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资源丰富,但是在铁矿石方面资源却不尽如人意,拥有的铁矿数量较少,而且质量也不算优质,那么中国宁愿花高价格去进口铁矿石,也不愿意回收废旧钢铁,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我国每年要进口大量的铁矿石,目前因为澳洲铁矿石单方面涨价,转而从其他国家进口,而且因此国内的钢材价格也有所上涨,那么我国每年也累积了大量的废旧钢材,为什么不回收利用,而是要从国外继续进口原料矿石,费时费力去锻造呢?
我国是钢铁的消耗大国,但是铁矿石的矿藏资源却并不丰富,仅仅占了全球铁矿石总数的百分之 十二左右,目前探明的储量中,铁矿石的储量有1700亿吨左右,我国只有210亿吨,而且优质铁矿石并不多,含铁量不是很高,杂质也很多。
那么为什么不回收旧钢材,还要从国外漂洋过海去运输铁矿石回来锻造,不是更费时费力吗?
其实废旧钢材的回收是很复杂的一件事,虽然全国范围内,废旧钢材的占比很多,但是这些钢材的废旧品形状各异,厂家不同,生产的工艺和冶炼钢炉不同,参数不同,当时生产出来的用途也不同,随意去进行回收是无法进行使用的,而且成本也很高昂,要分辨钢材的质量,含有哪些杂质,再重新冶炼锻造,远比购买铁矿石进行加工和生产要更复杂和困难。
而且在很多环节上能把控的细节还有很多不确定性,会影响钢材再次锻造的质量,那么我国的废旧钢材始终没有形成回收规模,也是有的工厂曾经回收试验过,效果不理想,而且还很难再次生产出合格的钢材产品,无奈之下放弃了,那么很多企业不愿意冒险去尽心更费时费力的实验,干脆就直接进口铁矿石进行一手加工,这样自己的生产标准达到了,产品一次成型,节约了生产成本。
另外一点,如果使用回收的钢材要有预处理环节,如果生产出来的钢材没有达标,反而要耽误浪费很多时间和生产成本,还耽误了交货时间,现在都是合同约定交货时间,都有违约交付的相应责任,厂家都把产品质量和效率看得非常重要,也是很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于是更不愿意拿这个冒险了,所以回收钢材的企业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那么难道说就没有企业会回收废旧钢材吗,也不尽然,一些生产精度不高的产品的企业,会考虑回收废旧钢材,制造一些日用品和一些小的配件,相比之下,越是生产精密度和重要零部件的企业,越不会去回收废旧钢材,就是前面说过的原因。
这样一来,和每年变成废旧钢材的总数相比,只有百分之十左右的废旧钢材重新有机会回炉另造了,其他的绝大部分还是闲置在外。
那么铁矿石目前仍然是最炙手可热的一手原料,尤其在科技领域生产参数要求非常严苛的产品时,一定会用到一手的原矿石进行冶炼和加工,每个环节和步骤更适应生产工艺和流水线,不会出现偏差。
那么有关部门其实也注意到我国逐年累积的废旧钢材的总量,慢慢变得很惊人起来,也在慎重考量怎样让废旧钢材再次发挥作用,相信如果有合适的渠道,在提升利用率和开拓思路的方面,未来会有更加合理地使用安排和处理的。
我国既然有着210亿吨铁矿石,为什么不自己生产铁矿石,非要去别的国家大量进口呢?这是因为我国的铁矿石的含铁量还算不上优质铁矿,在冶炼过程中,还要产生大量的污染气体,这样不仅浪费资源还污染环境,得不偿失的情况下,进口优质铁矿石是比较合适的做法。
以前我国从澳洲进口的铁矿石是很多的,一直保持稳定的合作,这是我国守信的表现,但是却被澳方误解为适合我国使用的铁矿石可能只有澳洲出产的才行,于是就大肆单方面涨价,企图赚取暴利。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就只好解除了和澳洲方面的合作,不再去购买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了,转而去采购巴西生产的铁矿石,这下又轮到澳大利亚傻眼了,毕竟失去我国这么大的客户,让澳洲也是失算了。
希望未来我国一方面能找到更好的合理使用废旧钢材的方法,另一方面也能继续探明地质储备,希望发现更好的优质铁矿,这样我国就不用花钱去购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