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黄启团”,看看有多少位朋友关注
浮舟
团长,爸妈非要拉我走亲戚拜年,不想去,不舒服,烦躁!
A:不想去就不去,果断拒绝,爸妈如果伤心就让他们尽情地伤心去吧,关你屁事!
这位朋友,如果你真的能做到如上面这段话那么坦然,那你也不会问我这个问题了。
我想,当面对爸妈的伤心、责怪时,你的内心是很难受的。因为春节本就是一个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中国又是一个非常看中亲情的国度。
那怎么办呢?还记得团长说过的情商吗?
有没有什么高情商的办法,可以做到,爸妈舒服,亲戚舒服,最重要的是你自己也舒服呢?
我们可以尝试换位思考,爸妈为什么需要你走亲戚呢?故意来刁难你、逼迫你吗?一定有其正面动机。
比如希望能维持比较好的家族关系,以后你有困难能有人愿意来多照顾你一些,只要你愿意看一下他们的正面动机,你就不会那么烦躁了。
很多人以为,情绪和我们的感觉有关,其实情绪模式取决于我们的思维模式。如果你是一个“目中无人”的人,心中只有自己,不止是走亲戚这件事情,你在自己的生活中也会继续不开心的。
因为一个看不到别人的人,很难有好的人际关系,没有好的人际关系,事业、财富都不会富足。久而久之,没钱、没朋友、自己也不开心,那活着还有什么劲?
当然,你可以暂时允许自己不愿意走亲戚,但是你也要看到,自己是无法接纳父母的悲伤的。
走亲戚,是在春节时期亲戚之间交流感情的活动,是亲戚间联络感情,互相慰问的一种亲情交流。
亲戚和你有代沟,也许是你的层级比他们高,你在外生活工作,见多识广,那你是不是可以尝试和他们聊一聊,说说你的见闻,帮助他们提高一下认知呢?
转变你的思维,你就可以有不一样的情绪,让自己开心一些还是继续烦躁,相信聪明的你知道该如何选择。
CS
春节要面对七大姑八大姨催婚催生,我真想让她们留我一命,怎么办呢,团长?
A:哈哈,这是很多人都会面临的困惑啊。
我们先不去管七大姑八大姨,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问问,为什么会如此在意七大姑八大姨的看法呢?
其实,我们之所以在意别人,就是因为对自己的人生价值没有稳定的把握,也就是自我价值。
所谓"自我价值",是一个人自己对自己价值的主观评价。
这种评价,通常是从成长早期父母的接纳、肯定、承认、赞美、表扬、鼓励等方式逐渐建立起来的,其核心是自尊。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很大程度取决于他的原生家庭,取决于父母或重要他人对他的教养方式。
从小得到父母很高评价的孩子,就像一个元气很足的孩子,他的心理抗压能力会很强。
因为他坚信自己是值得的,相信自己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他也敢去追求自己的人生,即便追求的时候,会有挫败、委屈、不甘,他也会认为那只是暂时的,他自己懂得自己,自己能给到自己能量和温暖。
如果一个孩子在一个处处都是"差评"的家庭中长大,从小没有得到父母的鼓励、肯定,心理营养不足,那他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个对自己极低的评价。
长大后,他人的一点"风吹草动"在他心里都能引来狂风暴雨。因为他不相信自己,他自己的价值就需要依赖别人的评价,所以对他人的评价会无比在意。一个自我价值感低的人,是很难感受到幸福的。
比如当亲戚催婚催生时,他自然会非常在意,觉得自己没有得到认可,甚至会怀疑自己的人生是不是真的很失败。
如果你是这种情况,那么你需要提高一下自我价值了。
但如果,你并不认可亲戚的“那一套”,就是想按自己的方法来,但“做自己”爸妈不开心,亲戚下不来台,而你在一旁看着心里非但没有自由的喜悦,倒平添了一丝懊恼,那么你需要提高下自己的情商了。
蔡康永说,情商就是让别人舒服,让自己也舒服。
如果亲戚舒服了,你却感到委屈,这不叫情商高;
你舒服了,爸妈、亲戚愤怒,这也不叫情商高。
在心理学中有一句话,当你感到委屈、不甘时,可以用起来,“任何行为的背后都有其正面动机。”
七大姑八大姨催婚的背后是什么?难道不是对你的关心吗?你能够看到这一点的话,还会生她们的气吗?你不需要一定按她们说的做,但是你看到这一点,会平和很多。因为你看到了她们背后对你的好,也能够站在她们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情。
所以,如果你有情商的话,不需要委屈自己或者刻意讨好,也是可以和她们和谐共处的,至少不会有那么多冲突。
祝你春节能够和和美美,记住那句话,“任何行为背后都有其正面动机”。
(m-__-)m
团长,春节最烦的就是和同学、朋友聚会,本来只是交流感情的欢聚,变成了不自觉的攀比大赛,难受死了。怎么办?
A:你好,你的问题让我想到了以前流行过的一个段子:
溥仪3岁登基,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王俊凯17岁身价过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项羽24岁率兵起义,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扎克伯格34岁身价4000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
你看,无论你今天过得如何,总有人比你更优秀,在无形的比较下,你很难不焦虑,于是,拼命往前赶成了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
比较,是人类的天性,是为了满足自己生存的需要,从远古时代人类为了求生存就内置在我们基因里的程序,它让我们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这个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写过。
所以,不管你愿意或者不愿意,你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跟别人比较,因为,只有你比身边的人优秀时,你才会心安。
只是过度的比较,其实,是因为内在的“无助”信念在作祟。
不管你拥有什么,拥有多少,总会有人比你更多,过得比你更好。如果你因此而感到痛苦的话,这就是由无助导致的。无助的人内在有一个信念:"别人做得到,而我做不到"。
有这样信念的人,无论再怎么努力,就算毕业于名校,知识渊博,富可敌国也无济于事,因为他总会找到比自己更强的人。当他面对别人比自己更好时,他就会痛苦。
当然,拥有无助信念的人也不太容易成功,因为他总相信别人比自己更好,有人会一辈子在这样一种无助、无力的状态中度过一生。
所以你看,因为无助而比较,这时的比较,就像一把匕首,一把插向别人,一把插向自己。
那我们为什么会无助呢?究其原因就是觉得“自己不够好”。
那么,如果想要让自己不怕攀比,就需要让自己变得更好。
多去做一些让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事情。这里的价值不是说让自己取得多少世俗标准的成功,而是问问自己,能为别人提供什么价值。
就像有句话说的:“如果你觉得这个世界不够好,不要抱怨世界,而是问问自己可以为世界做点什么。”
如果你都不能为别人提供价值,那你的价值从何而来呢?
当你在让自己获得价值的路上有所收获时,你会明白,你今天之所以要做得更好,并不是基于生存的需要只能和别人比,而是你选择让自己变得更好,这样,你就能从无形的压力中解脱出来。
当你解脱出来,内心平和时,幸福感自然会油然而生。别说是同学聚会了,很多事情都不会再让你烦恼。
如何提问
在我的公众号后台留言:
提问+问题描述:
像这样
如果你向我提问,我会默认这个问题我可以发表在公众号每周六中午12:00的问答栏目中,为保护你的隐私,发表的时候一律会用化名代替。(如果还是不希望自己的问题在问答栏目展示,在提问时请记得说明)
值得看|许愿的秘密
儿童教育心理学 | 内在动力|NLP
问答栏目 |内卷躺平| 关系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