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年薪大厂程序员的复盘:除非真的缺钱,否则真的没必要加入互联网行业


最近互联网圈不太平,先有大厂员工接连猝死,这两天朋友圈又传出某大厂员工跳楼自杀...。
作为已经在圈内待了8年多的老兵,奉劝后来者,如果家里不缺钱,如果有更好的选择,就不要来互联网圈了。来互联网圈最好不要再码农圈待着。真的,肺腑之言。
说说我个人:80后,从业8年多。目前就职于头部互联网大厂,工作强度业界前列。年收入刚过百万(税后),外人看来风光无限,但是强烈的焦虑感却常伴左右。

我说一下当下最真实的的互联网行业真相吧。
一、现在进入大厂门槛已经极高
技术以校招为例,现在拿offer的难度至少是五年前的三、四倍。看重学校、实习经历;以我所在的部门为例,21年入职的都是清北硕士。
二、在大厂,35岁年龄节点是最尴尬的
在大厂职级就是个升级打怪的游戏,如果在35岁前达不到等同于阿里的P8这个职级,基本等于宣告往后的职场余生只能忍气吞声的苟活(苟活的前提还得是有股票),因为大厂很喜欢做一件事叫做“人才盘点”,它的结果是升职加薪的重要依据。人才盘点会把员工按照绩效跟潜力两个维度进行分档,而年龄是判定潜力的一个重要条件,所以说大龄员工即使绩效表现ok,在潜力上往往也拿不到高分。
举个身边实例:我合作过的同事,能力优秀,但是到了35岁明明符合签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条件,但是公司却选择不签,然后让他们去跟90后汇报...结局就是他选择一走了之。
三、互联网大厂也存在“官僚”主义
由于每个员工的工作内容、工作表现、升职加薪的评估都被主管把持着,如果遇到气场不和的主管,基本就宣告完蛋。因为这种机制设计,跪舔主管的现象普遍存在,放弃自我成为工具人的人普遍存在。
四、加班为王,内卷无上限
不加班是不可能的,晚上12点在工作群被@是普遍现象,基本什么时候都处于on call状态;当然你可以选择不随叫随到,但是代价就是绩效上不会好看。另外,同事中内卷、奋斗逼浓度实在是太高,各种花式加班简直让人无语,甚至有些部门鼓励加班文化,在表彰邮件中将加班时长作单独强调以表提倡。
五、公司内部名不副实的“前辈”太多
盘踞在各大互联网公司的中高层有很多这样的老人:当年因为找不到其他工作来了互联网公司,跟这公司享受到了时代的馈赠名利双收,然而能力非常水。
六、大厂员工身体/心里普遍都亚健康
996把身体干废了,脂肪肝、腰椎间盘突出、三高啥的都是家常便饭,肾炎这样的内脏疾病也很常见,心理问题就更不用说了,出现抑郁/焦虑状态的同事一抓一大把。
基于这些真实情况,我给有意愿入职互联网大厂的年轻人的忠告是:除非真的缺钱,否则真的没必要加入互联网行业。
下面是来自字节的一位网友吐槽:



作为一名已经成熟的程序员,如果大学毕业重新让你选择一次,你还会选择互联网行业么?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