见到全场子的人一齐抓耳挠腮的奇观——蚊子太猖狂了,它连你的脸都不放过。后来“蚊不叮”有卖的了,算是有了一个大救星,人们在进入露天电影场之后,坐下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往身上狂喷“蚊不叮”,我喷,我喷,我喷喷喷。幸好一场子人没全喷这玩意儿,否则蚊子没熏倒,人倒先倒下了几个。不过,这样一来,可苦了那些没喷什么的人了,蚊子的火力全集中到了他们身上。
这片树林,便是露天电影院的旧址。虽然未成“废墟”,但足以抹去了老中南人关于露天电影的集体记忆。
露天电影场只能捡好天气用,下雨下雹子刮龙卷风那是没法玩了。当然,如果放之前没下雨,而天阴着,电影会照放,人们则人手一把雨伞。打伞也要看电影,这就是中南政法学院人的倔强精神。这是毛毛细雨,倒还有几分情调,如果下起了瓢泼大雨,那就不用想了,你会看见上千人涌出露天电影场大门沿着主干道狂奔,一路奔入模拟法庭,惊魂未定,不顾雨水淋湿的头发糊住了眼睛,一定要坚持到底,女生扎起头发,男生把T恤脱下来拧干,在模拟法庭里接下来看完剩下的半场电影。
广播台每周会在电影放映之前播发当天的影片片名和内容简介,实际上就是为电影队打广告,而电影队的酬劳是一张免票证,凭证可以自由出入电影场电影院,当然只容一人使用。于是,这张免票证每星期在广播台各成员手中流来流去,能得到者一般都是作为得到台领导嘉奖的附属物质奖励的。
露天电影院对面的劳动服务公司旧址
露天电影场给中南政法带来的影响有多大?我无法估量,但它帮助无数个光棍汉打发掉了难熬的周末时光,帮助成千上万的校园情侣在互相打蚊子中增进了感情,却是不争的事实。
没在露天电影场看过电影的人,不能算是真正的老中南政法人。
也许有人说,如果把冒雨看电影的劲头用到学习上,岂不是更好?却不知他想过没有,如果真这样,还有中南政法学院吗?要不是从97级开始南湖人变得爱学习了,诸如模拟法庭等老中南政法的精神会丢吗?世界上的人都在自习室里,那该是多么的无趣,活着又有什么意思?中南政法的人,不一定非要当法学家,也许更应该成为社会学者。不懂得怎么把理想变成现实,不懂得在适应现实中来改造现实,学富五车又有什么用?
会享受生活,会从生活中寻找快乐,才是中南政法人应有的本能,如果不会,他在中南政法就白活了。
公号邮箱:2976333505@qq.com
本文节选自《中南政法野史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