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小草从地里冒出了头,野花也悄然的绽放了,而且现在气温也开始回升,正是去农村野外踏青的好时节,不然可算是辜负了大好春光。
在去农村野外踏青时,不仅可以近距离接触大自然,感受春日的好风光,还可以顺手采摘一些春季特有的野菜回家,品尝一下春天的味道。
本期笔者就给大家分享一种甘凉性的野菜,它长得酷似芹菜,在我国南方农村地区很常见,是老一辈农民十分喜欢的一种野菜,煲汤补血养胃,大家不妨认识下,若是春季在农村野外遇到的话,记得赶紧采摘回家。
这种野菜在民间,人们都叫它“珍珠菜”,是它长得像珍珠还是会结出珍珠呢?实际上都不是,这珍珠菜上可没有珍珠,之所以会有这么一个名字,据说是因为谐音。
珍珠菜最早是被叫做“真珠花菜”,“真珠”的音同“珍珠”一样,于是人们叫着叫着就叫成了“珍珠花菜”,后来干脆就直接叫它珍珠菜了,所以别看这名字很珠光宝气,实际上跟珍珠完全没有关系。
不过它在民间的另外2个俗称,倒是很形象,那就是鸭脚艾和野芹菜,这点从它的外形上就可以看出来。
珍珠菜的叶子长得和芹菜十分像,而它每根茎秆上都会长3片叶子,看起来就和鸭子的脚掌十分相似,再加上它本身又是菊科蒿草属的植物,故而也就有了鸭脚艾和野芹菜的俗称。
珍珠菜在民间的俗称有很多,每个地方的叫法也不一样,除了上面说的那些,还有鸡鸭脚艾、甜菜子、野勒菜、四季菜、鸡甜菜、鸭脚菜、甜艾、珍珠菊、土鳅菜、刘寄奴、大力王、白花蒿、白花艾、白米蒿、土三七、肺痨草、红姨妈菜等,但很多人却不知道珍珠菜真正的名字。
其实珍珠菜的学名叫做“白苞蒿”,因为在它花期的时候,头状花序呈黄白色,直径约2毫米,密集成穗状,而构成大型圆锥花丛,就像是整个花序外层包裹了一层白色花苞一样,故而得名,而这点也是白苞蒿与其他蒿属植物最为明显的区别。
很多蒿属植物都是药食两用的,这珍珠菜也不例外,它的幼苗及嫩茎叶可以作为野菜食用,全草也可以作为药材入药。
先说吃,作为可以食用的野菜,这珍珠菜在我国广东、广西一带可谓是十分的出名,因为这珍珠菜有一股特殊的味道,本身又是甘凉性的野菜,用来煲汤鲜香可口,又祛湿下火明目补血养胃,故而在广东、广西一带的农村地区,珍珠菜也就成了十分常见的煲汤食材。
基本上只要春季到来之后,当地很多老一辈的农民朋友,必然会去野外采摘珍珠菜回来煲汤喝,比如珍珠菜猪肝汤、珍珠菜鸡蛋瘦肉汤等,那滋味真的是美。
吃的说完说药,珍珠菜可算得上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中草药材了,在广东地区,人们还将它称作“广东刘寄奴”,而在广西,则被称作“广西刘寄奴”。
珍珠菜主要有着舒活淤血、补气血、调理肠胃、利湿、祛风、消肿等作用,所以在广西、广东、福建等地的民间,常用于女性相关的问题,如痛经、经期不正常等。在《福建中草药》一书中就写道:“鲜白苞蒿60g,加酒水煎,调红糖服,治经闭或经前腹痛。”
另外,在现代研究还发现,这珍珠菜的营养价值也是相当的丰富,其嫩茎叶富含维生素A、B、C矿物质、多种氨基酸,其中维生素A的含量最高,也是因为珍珠菜既可食用又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故而如今在广东地区也发展成为了一种特色野菜,春季时很多农民都会去野外采摘了拿到市面上去售卖。
珍珠菜其实不只在我国的广东、广西一带才有,它的分布还是很广的,在秦岭山脉以南的陕西(南部)、甘肃(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均有分布,多生长于农村海拔3000米以下的路边、山坡草地较潮湿地方。
如今正是珍珠菜生长的季节,大家若是去农村野外踏青赏景时遇见了它,记得赶紧采摘回家哦,保准你用它煲过汤喝过之后,会喜欢上它的那股特殊的香味。不过有一点要记住,采摘时一定要认清楚,以免吃错了。
各位朋友,你们认识珍珠菜吗?你觉得它煲汤好喝吗?欢迎留言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