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小器鬼
题记:献给我们共同奋斗过的青春,献给一起挥洒汗水的兄弟们,献给我们心爱的足球。
人不能总怀旧,总怀旧意味着你老了;但人不能不念旧,不念旧意味着你忘本。队友们纷纷怂恿我用文字记录一下我们共同度过的青春,而这段时光又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之一,有太多的片段萦绕在我的脑海,于是决定由我们大家一起来共同让这些记忆片段完整地串接起来。
经贸系是政院历史上的一个异类,其成立的初衷就是希望我们成为学经济的人里最懂法律的,懂法律的人里最了解经济的全能型人才。而经贸足球队,由一群在球场上肆意挥洒男性荷尔蒙的小伙伴们,用最强的自我修复能力、最强的凝聚力,演绎了一出从丑小鸭变天鹅的童话。
从小生活在小城市里,高中毕业,怀着对大城市的憧憬来到了武昌,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涯。走出火车站,第一眼看到杂乱无章,垃圾遍地的武昌火车站的时候心情就像当时阴暗的雨水天气。尽管第一印象极差,但不代表我对这座城市没有感情,后来每次出差如果坐火车路过武汉,哪怕是半夜,我都会跑到窗前看,尽管你或许根本不知道你看到的是哪里,唯一认识的是那座全中国人民都认识的黄鹤楼,就只是想看看。到了政院,看见一张张热情充满朝气的脸心情才渐渐舒畅起来。与此同时,我未来几年的同学、朋友们纷纷从四面八方、从你甚至根本没听说过的地方汇集到了一起,走进彼此的人生,有了在我看来是充满梦幻色彩的交集。而走进政院第一眼看到的便是足球场,从此政院的四年便和这块足球场结下了不解之缘。
系队的成立源于校联赛,领队是哲学老师董什么不记得了,总之不是董方卓,也不是董卓。跟其他大系不同,因为人数较少,经贸、国经、法外、公安等几支队是以系为单位组队,大系比如法律系一个年级就有几百上千号人,自然按年级组队。当时我们的系队实际上只能叫系年级队,说是乌合之众也不为过。其实怎么成立的、成立时有哪些人印象都已经不深了,因为当时整体实力太弱,没什么亮点值得记忆。只记得似乎能跑的都上了场,守门员打篮球出身,只会用手,球门球都要队友来开。只记得参加的首次联赛中屡屡惨遭屠杀,唯一一场胜利是对法外系,莫国勇连滚带爬打入队史第一球,我是没记住,反正这家伙不仅记住了,还记住了法外的校花。或许是经常发烟给领队抽的缘故,海南大叔陈世河、河南尚涛和广东帅哥莫国勇似乎是创立球队的主要成员,莫国勇则是首任队长。这三个土匪打着帮球队买球衣的旗号贪污了一百多块钱去喝酒买烟,从大一开始就走上了球霸的道路。当然还有当时身披10号的尚涛,体重最大块头最大的他却是场上摔跤最多的人,每次摔倒都能听见他的惨叫声,仿佛被火车撞了一样,尽管假摔无数,却从未得到过黄牌也算是奇迹。而我的第一件球衣是17号,恰好当时我比较喜欢的球员彭伟国、孙继海都是17号,从此我所有的球衣都是17号。当时球队总体实力太弱,没球赛自己去踢球的时候都不好意思穿我们的黄色球衣。不管成绩如何,不一样的足球氛围还是让我们感到了快乐,将被高考抑制了的足球热情重新点燃。
94级里最终坚持到最后的只有陈世河、曹承锋、我以及尽管后来成了替补依然坚持着的帅哥莫国勇。11号左前卫曹承锋是后来的队长,是那种一看就像政工干部的安徽人,典型的老师喜欢的学生,酷爱倒挂金钩,毕业后算是球队里最早混得好的家伙。很早就是系学生会主席,我从那时起就一直纳闷到现在,都一个系的,为啥偏偏会计专业的人都特别沉迷学习?尽管天天贬低他,但平心而论,14号陈世河无论视野、防守和调度都是一流的,硬朗而意志力坚强,先踢拖后,96级唐文入队后才改回老本行后腰。这厮除了学习不精通,打麻将、喝酒样样精通,却颇有运动天赋,足球、篮球甚至排球都是绝对主力,如果当年有校足球先生评选,此人进入三甲乃至问鼎是没问题的。长期旷课且从不上自习,据他本人吹牛说屡有女生帮其占位也不屑前往,每到考试却能逢凶化吉,当然,考试时小抄被截,被王贞为老师扭耳朵那一幕还是让人印象深刻的。因为人缘颇好,一到饭点逮着人就跟人去蹭饭吃屡试不爽,也屡有同学、老乡主动邀其一起吃饭,当然,人也豪爽,手里有点小钱就阔气地请同学老乡下馆子,因此很是拮据,蹭饭的场景从大一持续到了大四。尚涛从大一开始就在倒时差,昼伏夜出,几乎从来不上课,说是为了出国做准备,一准备就准备了快20年,那种同学间说第一次见面是报到、第二次见面时已经是毕业的那种人说的就是他。最擅长找烟,同寝室的魏勇无论把烟藏得多隐秘他都能找到。后来不愿当替补,改当“教练”,队内几个人英语四级涉险过关,此人功不可没,没白为出国准备了这么多年。8号莫国勇大一开始泡妞就是主业,女朋友一个比一个漂亮,好吧,一个比一个其实就是两个而已。95年遇到了他如今的老婆潘怡,据他本人说从此他大部分时间都去自习了,自习?确定你说的是自习?最终成为武汉女婿定居武汉,作为广东人而言,在外省落户的确不常见,算是为他的花心平了反。一口粤普,据说如今普通话突飞猛进,已经是六级水平了。而我,最大的特点就是低调。
95年算是我们球队开始茁壮成长的第一步,94与95通过一场7人制的内部选拔赛,一下子系队增添了郑学军、李炜、宾兴军(小宾)、邵冰、史赞以及守门员王瑜等等数名主力,完成球队的第一次换血。邵冰和李炜分别担当中卫和左边卫专职扫荡,其他人都有个共同特点,就是个子小,速度快,尤其是小宾,百米应该在11秒出头吧。广西快马小宾、江南才子郑学军、海南黑炭史赞三人司职前锋,偶尔客串前卫,轮换上阵,也基本奠定了经贸进攻以快攻为主的打法,也基本奠定了经贸从95到98期间的主力阵容的框架。当然还少不了梁雪松等随时待命。这一年的联赛,球队虽然实力增长很快,但毕竟磨合时间太短,同一小组有经92、法94还有什么队忘记了,都是当时学校里的强队,经92似乎是当年的冠军?虽然依旧小组赛淘汰出局,但那种惨遭屠杀的场景从此绝迹,想赢我们可以,你也别想轻易虐我。因为年级不同,94级的师兄们跟大部分95级的师弟们尽管平时私下并没有太多密切的交往,但那种战友情谊是无法磨灭的,回想起来依然感觉非常温暖。我至今能想起一个细节,平时话不多的左边卫李炜为了破坏对手的反击,一直跑到了我右边卫的位置解了围,然后回位的时候我们相视一笑互相击掌鼓励,那种默契是无法形容的。
邵冰是东北人,防守强硬喜欢死缠烂打,是95级球员里第一位接任队长职务的人。我们毕业前他请我、尚涛和陈世河下馆子,这人也是个大手大脚、月头时豪爽3天然后剩下27天节衣缩食的主。于是大家都说随便就好,结果的确很随便,简简单单三个菜,却喝了不计其数的啤酒,让他门牙咬碎了好几颗。郑学军是个帅小伙,斯斯文文的浙江人,踢球、学习、学生会活动总有他的身影,颇受女孩子喜欢,绯闻不少人却正派不花心。小宾是我们认识的少有的踢球踢得不错的广西人,速度奇快,个子虽小步幅却很大,过人花招并不多但实用,很会利用自己的速度。史赞是典型的海南人的长相和海洋性格,比陈世河还黑,一头自来卷,为人热情豪爽。李炜是山东人,很是稳重的一个人,话不多但靠谱,跟我一个低调的类型,属于在场上你不一定感觉得到他,但他不上场才会发现没有他会失去平衡的那种人。至于守门员王瑜,是位紧张大师,总是慌慌张张迷迷糊糊的,脚下一般,但守起门来还是让人比较放心的。
如果说94年、95年是球队建立基础的时期,那么96年开始,球队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质的飞跃。96年9月某个早上,曹队与我召集了96新生挑选队员,由于太过出类拔萃,以至于10分钟内,96三贱客就无可争议地入队,这三贱客是拖后中卫唐文、前腰10号张捷、右前卫7号钟宇源的加入真正使得球队的阵容平衡起来。而张捷事后透露曾经担心自己被直接刷掉了,看来他还是对自己的懒有自知之明。球队至此完成了第二次换血,这次换血直接导致了尚涛的退役和莫国勇沦为了替补,但无论如何,他们依然赢得了队友们的尊敬,依然跟我们奋斗在一起。随着94、95成员逐渐成熟起来,加上96新人,这个时候的经贸队俨然已经具备了强队气质。96几个小伙伴成天跟我们这帮老哥们混吃混喝,至今在我们面前依然没大没小的。我毕业的时候那个钟宇源打电话找我借钱也是像我欠了他钱似的,但你还是屁颠屁颠立刻把钱汇过去了。对了,钱还了没有?在我眼里,一直觉得他们就像我的弟弟。那张经典的赛前合照让人唏嘘不已,恰巧这套球衣是我最喜欢的曼联的客场球衣。这支球队并没有能以一己之力逆转战局的人,但每个位置都很平均,意识非常统一,防守时无论前锋、中场还是后卫回撤都很快也很一致,队形很紧密,反击很犀利,团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备注:96三剑客,不对,三贱客。左起钟宇源、张捷、唐文。
这一年的联赛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忘记的联赛,在7支队的小组里过关斩将,全胜出线,加上之前的友谊赛,创造了16场连胜的记录,曾经屡遭肆虐的我们成为了肆虐对手的球队,比如对驻扎在学校附近的我军某连队的友谊赛直接打了个11:0,当时真担心坐着军车来的这帮人恼羞成怒,还好,我们的军人们还是最可爱的人嘛。比如联赛对法96,就像半场攻防演练,还没踢完上半场对方就因为防守彼于奔命,接连犯规,导致连续被罚下两人而罢赛。在这场比赛里,我有一记超远距离远射破门,可是因为对方罢赛取消了成绩没有了进球记录,这让主要踢右边卫、进球机会少的我很是郁闷。鱼腩研究生队还从外校找来了很多枪手,那一场十分艰苦,我们依然3:2险胜,张捷打进了致胜球。后来组委会发现了他们的作弊行为取消了他们的联赛资格。至今我都对这种不择手段谋取胜利的行为非常不齿,对于缺乏体育精神的做法嗤之以鼻,宁可站着死绝不放弃才是体育精神的精髓。8进4的对手是法95,当年公认的四强就是法94和经94、经95以及经贸系,因此我们也充满了信心。但是天公不作美,比赛当天还下了大雨,当时的球场并非如今的人工草皮,早就寸草不生,泥泞不堪,甚至还有积水,就像在农田里踢球。比赛非常艰苦,场地让我们完全无法发挥特点。遭受致命的一击时已临近完场,球在左路小禁区已经形成突破,我从右路过来封堵,球从我旁边划过,即将滑门而过的时候,地面上的一滩积水竟然让球停住了,对方前锋捡到了大礼将球捅进,我们奋力反击,可是时间已经不够了。我们胜利过很多,失败过很多,但从来没有像这一次那样失望、伤心,从来没有像这一次这样感觉不可思议。结束的哨声响起,邵冰、郑学军等等都掩面痛哭,每个人都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久久不愿意离场。这是我们最刻骨铭心的一场比赛,甚至后来都不愿意到场去看后面的比赛。
尽管失去了联赛,依然不影响大家对足球的热情,球队也越发成熟。拖后中卫唐文,按陈世河的话来说,总结起来就是速度快,开大脚,但就是让对方前锋头疼,而且他领衔的后防线默契程度非常高,对后防统一性要求极高的造越位战术我们运用自如。这人爽朗好交友,在一场比赛上争头球,碰撞后摔成脑震荡,爬起来继续踢了一会儿在场上问我:我们在跟谁踢?踢什么比赛?我一头汗,这不是失忆了吗?赶紧让人将他换下。晚上去找他,却被告知去图书馆了,至于去图书馆干什么——反正我不信他是去自习。同样有脑震荡而短暂失忆经历的还有陈世河,那是在纺院,也是在场上问我同样的问题。10号张捷是场上最懒的人,球感却极佳,控球技术在球队属一流,既能做球也能进球,身为前腰是队内最佳射手,曾经在联赛小组赛就稳拿联赛最佳射手称号。他和尚涛都属于奔跑的五花肉的代表,肥胖的腰身甚是灵活,但按他自己的说法,180斤的人能勤快得起来吗?印象中学校比赛中任意球直接进球的极少,而他却有数个直接任意球得分的记录。我记得应该是对研究生队的时候,他那一脚禁区外任意球直接洞穿对方球门,堪称精彩。这人属于自来熟,逮着谁都能吹,吹得还不重样,有人说自来熟说明情商高,但我说他就是脸皮厚。跟张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7号钟宇源,此人场上极为勤奋,防守特别积极,传中球质量颇高,每场比赛的第70分钟准时抽筋下场。当然,这跟他在攻防两端覆盖广有很大关系。钟宇源也属于低调之人,成绩也不错,是个好学生(毫无疑问,又是会计专业的)。他是我唯一去到过家里的师弟,因为颇有缘分,正宗老乡,且他跟我哥是梅县东山中学校友,而我小学时的双胞胎兄弟同学也是他中学校队成员。
足球98年是我们的毕业季,联赛应该是在97年年底,武汉的冬天最让人难受,那种阴冷潮湿让外地人一直痛苦不堪,而我们学校偏偏喜欢每年这个时候举办联赛。按惯例,每逢比赛,队长曹承锋总会召集全队进行准备会,此时的新任队长邵冰也继承了传统,每个人的位置,重点要防守的对象,领先怎么踢、落后怎么踢,面面俱到一一安排。在学校,无论开什么会都让人昏昏欲睡,唯有这个会大家是严肃认真的。小组赛遇到了冠军热门之一经95,这一战是我们最经典的一战,不仅防死了对方前锋柴彬涛,14号还诱使他在最后阶段红牌下场,一场酣畅淋漓的4:0让我们昂首出线。淘汰赛再度遇见法95,怀着复仇的怒火,众志成城,我们轻松以5:0狂胜对手晋级,前一年的阴霾彻底一扫而空;最后4进2好像是输给了法94。这一年大家都成熟了,心情很平稳,淡然接受了这个结果,因为我们都努力了。最后的三四名决赛时,经94直接弃权,我们获得了第三。这也是我们4年来唯一一次的名次。
毕业季最让我们纪念的还有一场告别赛,是由我们系队发起的,由经贸系队对战由各球队精英组成的联队,也是95、96、97师弟为我们办的毕业告别典礼,这种类型的告别赛在学校历史上是前无古人估计也是后无来者吧?估计在武汉高校历史上也极为罕见。尚涛的老乡林登峰还因为联队名单遗漏了他的名字很生气,上门来质问。这哥们儿现在还好吗?告别赛的结果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经贸系在学校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经贸系后来更名为财经系,2000年政院财大合并为如今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从此经贸系按照专业分拆到了各个学院。但经贸系在96-99年期间的政院足坛人心中依然有着厚重的历史地位。
真的记不住自己上学到底学过什么,但是我始终相信,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你身边的人优秀你一定不会差,因为他可以给你带来意识上的碰撞。有一些知识、阅历你未必记得,但是其实它已经渗入了你的骨髓,而且,能对一项运动近乎痴迷的疯狂的人一定是内心充满热情的人,充满朝气的人,我很庆幸自己能跟这一群人在一起疯狂了两年、三年和四年。尽管现在大家天各一方,彼此之间少有联系,但并不影响我们的感情,四年间建立起来的深厚情谊不是轻易可以磨灭的,即便是现在,我相信我们每一位可爱的队友,只要哪位有什么困难需要彼此的帮助,都绝对会全力以赴,而不仅仅是尽力而为。
备注:98年冬夺冠。捧杯者宾兴军(小宾)
PS:我们毕业后,师弟们齐心协力,接连拿下了两届校联赛冠军,完成了94级老大哥的夙愿。至于一位校友在文章里写到说经贸是黑马的说法,我只能说是贻笑大方,有见过上届冠军是本届比赛的黑马的说法吗?
PS(曹承锋补记):98年的冬日,接到唐文的电话,他似乎有点哽咽的告诉我“我们拿到冠军了!”,刹那间我泪眼朦胧——“王师北定中原日,家喜无忘告乃兄”!足球就是一个奇怪的东东,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2014年与老莫、张捷等在广州小聚,不知是酒过几巡,忆及当年,老莫与我仍是泪眼相对。晓波说的对,当你倾注感情了,就渗入骨髓了,所以……
备注:因年代久远,有些细节或许有出入,切莫深究,只为纪念而已。
本公众号联系邮箱:29763335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