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要正,开车要稳。
——李三观
《野史纲目》第448期
——野史纲目——
李鸿章有三个儿子,其中长子李经方是过继而来,次子李经述和幼子李经迈才是亲生的。
作为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人物,李鸿章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无论是骂名也好,还是赞誉也罢,总之这个来自安徽合肥的中堂大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清朝历史进程,而更进一步的,也影响了那个时代的进程。
作为显赫一时的朝廷大员,李鸿章却并没有子孙成群,相反他在四十二岁之前,还没有一个亲生儿子,为此,不得不从自己六弟李昭庆家里,过继了一个,这就是他的长子李经方。
但在过继之后不久,李鸿章的妻子赵夫人为其生下了第一个儿子,也就是次子李经述,十多年后,已是知天命之年的李鸿章,其小妾莫氏,又为他生下了幼子李经迈。
按理说,亲生和过继的,自然是待遇不同,但实际上,在李鸿章的这三个儿子中,最得李鸿章器重、成就最大的,反而是他的长子李经方,在晚清时期,李经方参与和见证了多次重要的时刻,也因追随他的父亲,落下了不少骂名。
而李鸿章的两个亲儿子,也就是李经述和李经迈,相比于他们的大哥而言,则相差甚远,李经述一生没什么成就,在李鸿章死后不久,也因病逝世,而幼子李经迈,则因为分家产之事,与李家闹得不可开交,最终远走美国,与李家老死不相往来,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继承李鸿章衣钵的,实际上是李经方这个非亲生的儿子。
李鸿章一生有四个老婆,但一直到了他四十岁,却还没有子嗣。
实际上,李鸿章的原配周氏曾经为李鸿章生过一个儿子,取名为李经毓,不过可惜的是,这个孩子很早就夭折,所以,直到李鸿章四十岁,依然没有子嗣。
四十岁没有子嗣,这就是搁到现代,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尤其是在讲究“无后为大”的古代,因此,李鸿章就从其六弟李昭庆家中,过继来了一个孩子,取名李经方。
有意思的是,没过继之前,李鸿章一直没有子嗣,但过继了李经方之后,也不知道是李中堂身体好了还是其他原因,就在其四十二岁那年,也就是1864年,李鸿章的继室赵小莲,为李鸿章生了个健健康康的大胖小子,这个孩子就是李经述。
而有了李经述之后,李大人再发神威,在1876年,其小妾莫氏又为李鸿章生下一个儿子,这就是幼子李经迈。
有了亲生儿子,作为过继而来的李经方,处境就显得有些尴尬,从年龄上来讲,他是李鸿章的长子,但从伦理上来讲,李经述才算是嫡长子,一条不是亲生的,就决定了李经方的家庭地位。
但事实上,李鸿章对自己的这个继子,却并没有因为亲儿子的降生另眼相看,反而可以说是视如己出,不仅在家庭会议中,宣布李经方依然是长子身份,并且在对其的教育培养方面,李鸿章也是十分的舍得投入。
在李经方很小的时候,李鸿章就开始对其言传身教,同时,还请了名师为其指导,到了次子李经述长大后,李鸿章将李经方和李经述兄弟二人,一同送到了直隶总督衙门念书,并委托好友洪汝奎为他们代聘名师,不惜花重金对兄弟二人进行培养。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李鸿章对于李经方,真的是没有区别对待,对他的待遇和亲儿子李经述一样,除此之外,李鸿章还为李经方请了外语老师,教习他英、法、俄等国语言。
而李经方也十分的争气,在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李经方以优异的成绩考中举人,这就更让李鸿章对这个继子喜爱。
按照清朝当时的惯例,在考中举人后,一般会到外省进行候补,等待朝廷委派,但李经方并没有经历这个过程,而是在李鸿章的安排下,直接进了北洋大臣衙门,跟随父亲李鸿章,学习并处理一些外交事宜。
前文提过,在李经方少年时期,李鸿章就有意地对其言传身教,并为其请了外语老师进行教授,其真正的目的,就是让自己的这个继子,跟随自己,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毕竟古语说得好,上阵还需父子兵,李鸿章此举,也是有意让李经方继承自己衣钵的意思。
如今,在李经方考中举人之后,李鸿章更是利用关系,让他直接进了北洋大臣衙门,这已经是十分明显地想让李经方来接他的班了。
在李鸿章的一路提携之下,李经方则是官运亨通,仕途也一路顺风,先是跟随驻英钦差大臣刘瑞芬赴英,担任参赞一职,到了其三十五岁时,就已经加二品顶戴,并担任了驻日钦差大臣。
自此,李经方正式走上了外交道路,在当时的清朝,外交官是一个让很多人视为畏途的事情,因为不仅要和洋人打交道,还要顾及到朝廷的颜面,典型的吃力不讨好,但李鸿章还是义无反顾地将儿子领到了这条路上,而李经方也是李氏家族中,在外交领域里走的最远的一个。
虽说同样是为大清朝搞外交,但李鸿章却没有给长子李经方多少施展个人才华的机会。
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惨败之后,不得不与日本议和,负责议和的全权大臣,正是李鸿章,在次年二月,李经方随父亲到达日本马关,展开了与伊藤博文的艰辛谈判。
伊藤博文作为战胜方,在气势上自然是咄咄逼人,提出的条件也是相当苛刻,对于这种情况,正值壮年的李经方自然咽不下这口气,多次想据理力争,但最终还是被父亲李鸿章制止。
为了让李鸿章改变思路,李经方联合随行的大臣,把各自的建议用纸条的形式递交给李鸿章,纸条上都是关于和日本谈判时能运用到的策略,但这些都被李鸿章无视。
最终的结果,是李鸿章一让再让,在日本方面的威逼胁迫之下,以“割台”为代价,签署了《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的签署,一时间让民众上下一片哗然,纷纷对李家父子进行指责,在条约后续问题上,由于“割台”还未画押,因此就需要再次前往,而李鸿章由于在日本时,遭到刺杀,伤重不能前行,因此,这份“倒霉差事”不得不落在了李经方身上。
李鸿章深知这个任务会背负极大的骂名,因此,就上疏光绪皇帝,请求改派他人,但光绪帝对李鸿章的请求并未理睬,反而极为严厉地将其申斥一顿,并驳回了他的奏折,不得已,李经方只得硬着头皮前往基隆与日本完成了“割台”画押事宜,完成当天,李经方一刻也未停留,直接返回上海避世。
“丧权辱国”的名声,自此就戴在了李经方的身上,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在上海隐居,对于这种状况,李鸿章也无可奈何,如果没有《马光条约》,可能李经方还会在官场上活跃很长时间,但这样一来,几乎是宣告了他仕途的结束。
直到光绪二十一年,在父亲李鸿章向朝廷极力请求下,李经方才能得以再次出使。
在当年,俄国新沙皇登基,清政府委派李鸿章为祝贺加冕专使,并命李鸿章次子李经述陪同前往,但李鸿章以李经述经验不足,而李经方熟识洋务等理由,多番上奏后,最终得到朝廷批准,李经方得以陪同父亲前往俄国。
俄国之行,表面上是祝贺加冕,实际上是为了秘密联合俄国共同对抗日益嚣张的日本,在与沙皇顺利签署秘密协议后,李鸿章带着儿子以及随行官员,开始了欧洲之旅。
欧洲之旅,应该是李经方一生最高光的时刻,身为钦差大人的儿子,在出访的过程中自然是受到了极高的礼遇,从俄国出发后,李经方一行先后到了德国、荷兰、比利时、法国、英国以及美国,并陪同父亲,见到了如英国女王、美国总统等各国政要。
这次远行,让原本阴郁的李经方心情大好,也让他的思想认知提高了不少,许多之前不敢想的事情,此刻也想得十分明白,这就为他在庚子议和时,所提出的大胆想法奠定了基础。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朝廷委派两广总督李鸿章北上议和,而随行的,还是李经方。
因京城大乱,一时半会进不去,李鸿章一行只得在上海盘桓数月,在此期间,李经方以及不少人,纷纷劝说李鸿章借此大乱,拥兵自立,但最终李鸿章还是拒绝了儿子的建议,想方设法的要进行议和。
八国联军事件之后,民间就有了“李公子胆比天大”的说法,指的就是这件事情,但这又如何呢?李经方还是没能摆脱父亲的约束,自此之后,留在上海的李经方,在没有往日的锐气,彻底对仕途失去了希望,也开始了敷衍了事。
辛亥革命爆发后,李经方的仕途算是彻底走到了尽头,而此时,父亲李鸿章已经去世数年,李经方为了避世,在上海当了个寓公,但这种生活,还是被他自己的儿子李国烋给打破,北伐胜利后,李经方在儿子的逼迫下,不得不前去大连,并在大连病逝。
小结:
作为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的出身自然是非常好的,并且李鸿章也并没有因为他是继子而区别对待,因此,李经方在年少时就学有所成,但本想一展抱负的他,最终却只能做一个父亲的助手,即便是精通五国语言、熟悉外交事宜等,还是没能有一展抱负的机会,李经方的一生,经历和见证了晚清的很多重要时刻,但因为其父李鸿章的存在,最终没能在政坛上大放光彩,只能在郁郁寡欢中,走到了生命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