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笔者分享了一种生长在稻田、水田里的藻类野菜,很多朋友在后台留言表示没见过,其实没见过很正常,这种叫做“葛仙米”的藻类野菜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必须是那种无污染(没打过农药)的稻田、水田里才会有,所以目前在我国仅有几个区域有生长。
不过,葛仙米虽然不常见,但它的一位“亲戚”却十分常见,基本上在我国农村各个地区都有,大家也能很容易的就找到它,并采摘它。是不是很感兴趣呢?那么本期笔者就带大家来认识这种野菜,它号称最难洗的野菜,雷雨天后才会出现,目前40元一斤,含钙比牛奶还高。
雷雨天后的特有野菜
说起这种野菜,就不得不说它的一个民间俗称,那便是“雷公屎”。估计很多朋友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会觉得有点俗,甚至会觉得有一丢丢恶心,但实际上它一点都不恶心。
雷公屎的学名叫做“普通念珠藻”,和葛仙米,也就是“拟球状念珠藻”算是亲戚,都是蓝藻纲念珠藻科念珠藻属的藻类植物。不同的是,葛仙米主要附生于稻田、浅水池沼、湖、溪的砂石间或阴湿的泥土上,而雷公屎则生长于潮湿的土壤、草丛、山坡及荒地上,生长的地方就不一样。
而在外形上,雷公屎也有其特别之处,不像葛仙米那个是个圆球形,雷公屎的形状不定,但总体看起来类似木耳,故而也有地木耳之处。
还有,雷公屎的生长条件也很特别,不像其他野菜那样有固定时间,它基本上没有固定时间,不管是春夏秋冬,都能生长,但却需要一个特殊的条件,那就是要有雷雨天气才行,一旦等雷雨天过了之后,它就会在潮湿的土壤、草丛等地上大量生长。
而刚生长出来的湿润的雷公屎的颜色多为黄褐色或者橄榄绿色,看起来就像牛粪一般,因此在民间就有了“雷公屎”这么一个叫法。
雷公屎的价值
之前笔者说过,雷公屎和葛仙米不一样,它在我国分布很广,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它几乎遍及我国各个地区,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藻类野菜。也因此,雷公屎在我国民间的俗称也很多,如地皮菜、地木耳、地软、天菜、地踏菜等等。
不管是哪种叫法,都体现出了它的一些生长特性。而作为一种野菜,雷公屎的价值也不低,
有资料显示,雷公屎是一种药食两用的野菜,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磷、锌、钙等氨基酸的含量较高,尤其是钙含量,几乎算是野菜中数一数二的了,每百克的钙含量为406到3091毫克,比同质量的牛奶还要高出许多,很适合老人和小孩子吃。
而在药用价值方面,雷公屎有着降脂明目、清热降火的作用,可以说,食用雷公屎既可以补充相应的营养物质,又可以起到不错的食疗作用,因此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
但在喜爱的同时,很多人对它也十分恼火,它虽然好吃,虽然药食两用,但却极难清洗。雷公屎最喜欢生长的地方,就是潮湿沙土,而它在生长的时候,会将周围的砂石都包裹进去,这就使得人们捡的雷公屎当中含有大量的砂石、沙土,若是清洗不到位,那么一口下去就会满嘴泥沙。
而想要清洗干净的话,一般不洗个几遍乃至十几遍,是别想把它洗干净,所以很多人对雷公屎十分恼火,也使得它有了“农村最难洗的野菜”的称号。
当然了,雷公屎难洗,可每到雷雨天之后,很多上了年纪的农民朋友还是很愿意去捡的,因为它目前的市场价格很可观,新鲜的未清洗的就能卖到30元一斤,而清洗干净的话,差不多能卖到40多元一斤,至于制成的干品,则能卖到80到100多元一斤。
也是因为市场上的价格不错,很多上了年纪的农民就会在雷雨天之后,组队去山坡草地里捡雷公屎。很多朋友可能觉得雷公屎太贵,实际上只要你去捡过一次,就知道它为何会这么贵了,那真的是太费劲了,特别是清洗的时候,更是让人恼火。
雷公屎如何吃?
雷公屎的吃法很多,但大致上和木耳比较像,可以用它来炒鸡蛋,可以用来打汤,也可以用来做馅包包子、饺子,无论哪种做法,都十分的鲜香,笔者可以保证的是,只要你吃过一次它(前提是清洗干净了的),你保准儿还会再吃,毕竟它确实十分的好吃。
其实,在过去的时候,雷公菜还曾是饥荒年月的救荒野菜,不知道拯救了多少劳苦大众,民间就有歌谣唱道:“地踏菜,生雨中,晴日一照郊原空。庄前阿婆呼阿翁,相携儿女去匆匆。须臾采得青满笼,还家饱食忘岁凶。”只不过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人们不需要再用它来充饥了,而它却因营养价值高,反倒成了山野珍蔬,所以大家以后见到它,也可以捡一些来尝试下。
各位朋友,你在雷雨天后捡过雷公屎吗?你觉得雷公屎好吃吗?欢迎留言交流哦!
觉得文章有帮助,记得点“赞”和“在看”,您的支持对我很重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