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要正,开车要稳。
——李三观
《野史纲目》第559期
——野史纲目——
嘉庆何止抵触,简直恨疯了父亲乾隆,究其原因,实在是因为乾隆太能作了。
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已然是八十四岁高龄的乾隆帝终于提出主动退位,将皇位禅让给第十五子颙琰,次年正月初一,颙琰继位,是为嘉庆帝。
不过,嘉庆虽说是继位,但实际上,大事仍旧由乾隆说了算,毕竟对于极度迷恋权力的乾隆来讲,退位已经是他能做的极限了,怎么会舍得再将权力下放?
因此,在乾隆退位直至他驾崩的三年里,嘉庆帝的日子相当不好过,除了时常要保持毕恭毕敬之外,还要拿捏好他与父亲之间相处的尺度。
但平心而论,从来没有一个帝王愿意这样胆小谨慎地过日子,因此,若是要问嘉庆会不会对乾隆抵触?那么答案就是相当抵触,十分抵触。
这种抵触,不仅来源于乾隆虽说退位但却不放权,还源自于在乾隆退位后干的一些事,这些事几乎每一件,都能让嘉庆原地爆炸,所以说,身为帝王,却如同陪衬的嘉庆,何止是是抵触乾隆,简直是恨疯了乾隆。
先说说乾隆是为何愿意主动退位的。
清高宗乾隆帝,可以说是史上最自负的帝王之一,在他在位的六十年里,人生最大的目标,就是超越历史,创造历史。
因此,在他雄心勃勃的带领下,平大小金川、灭葛尔丹,为清朝的疆域稳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到他中年之际,大清朝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之象。
当然,乾隆能开创盛世,离不开他的爷爷康熙和父亲雍正,正是他们为乾隆打下来坚实的基础,才能让乾隆有所作为。
在一切都基本上稳定之后,已至中年的乾隆就要考虑接班人的问题了。
乾隆帝一生有不少儿子,但儿子虽多,可供选择的却很少,在乾隆三十八年时,他已经有十七个儿子,但其中十个,早已因为各种原因离世。
剩下的七个中,十二阿哥的母亲是被废掉的那拉皇后,因此也就没有了继位资格,而老四和老六,在早些年又被乾隆过继了出去,也失去了成为皇储的资格。
有资格参选的,就只剩下八子、十一子、十五子和十七子了。
经过乾隆的深思熟虑,以及对这几个皇子的综合考评,最终选择了十五子颙琰,之所以选他,是因为颙琰虽说不是最聪明的一个皇子,但却是最听话、缺点最少的一个皇子。
因此,当年只有十三岁的颙琰被乾隆秘立为皇储,他就是日后的嘉庆帝。
在确定好接班人后,乾隆帝心中放下了一块大石头,接下来,他就要考虑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了,那就是什么时候把皇位交出去。
为什么说他要考虑这个问题呢?这还要从他刚继位时说起。
雍正十三年,雍正皇帝驾崩,乾隆继位,在继位之初,他就当众做出了一个决定,只当六十年的皇帝,一旦超过这个期限,他就主动归政。
他想把在位时间最长的记录,留给他的爷爷康熙(康熙在位61年)。
“昔皇祖御极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卷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乙卯,予寿八十有五,即当传位皇子,归政退闲。”---《清高宗实录》
乾隆的这个决定,让天下人很意外,毕竟古代的帝王一般都是终身制的,很少有帝王愿意主动“禅让”的,并且,在清代之前,那些所谓”禅让“的帝王,下场一个比一个惨。
但既然他当众说了,臣子们也不好说什么,同时这也是很久以后的事情,到时候会怎样,谁又能知道呢?万一乾隆活不到那个时候呢?
但令乾隆本人以及诸多大臣们没想到的是,乾隆实在是太能活了。
到他秘立十五子颙琰为储君的那年,乾隆已经六十三岁,这个年龄放在古代的帝王中,都能名列前茅,更重要的是,乾隆本人身体还很好,大有还能活很久的意思。
因此,乾隆在秘立储君后,就不得不考虑交接权力的问题了,最终她决定,在活着的时候,把权力交出去。
之所以这样做,其一是他曾夸下了海口,其二,就是他想博得一个空前的美名。
毕竟古往今来,封建历史上真正的禅让,也就仅限于尧舜时代,在此之后,所有的禅让,几乎都是徒有虚名。
既然他的人生目标就是超越历史,如此一个能比肩尧舜的机会,乾隆怎会错过?
因此,在乾隆六十年,乾隆帝主动宣布,将皇位禅让于十五子颙琰,自己退居二线,为了纪念这一伟大时刻,在次年的正月初一,乾隆帝在太和殿举行了隆重的“禅位大典”。
由此可以看出,乾隆帝的退位,从本质上来讲目的就不纯粹,他虽说受限于自己曾夸下的海口,但他却另辟蹊径,利用退位来为自己“十全老人”的称号上增光添彩,所以,他在退位后,不舍得下放权力的行为也就能够理解了。
但乾隆所做的这一切,却苦了刚登上皇位的嘉庆帝了。
为了抓牢权力,也为了让自己“退休”之后过得舒服一点,乾隆帝早在禅让之前,就做了不少准备,目的就一个,大清朝还是他说了算。
首先,他明确规定,在他退位之后,凡军国大事以及用人行政等,他仍“躬亲指教”,为此,他还美名其曰为”嗣皇帝(指嘉庆)知所遵循,不至错误“。
并且,他对这个举措,还坦然称之为“天下之福哉”!
除此之外,乾隆还要求他仍自称为“朕”,他的旨意称之为“敕旨”,更夸张的是,文武大臣等高级官员进京后,第一个必须先去请示他的恩训。
类似于这样的规定、要求等不胜枚举,而这背后,无一不在昭示着一件事,那就是乾隆既要禅让之名,又要权力之实。
但这一切,就让血气方刚的嘉庆帝十分难受了。
他虽是大清朝名副其实的一国之君,但他此时的角色定位,却不允许他行使君王的权力,因此,我们就会看到一个十分奇特的景象。
每天早晨,嘉庆帝会很早就起来,先到父亲乾隆那里请安,之后回到乾清宫,勤勤恳恳地阅读所有奏折,并把需要乾隆定夺的事情统一整理,交由身旁的太监送到养心殿。
也就是说,他在刚登基的三年里,虽然该出席的活动他都会按时参加,但他从来不做任何一个决定,也不会下任何一道命令,更不会判断任何一件事的对错。
所有的事情,他都秉承着一个原则,那就是“听父皇处分”。
除此之外,嘉庆也十分得体地扮演了一个合格的贴身秘书形象,根据朝鲜使臣的回忆录记载,当时的嘉庆,在陪同乾隆出席的活动中,总会坐在乾隆身旁,并且,目光从始至终,都不会离开乾隆,乾隆高兴了他就跟着高兴,乾隆笑了,他就也会跟着露出笑容。
“侍坐上皇之侧,初步游目,上皇喜则亦喜,笑则亦笑,只视上皇之动静,而一不转瞩”---《朝鲜李朝实录》
总之,嘉庆对于乾隆,要多恭敬有多恭敬,要多听话有多听话。
不仅如此,嘉庆帝对于乾隆的头号宠臣和珅,在态度上也是十分尊重,在嘉庆二年时,乾隆已经是日暮西山,口齿不清,说话几乎没人能听得懂,即使是亲儿子嘉庆也不行,但唯独和珅却能准确的听懂乾隆想说什么。
因此,每逢上朝,乾隆总会让和珅与嘉庆帝一起站在他的两侧,这样一来,相当于朝政实际上是和珅在把持,没办法,乾隆只相信他。
所以,从表面上来看,在乾隆退位后的三年里,嘉庆帝对于乾隆是十分尊重的,处处以乾隆的意思为遵循原则,一切都以乾隆为主,极力的扮演着一个好儿子,好接班人的形象。
但实际上,嘉庆真的就没有一点抵触吗?要是说他没有抵触,怕是所有人都不会信吧。
要知道,他才是正儿八经的皇帝,是一国之君,大小事情理应是他说了算,一切都应该以他为主,而不是事事都要请示垂垂老矣的乾隆。
况且,他已经三十五岁了,在他这个年纪,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
但他不得不这样做,因为他知道,他之所以能登上皇位,是源自乾隆选择了他,但既然能选择他,同样也能选择别人,只要乾隆还有口气,一切皆有可能。
并且,乾隆对和珅的信任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有可能因为嘉庆一个细节没处理好,就会让和珅在乾隆面前说一些不利于嘉庆的话。
届时,老眼昏花的乾隆一个不高兴,就有可能换别的儿子继承皇位。
再往深处想,八十多岁的乾隆已经口齿不清了,没有人能听懂他在朝堂上说的什么,也就是和珅才明白乾隆的意思,但这个明白,究竟是不是出自于乾隆之口,没有人知道。
如果和珅对嘉庆不满意,那他假借乾隆之口,改立其他人,这真的不是不可能。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嘉庆帝只能做一件事,那就是韬光养晦,哪怕是心中一万个不满意,也只能忍,只有忍,让乾隆放心,让和珅开心,才能保证自己的皇位稳固。
没有抵触那是不可能的,但有抵触不要表现出来,才是当下嘉庆最应该做的事情。
而在嘉庆四年正月初三,嘉庆帝的苦日子终于熬到了头了,八十九岁的乾隆帝在这一天咽下了最后一口气,驾崩于养心殿。
乾隆驾崩后,嘉庆帝亲政,而他亲政后所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和珅抄家赐死,为了泄心头之恨,嘉庆帝当众宣布了和珅二十条大罪,不为别的,就为了发泄这三年里,自己像三孙子一样,遭受的所有不满。
综上所述,嘉庆帝在刚继位时,表面上看起来对乾隆是毕恭毕敬,但实际上他对乾隆可谓是极度的不满,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他登基后的三年里,乾隆帝抓着权力不放,把已经是一国之君的嘉庆视为摆设,同时嘉庆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不得不处处小心,在这种极度压抑的情况下,嘉庆在内心里何止是抵触乾隆,价值是恨疯了他,只不过不敢表现出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