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池店人长大的华洲咸饭,吃完把我惊艳了,米饭都是一粒粒挑出来的!



■ ■■■■
提及池店,外地人能想起的大概只有标签上的刻板印象:它看起来似乎没什么特别,也没什么好吃的。
只有本地人知道,池店并不只有标签,那些几十年的老字号,一直陪伴着池店一代又一代的人成长。开在华洲的咸饭馆,他们家的咸米饭是一绝。

“朋友推荐来吃的,从此爱上了这家的味道”
“这家店,从小吃到大, 味道一直那么好”
老板家的公子回忆说:这家店本来1998年是在渔市场开的,当时生意也是很好的。
但是2013年渔市场要拆迁,店也要跟着换地方,当时很慌张。

后来搬到了新址,老熟客们仍旧舍不得这里的味道,之后口口相传,生意就越来越好了。
每逢饭点,尽管店里十几个人帮忙,却总忙不过来。

店里的招牌就是这一碗咸饭了,老板实在,米粒都是颗颗精选的,一点点把断米挑出来,并且要大小均匀,吴叔说,断米会比较烂,影响口感。

咸饭配料简单,只用红葱头炒过的包菜,但就算这样简单的咸饭,吴叔做的就是跟其他店的味道不一样。
 
红葱油的香加上米饭的饭香味,细细咀嚼,Q弹可口,吃完一口接一口完全停不下来。


店里的小菜都是传统的闽南风味,在20多年里根据客人的需求不断改善,味道都是绝佳的,随意一道,都好吃的不得了~




当然最受欢迎的当属店里的醋肉了,不管是外卖还是到店的客人,除了咸饭,必点醋肉。
 
店里面的肉,都是当天早上从市场上现杀送来的,食材绝对的新鲜。
 


醋肉是一整片的,一般店家会帮忙切成小块,比较方便食用。咬一口,外脆里嫩,外加一点点酸,口齿留香,百吃不腻。

入秋了,皮肤首先感觉到,失水的紧绷感,这个时候吃猪蹄,真的是再好不过了!


猪蹄味道鲜美不油腻,咬一口,Q弹可口,唇齿留香,瞬间补足满满的胶原蛋白~

笋片也是店里点单率比较高的一款小菜,先用大骨汤煮再炒,搭配咸饭也是一绝!

店里的汤类也是多种多样,各类瓦罐汤、牛骨汤…
 
大骨汤是用几千块钱的大骨下去熬制的,一熬就要熬八九个小时,店里的许多汤和菜都是用这个大骨汤下去烹饪的。

瓦罐汤是从早上六点就要开始炖,这样的味道才能达到吴叔的标准。
 

店里的乌鸡汤算是比较滋补的一类,鲜嫩的乌鸡肉加上养生的枸杞,一口下去,鲜美甘淳、滋味浓郁,又是一场味蕾的享受!
这个秋冬,就要靠它来补一补了~
泉州舌尖美食老字号 | 第100家
 吴记华洲咸饭  

【吴记华洲咸饭】
时间:10:00-凌晨3:00
地址:晋江市池店镇桥南百捷中央领地1栋106(建设银行旁边)
 留言福利 
#今天万圣节!饱饱们准备怎么嗨!#
九儿先来!提着南瓜灯压马路~
截止到11月5日
留言区抽1位走心饱饱
送专属小红包一枚~
 老字号回顾 
网红牛肉面 丨印尼沙嗲肉串丨阿苹面线糊丨小梁铁板烧丨老爱甜品店丨 羊公巷鸡排丨 紫燕带骨鸡排 |  一心甜品丨 爱啊石花膏丨 鸡翅皇丨 桥仔头炸醋肉丨 杨阿姨豆花丨 东来菜头酸丨 群众牛肉小点丨 老芝城扁食丨 阿池碎肉拌面丨 美好生活沙茶面丨 圆宝台湾小吃店丨 华大三番寿司丨 燕支巷灌汤包丨 黄阿姨醋肉丨 梅姨港澳咖喱美食丨县后街四果汤丨 东兴牛肉店丨 心怡鲜灌汤包丨 古趣烧烤 丨浦西煎包丨徐其修凉茶丨前坂醋肉丨鸿啊面线糊丨鸡腿怣丨升文老字号扁食丨西街香田螺丨燕啊卤料丨青苹果小站 丨阿芬卤面丨霞洲钦仔小吃丨艺荷园蔬食餐厅丨珍豪呷丨阿萍寿司丨桂坛巷曾阿姨炸物丨原桥尾面线糊丨东街啊华卤料丨阿美麻辣烫丨和尚牛肉店 丨广记肠粉 丨26号肉燕汤丨古早味马蹄酥丨阿华福鼎肉片 | 咸饭大肠粳 | 爱兰小吃店 | 小安记手工麻糍 | 歌顿炸鸡 | 春哥铁板烧 | 郭记涂门贡糖 | 康庄满煎糕 | 后城面线糊 | 老牌凤池郭记封猪脚 | 甜丫丫 | 福人颐煎包 | 雷老虎烧烤 | 泮宫泉港浮粿 | 吴氏手工麻糍 | 南安臭豆腐拌粉丝 | 闽味牛肉馆 | 食膳轩 | 铁霞烧烤 | 郑氏养生汤 | 泉府卤面馆 | 唐阿姨鸡蛋汉堡 | 萍婷小吃店 | 车桥头文阿小吃店 | 庄阿姨芋头饼 | 谢氏花生浆 | 豆制品厂 | 张林远华饭店 | 鲜统清补凉 | 阿三连锁 | 曾雨水 | 阿六扁食 | 丽云肉燕店 | 阿南酸菜面 | 喜来客 | 春妹沙县小吃 | 阿肥炸料店 | 华利粤菜馆 | 捞面良沙嗲面 | 甘梅瓜哥 | 大怣面线糊 | 阿龙扁食店 | 清水咸豆花 | 正泉成 | 德和肉包 |好食惠炸物摊 | 牛肉友 | 好再来固本钱 | 国平饭店 | 好朋友 | 好味道蛋糕 | 西街豌豆黄
编辑 | 果果    拍摄 | 果果
合作联系:15559106687(微信同号)
泉州舌尖美食出品 | 侵权必究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