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华人“第一狂”严介和:因超生下海经商,亏8万换来4900亿


跟很多80年代下海并获得成功的人士一样,太平洋建设集团的创始人严介和也有很多“经典语录”。
与众不同的是,严介和的名言以“狂”著称,如“亏五万不如亏八万”、“我儿子的能力是同龄人的20倍”等等,使他在人们眼中留下了一个狂傲不羁的形象,他本人甚至还乐在其中,干脆自称全球华人第一狂。

丢了公职,选择下海
严介和1960年出生于江苏淮安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彼时虽然不兴儒家士子那一套了,但家风的熏陶还是在的。
很多人对严介和退休后写了一本《新论语》感到很奇怪,但其实他是有家学渊源的。
凭借得天独厚的童子功,严介和文字功底很好,高中毕业后考上了当地的师范学校,毕业后成为一名语文老师。

从师范毕业后,严介和就进入淮安的一所高中做代课老师。当时不比现在,严介和虽是高中老师,但其实才19岁,跟他班上的学生根本就是同龄人。
于是不可避免的,男老师和女学生之间在相处中产生了情愫,那个女学生就是张云芹。多年后的一次媒体采访中,严介和坦言“我和我夫人是标准的师生恋。”
张云芹比严介和小3岁,出身于经商之家,早出生二十年的话那就是大小姐,彼时虽然不喜欢做大小姐了,但严介和一眼就看出她气质与众不同。

张云芹待人接物落落大方,言谈举止成熟有礼,在学生中人缘极好,而且还是运动健将,篮球足球都有模有样,这一切都深深吸引了严介和。
而张云芹也对这位文章好、口才棒的老师心生爱慕。于是两人私下确定了关系,张云芹毕业后,两人就结婚了。
成家就得多挣钱了。严介和的经商头脑其实一直十分活泛,在做老师的同时,他就已经在搞一些编织品小生意,挣了不少钱。

1983年,严介和和张云芹有了一个女儿,同年,严介和受人推荐,成为了淮安市一位主要领导的秘书,算是一只脚踏进了仕途,可谓双喜临门。
然而严介和此时却面临了一个重大的人生抉择。
关注后,继续阅读全文
严家的观念比较传统,第一胎生了女儿之后,严介和的母亲就经常跟严介和说:“权大权小没完没了,钱多钱少总有烦恼,唯有天伦之乐才能过好一生。”言下之意就是希望他有个儿子。
然而按照当时的计生政策,公职人员被发现超生,不但要罚款而且要开除公职,在当时来讲,失去单位的“铁饭碗”是不可想象的,这个风险实在太大了。

一边是希望要个儿子,一边是来之不易的前途,严介和陷入了两难之中。
关键时刻张云芹对丈夫说道:“凡事有得就有失,如果要了孩子,可能会失去公职,不过你有经商的才能,又一直想经商,说不定政坛上少了一个严介和,商界会多一个风云人物。”
多年后面对采访,严介和表示“夫人的话让我顿时心头豁亮。”就这样,严介和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了他的选择。
生下儿子严昊后,严介和自己辞去了公职,并支付了1.8万元罚款。从此正式下海。

亏五万不如亏八万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迅猛起步,整个国家从上到下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大量从国营体系析出的人口没有了“铁饭碗”,开始自力更生,形成了所谓“下海潮”。
如今很多人回忆起当年的下海浪潮,都会说江浙人在其中最为积极,他们天生就爱做买卖,国家政策一放开,他们就迫不及待下海。
然而事实上,世界上哪有人愿意放着好好的干岸不待,抱着个小舢板跳进风雨叵测的大海里呢?

真正“迫不及待”下海的,其实都是再不干点啥家里就没米下锅了,但凡不那么紧迫的,即便下海也是先搁“浅水区”里待着。
严介和丢了公职以后也是没有立即自己做买卖,而是先通过应聘成为了一家水泥厂的厂长。
他到任后很快改变了水泥厂经营不善的境况,同时经营水泥厂的经历也让他对建筑业有了一番了解。

不过在水泥厂干了几年后,严介和越来越觉得自己“施展不开”,厂长毕竟不是老板,天生性格就带点狂的严介和决定要自己做老板。
1992年,严介和借了10万元钱,在淮安注册了引江建筑公司,凭着一股闯劲,他东奔西跑,急切地想要获得项目,然而却处处碰壁,好在赶上当时南京建设绕城公路,严介和才终于拿到了其中的三个项目。

可是这三个项目是经过层层转包的,到了严介和手里已经没有任何利润了,不但没有利润,事实上严介和做完这三个项目需要倒贴5万元。
于是很多人质疑严介和为什么要接这样的项目,严介和却表示,“哪怕亏8万10万,我们也要做,而且要做到最快最好,我们没有背景,只有靠工程质量才能立起金字招牌!”
平心而论,严介和的眼光是十分独到而长远的。

1992年,中国的基建大潮正要拉开序幕,全国各地的基建需求是多么庞大无须赘述。
在建设绕城公路这样的政府项目里如果能留下一个亮眼的表现,多少个五万将来都挣得回来。然而能在当时就意识到中国将成为基建狂魔的又有几人呢?
严介和既是老板也是包工头,亲自带领一帮工人没日没夜地干,当时正赶上春节,严介和硬是没回家,最终用72天干完了工期一百多天的活儿,工程质量也是完全达标。

把这样一个“赔钱买卖”干得这么好,消息不胫而走,被南京市市长所知。
市长特意赶往严介和承包的涵洞视察,对严介和的工作十分满意,直接拍板又给了严介和价值4000万的项目。
严介和凭这一波项目赚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总共870万元。在九十年代初,这绝对可以说是一笔巨款了。
之后严介和项目越接越大,生意也越做越大,1995年,严介和出资4000万,成立了江苏太平洋工程有限公司。

事业起飞
值得一提的是,太平洋工程成立后,开创了一个十分著名的“BT模式”,后来成为了大承包商和政府合作的一个常用的模式。
BT是指Build-Transfer,即“建设-移交”。这个模式说白了就是承包商垫资把项目建成,建成移交后业主(政府)再开始付款。
这样一来,对政府来说,规避了付了钱工程却烂尾的风险,而对承包商来说,因为承担了更多风险,因此谈判竞价时也就有了更大的筹码,可以以相对更高的报价拿下项目。

这样的玩法需要承包商有强大的融资能力,一般是签订了施工合同后,承包商拿合同和政府的付款担保去找银行贷款搞建设,建完了移交后,政府通过担保银行一次性或分期付款。
太平洋工程成立后接下的第一个项目,就是跟宿迁市政府以上述模式进行的。此后该模式广为流传,使严介和获得了“BT模式鼻祖”的称号。
BT模式对承包商的各种抗风险能力也是有着极高的要求,毕竟一旦工程烂尾,所有的损失都是由承包商承担的。

2006年,严介和的太平洋工程公司参与了兰州新城的建设,投资高达220亿,按照合同,太平洋工程需要在180天内夷平700座土山,如不能完成,每逾期一天就要赔偿2200万元。
这一项目当时吸引了不少媒体的报道,大家都对太平洋能否按时完成表示怀疑。可严介和却在面对媒体时表示:“180天完工没有压力!”
消息传出,不少人开始抱着看笑话的心态等严介和出糗。

可出乎他们意料的,太平洋工程居然在180天内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严介和由此又获得一个新的称号——“现代版愚公”。
截止2006年,太平洋工程已经累计承接了2700亿元的订单,而严介和个人的身家当然也水涨船高,2005年时就凭125亿的个人资产位列胡润百富榜第二位。
在严介和打拼事业的整个过程中,张云芹一直是鼎力支持他的贤内助。
张云芹娘家人其实都不是等闲之辈,张家兄弟几人也都经营着自己的公司,张云芹本人还曾在其中一个集团担任董事长,并不是依附于严介和的全职太太。

2002年,正是张云芹将自己在太平洋工程持有的1200万元股份转让给严介和,才让严介和的持股达到40%,完成了对太平洋工程的绝对控股。
2007年1月,张云芹进入太平洋建设集团,担任监事会主席,主管财务工作。
严介和对外表示,自己已经准备退出商界,准备把董事会主席交给张云芹来担任,使集团平稳过渡到团队管理的状态。
当时就有消息灵通人士分析,严介和虽然还不到50岁,但萌生退意应该是真的,他是个玩儿心很大的人,经商只是为了挣够钱而已。

不过太平洋集团的接班人最终应该还是他的儿子严昊,先交给张云芹只是因为1986年生人的严昊年龄还太小。
果然,2011年,在严昊的婚礼上,严介和高调宣布25岁的严昊接任太平洋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面对集团内外的质疑声,严介和直接放出狠话:“我的儿子,能力是同龄人的20倍!”

想做什么就能去做什么
严介和说话很狂在商界是出了名的,而且随着身家的增长是愈发的狂。
不过这一次他儿子倒也没给他丢脸,接班之后第一年就挣了10个亿,之后越来越步入正轨,2014年,带领太平洋集团达到了营收3800亿的业绩。
看到儿子这么争气,安心退休的严介和终于放开了手脚,达到了挥斥方遒,写意人生的境界。
书香世家出身的严介和心底里一直对立言于后世有一份热忱。凭借良好的写作功底,严介和退休后陆续出了《新论语》、《管理境界》等多部著作。

同时严介和从2012年起投资文化教育产业,建立了蓝黄红文化、雅仁和教育、华佗论箭、郑和舰队等一系列企业,组成华佗集团。
2013年,为了给他最看重的太平洋集团形成拱卫,严介和又创立了主攻金融产业的苏商集团。至此,苏商、太平洋、华佗形成了所谓“苏太华系”。
2014年,他的身家已经达到了1200亿,面对媒体采访,严介和表示,很多人说我很狂,其实做到我这个份儿上,还很谦虚,那就是装了。
“我喜欢有争议,国外的精英人士很多都争议傍身,美国总统的支持率,没有超过50%的。”
“我能一直狂下去,这才是真正的牛X”。

其实严介和和他的太平洋集团也不是没有遭遇过风浪。
2006年,一直以BT模式做为接单利器的太平洋集团被曝因负债3.82亿被银行告上法庭。
媒体炒作之下其他债权方也纷纷来逼债,以至于太平洋集团资金链断裂,差点出了大事。
幸运逃过一劫的严介和此后对太平洋集团的融资方式进行了大的调整,2013年他曾表示,太平洋不会再出现2006年那种现象了。

2016年,太平洋建设集团成为了世界五百强企业第99位,位居中国私营实体企业之首,2017年,太平洋在五百强中排名第89,稳居全球工程与建筑业私企第一……
但媒体上还是流传着很多对他的质疑。
对此,严介和表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从来不做媒体公关,我们太平洋的媒体公关费用是零。”
可能就像他自己说的,他不是为了做生意而做生意,他挣钱是为了“想做什么就去做。”
大概这也是他在我们看来如此轻狂的原因吧。
参考文献:
席敏、张婉君.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BT模式研究.《经济纵横》.2005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