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特聪明就是没行动力”,这句话不知误导了多少人


点击上方↑ “团长说心理”,看看有多少位朋友关注

亲爱的读者朋友,我在后台发现很多家长问孩子教育的问题,所以决定开展几期连载的亲子问答。
在正式回答问题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些简单的原则问题,请大家务必先看下下面这段话。
《写给家长的话》
黄启团
亲爱的各位家长,在你面对孩子那些你觉得不如意的状态时,请牢记两点。
首先,没有任何一个方法是可以瞬间能够扭转孩子问题的。
就像一个人生病了,没有一个良药是可以瞬间治愈的,除非病得很轻;越严重的病情,需要疗愈的时间就越长。
人生也一样,如果孩子已经出现了一些偏差的行为,请不要指望团长的一个小“药方”,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我只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简单的或者是心理学研究有效的一些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需要大家看完文章后,在和孩子接下来的日常互动中,花点耐心,长时间坚持,才看得到效果。
因为过往我们用了多长的养育时间引起了孩子这样那样的问题,未来就要用多长的时间来进行一些纠正。就像盖房子,你盖到十层以后,发现房子盖歪了,你想一瞬间把它扶正,是不现实的。
如果把孩子比喻成树,现在树有些长歪了,你想把坑挖开,重新掰正,只会对树的伤害更大。所以,请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耐心。
第二,中国是一个有深厚历史文化的国家,《易经》中就说过: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你认为孩子有问题,那未必是孩子真的有问题,很可能是孩子的行为,跟你的期待不一样而已。
因为你的年龄已经大了,你所处的时代,跟你孩子所处的时代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不要带着自己偏执、固执的信念或者价值观来要求孩子,也许你所认为的孩子的问题,其实是他的一个天赋或者优点。
所以我邀请各位爱自己孩子的爸爸妈妈们,先放下自己固有的认为“孩子有问题”的这一个想法,只有你放下这个想法之后,你才有可能对你的孩子有更多的支持力和帮助,一旦你认定他有问题,那就算你的语言很克制,但是你的表情和说话的语气或者其他的言行,都会透露出让他感觉到自己有问题的讯息。
一旦他有了这个感觉,你说什么做什么,都是没效的,因为他的心门已经关闭了。
所以,多给孩子一点耐心,不急着“扭转”他,同时,不觉得自己的孩子“有问题”,是我们亲子教育能够更好的基础。


希苏
孩子很聪明,对未来有规划,但缺乏行动力,做事情坚持不下去,该如何助力他呢?
A:你好。
其实,大多数人都是缺乏行动力的。
就像我们都知道锻炼身体好,但有多少人会去锻炼身体呢?
王阳明先生的观点是:知而不行,只因未知,也就是说认知真的足够全面,人一定会去行动的。
面对这种状况,我们不要急着去推孩子行动,我们要拉宽他的知识面。
就像这位家长,假设我现在告诉你,某某地方有100万,你会不会马上去拿呢?
我相信没有几个人会行动,因为你们都会怀疑团长说的是不是真的,所以你们不行动的原因并不是你们没有行动力,而是你的大脑没有身心合一。
对孩子也一样,虽然他对未来有规划,但是他的规划也许是不全面的,对未来世界的了解也许是局限的,既然他知道的不够透彻,他不行动也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你真的想让他做某件事情,那一定要让他非常确定的知道这个对他是有好处的,一旦这个事情对他是有好处的,那毫无疑问他一定会去行动了。
除此之外,孩子不行动还可能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有心无力。
一辆再好的跑车,没有油也开不起来。而一个人的内在“力量”,就是我前面问答提到的“力比多”,它是我们生命的能量。
提高的方法就是运动。因为心理学家研究后发现,治疗抑郁症最好的方式并不是吃药,而是在阳光下运动。因为运动会产生一种荷尔蒙,这种荷尔蒙会产生一种心理的能量推动一个人去行动。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不行动是因为认知的局限,你可以带他看到更多的面,让他真切的知道行动的意义,他就会去行动。如果他是因为缺乏运动,你可以带他多去运动,好的身体也有助于提高他的行动力。
加油!


拉雅
我儿子总是问我:人为什么而活?我如何回答他呢?
A:你好。
不知道你的儿子多大,如果是14岁以上,他也许也不会问你这个问题了。
如果他还小的话,说明他对你的心门是敞开的,并且是个好奇宝宝,这样的孩子前途不可限量。那面对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呢?这个问题最好的回答是三个字:你说呢?
当孩子开始说的时候,你就好好聆听。
一个孩子会问你这么高深的问题,他一定在他的小脑瓜里想过了,他想过了,他自然有自己的答案,所以你这个时候给他任何的答案都是“错”的,要么阻断了他的思考,要么限制了他思考的方式。
所以最好的回答是反问他,聆听他,他有了一个答案之后,再问他三个字:那还有呢?
然后听他第二个答案,他有了第二个答案,再问他还有呢,一直到他说没有了之后,再问他:“假设还有的话是什么呢?”
做一个善于聆听的人,那你的孩子就会变成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如果你培养出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你就为中国培养了一个科学家,培养了一个让人类进步的伟人,也为地球培养了一个有助于人类发展的人,所以这一切就看你怎么做了。
祝周末愉快。


纳马丽
老师好,我有个困惑。儿子高二了,他不喜欢出去交朋友。或者正确来说是不喜欢跟我们长辈出去,他的同学约他一般还是应约的。我们邀他出去走走什么的,十有八九不去。偶尔吃个饭还行,其他就免谈了。他嘴上说浪费时间,但我感觉他是怕见人,不知如何跟人沟通,没有安全感,自我价值低。这也可能自小我对他否定得多,没有看见他做得好的方面,心理营养不足造成的。恳请老师赐教,如何引导他愿意多接触人,变得更阳光,更有朝气?
A:孩子不喜欢交朋友怎么办?
不喜欢交朋友,不一定是自我价值低的原因。
我从你的提问来看的话,不见得这个判断是对的。
心理学中认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先天特质,有一些先天内向的人,他就不太喜欢跟人互动,因为没有办法获得成就感。
所以他会把精力投注在一些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事情上,比如说写作、音乐、艺术、画画等等。
这样的孩子往往会成为艺术家,或者其他领域的伟人,所以不交朋友不见得是一件坏事。不一定要用你的观点去要求你的孩子一定要变得所谓的阳光有朝气,因为有些人他就喜欢一个人独处,他依然过得开心愉悦。
他们能享受到的生命状态,是跟我们所理解的生命状态完全不一样的,也许他们的生命深度比我们普通人高百倍、千倍。所以要尊重每一个人的生命的状态。
当然如果你的猜测是因为他的自我价值低,安全感缺失而把自己退到一个角落的话。你要知道,自我价值低的原因就是因为早期的心理营养不足。
我们都知道一个孩子需要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糖等身体的营养,孩子的心理也需要肯定,赞美,接纳、认同,等精神上的营养。
如果一个人身体营养缺乏,那么他就会体弱多病,同样,一个心理营养缺失的孩子,他就会有一个没有力量的灵魂。
那该怎么办呢?
我们想给孩子心理营养,自己首先得有。如果你没有的话,是很难给出去的。
如果你自己也没有的话怎么办?那毫无疑问,你需要学习心理学,先疗愈自己。斯蒂芬说过:一切没有疗愈的,都会传给我们的孩子。孩子有问题,那一定是因为我们自己有所欠缺导致的。
团长的人生就是这样,我就是一个心理营养不足的孩子,我的人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你有机会看过团长的书就知道这点。
我是因为1997年偶然一个机会走进心理学的世界的,这改写了我的人生,并且改写了我们家族的历史。所以,我也推荐你们,跟团长有一样人生困惑的朋友,如果你真的爱你的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走进心理学的课堂,用心理学改变自己的人生,从而改变孩子的命运。


如何提问
在我的公众号后台留言:
提问+问题描述:
像这样
 

如果你向我提问,我会默认这个问题我可以发表在公众号每周六中午12:00的问答栏目中,为保护你的隐私,发表的时候一律会用化名代替。(如果还是不希望自己的问题在问答栏目展示,在提问时请记得说明)
星标团长,比别人更快读到优质心理学内容
按照下图,三步到位!



嫁给“爱情 ”|无聊 | 乌合之众 
爱自己 | 拆掉恐惧的墙
问答栏目 |社交指南 | 沟通误区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