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要正,开车要稳。
——李三观
《野史纲目》第772期
——野史纲目——
对于地位低下的宫女来讲,每天早上伺候清朝皇帝“冲龙沟”,即有利可图,又相对轻松,所以这样的工作自然会被宫女们争着做。
图丨清朝格格、宫女(老照片)
那说到这里,我们必须要解释一下,什么是“冲龙沟”,“冲龙沟”是清朝特有的产物,这个词听起来怪怪的,容易让人想歪了,但实际上它却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漱口。(如果想歪了在留言处打“1”)
具体来讲就是,每天早上,在清朝皇帝起床后,宫女用上好的茶叶泡一杯茶水,把第一泡茶水倒掉后,再倒入开水,等水温适宜后,就可以用了。
随后,宫女会把茶水呈送给清朝皇帝,清朝皇帝用这杯茶水漱口后,再将茶水吐出,也就完成了“冲龙沟”的过程。
那一个普通的漱口为什么会被叫成是“冲龙沟”呢?因为在封建社会,皇帝认为自己受命于天,也就是真龙天子,所以跟皇帝有关的事情都得带个“龙”字。
那漱口自然也得起个高雅的名字,于是那些会拍皇帝马屁的人,就给这个漱口的行为,起了一个看似高大上的名字。
图丨清朝八旗子弟(老照片)
其实,不只是清朝皇帝会“冲龙沟”,清朝皇室乃至满族八旗子弟,都上行下效,每天早上都搞“冲龙沟”,甚至直到今天,还有少部分八旗子弟后人保持着这个习惯。
不过除了皇帝,其他人只敢把这个习惯叫漱口,但流程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区别就是伺候他们的人和茶叶质量不一样,皇帝自然有精挑细选,并经过专业培训的宫女伺候。
伺候后宫嫔妃们的宫女质量同样也还不错,不过外面的满族八旗子弟情况就各不相同了,如果条件好,手握实权或者有大笔金钱的,那自然有丫鬟伺候。
可是如果是没落的满族八旗子弟,很有可能雇不起专门的丫鬟伺候漱口,那就只能让老妈子之类的伺候,条件更差的甚至只能自己泡茶漱口。
不过,根据相关史料记载,除非是没落到吃不上饭的满族八旗子弟,否则都会有这个傲娇的小习惯,在他们看来,这是皇帝的习惯,宁可少吃点,也要向皇帝看齐。
图丨慈禧与嫔妃宫女(老照片)
当然了,除了伺候他们的人不一样外,他们漱口最大的区别就是茶叶质量,皇帝在“冲龙沟”时选用的茶叶自然是当时最顶尖的。
后宫嫔妃们次之,但也都是各地进贡的上等茶叶,不过宫外的大臣和普通的满族八旗子弟,用的茶叶就有很大区别了,条件好的自然能购买比肩皇室的茶叶,甚至还有人专门孝敬。
可条件不好的,也只能挑点便宜的茶叶,对付着用,毕竟他们平时喝茶,也未必能弄到什么好茶叶,至于条件更差的,基本上在漱口后,还会再泡几泡,留着接下来饮茶用。
那我们把“冲龙沟”解释完了,接下来就说一下,为什么宫女们会抢着伺候皇帝“冲龙沟”,其实,不只是宫女,外面的丫鬟也会抢着伺候主子漱口。
可“冲龙沟”这个活,虽然谈不上多累,但毕竟也是相对低贱的活,这些人为什么要抢着伺候呢?正所谓无利不起早,因为干这个活,有很大的好处在里面。
图丨清朝满族女子(老照片)
我们刚才说了皇帝“冲龙沟”的过程,那等皇帝“冲龙沟”结束后,这杯茶水也就被倒掉了,而真正的好处也就在倒掉茶水的过程。
茶水被倒掉了,但是茶叶怎么处理呢?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讲,茶叶自然也会被当成垃圾扔掉,但是我们要知道皇帝“冲龙沟”后的茶叶,只泡了两泡。
也就是还能再多泡几泡,那宫女会偷偷留着茶叶,自己回去喝吗?会的,毕竟是皇帝喝剩下的,在宫女看来,这也属于“沾龙气”。
但这算哪门子好处?别急!听我接着说,宫女在第一次伺候皇帝“冲龙沟”后,或许会图个新鲜,回去后自己喝。
但几次之后,新鲜劲过了,自然不会把这个当回事,可虽然伺候皇帝“冲龙沟”的宫女,能得到这样的茶叶,但是其他人却没有机会啊!
图丨清朝八旗子弟(老照片)
特别是住在皇宫外面的人,皇帝对于他们来讲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对皇帝喝剩下的茶叶自然会万分期待,而且皇帝用的是最好的茶叶,茶叶的质量本身也远超宫外的茶叶。
这种“过水茶叶”既打上了皇帝的标签,还有高端质量的保证,所以当宫女把皇帝“冲龙沟”剩下的茶叶,偷偷捞出晾干,托人拿到外边卖时,自然能卖上好的价钱。
这也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利益链条,每一道经手程序,都有利可图,而这种茶叶的源头,就来自于宫女,也就是说谁能提供这种茶叶,谁就抓住了这个利益链条的命脉。
那怎么才能获取这种茶叶呢?自然是需要伺候皇帝“冲龙沟”,哪个宫女负责伺候皇帝“冲龙沟”,则由她负责倒掉茶水,那茶叶也自然就到了她的手中。
这也是宫女为什么争着伺候皇帝“冲龙沟”的原因,虽然这个活没有多上档次,但宫女本身干的就是伺候人的活,既然都是伺候人,为什么不给自己争取点利益呢?
图丨清朝满族女子(老照片)
同理,伺候后宫嫔妃的宫女,以及外面那些伺候主子漱口的丫鬟,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抢着干这个活的。
虽然获得的茶叶的质量要比皇帝用的差,但多少也有利润在里面,所以大家才争着抢着干这件事情,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封建社会穷人的艰难处境。
那除了清朝皇室搞这种“冲龙沟”,我们历朝历代的古人都是怎么保护口腔卫生的呢?首先说一下漱口这个习惯,漱口是清朝皇室跟汉族文明学的,只不过他们改了个名字罢了。
其实,漱口这个习惯在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了,虽然古人最初没有牙膏和牙刷,但他们也意识到保持口腔卫生的重要性。
所以,在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了漱口的习惯,当然了漱口用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的,比如最开始就是清水,后来条件好的逐渐用盐水和茶水等进行漱口。
图丨清朝唱戏的老百姓(老照片)
我们上文说了,“冲龙沟”这个词是清朝特有的产物,因为这是清朝满族入关后,搞得这么一个习惯,在满族入关前,满族生活在寒冷的北方,物质资源极其匮乏,自然没有这个习惯。
可随着满族入关,他们成了当时最大的特权阶级,自然要享受更好的生活,也开始逐渐模仿汉族文明的一些生活习惯,于是他们也开始像汉族一样漱口了。
当时比较流行的就是用盐水和茶水漱口,其实用盐水漱口有很好的杀菌效果,但是盐水太过便宜,也很难分出高低贵贱,同时茶水也要比盐水柔和很多,口感更好。
于是,为了彰显自己尊崇的地位,以及更舒适的享受,清朝皇帝就选择用茶水漱口,也就自然而然地演化出“冲龙沟”这个词。
而汉族文明,在保护牙齿方面,要比清朝皇室强很多,因为汉族除了漱口之外,还会专门准备类似牙膏牙刷的东西,进行彻底清洁牙齿。
图丨清朝老百姓(老照片)
比如,根据唐朝史料记载,在晚唐时期的人们,就已经学会用杨柳枝进行清洁牙齿了,当时的人们会把精挑细选的杨柳枝剪切整齐后泡在清水里。
等到想要清洁牙齿时,就把已经泡软的杨柳枝从水中拿出,然后用牙齿轻咬杨柳枝,杨柳枝的纤维就会像小刷子一样散开,非常便于清洁牙齿,这也是“晨嚼齿木”的由来。
从中不难看出我们的古人是非常聪明的,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人清洁牙齿的方式也是与时俱进的,在北宋时,人们就已经学会用茯苓糕等药材熬制“牙膏”了。
那时候的人们会把这种“牙膏”放入口中,然后用手指、布料、杨柳枝等作为“牙刷”进行刷牙,这又比唐朝时进步很多,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用手指等当做“牙刷”不够上档次。
于是人们又研究起用竹子、动物骨骼、动物的角、木条等做成“牙刷”柄,然后在这些物品的一头钻眼,绑上马尾等物品,形成了非常具有现代意义的“牙刷”。
图丨古人的杨柳枝“牙刷”
并且到了南宋时,还出现了专门售卖这种牙刷的店铺,这时候古人的刷牙方式基本上与现代人无异,不过当元朝蒙古族入主中原后,又发生了变化,元朝皇室觉得用浓茶漱口不错,就开始用浓茶清洁牙齿。
当然了,普通的老百姓,还是用着宋朝时传下来的方法进行刷牙,乃至到了明清以后,虽然清朝皇室搞了“冲龙沟”,但是老百姓在模仿的同时,依旧会选择古法刷牙。
以上就是古人清洁牙齿的方法,其实清朝皇室的“冲龙沟”就是我们汉族清洁牙齿的方法之一,而宫女之所以争着伺候,就是因为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利益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