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0年前至今仍然有人说,“养儿防老”,但是,近20年来儿子真的能养老吗?
也许有人会说,不养老现象是极个别的,听听一位网友是怎么诉说他们村前几年发生了一起有失天理的事情吧。
一、守寡47年:
据这位网友说,他们村有一位76岁的乡村孤寡老妇人。
生前养育了三个儿子,而年年轻轻29岁的她便守了寡,苦熬了无数个年头,终于扶持了他们成家业,个个都有儿女。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他们因为分财产闹的矛盾越来越大,甚至连我都不顾不问。
二、因分房不均:
22岁的她与一位同村的村干部一来一往,彼此相爱,同岁的二人当年结婚,老汉生前拥有一套民房,上屋9间,东西屋各四间,下屋5间。
大儿子结婚后分了上房西部5间,东部4间为老人养老房。两个小儿子婚后各分了东,西房4间,下屋5间厨房,厕所共同使用。
三、奶奶的烦恼:
三个儿子,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应该和谐共生。
可是,75岁的奶奶那年春天,生了一场病,兄弟三人商量轮流赡养,每人10天,负责接送。
大儿子是个“妻管严”,二儿子是个“看两头”,三儿子是个“意见篓子”。
过了一段时间,三个儿子商量后,将老人送到了十里之外的私人敬老院。
自从老人住了敬老院,整天想家,睡不好,也不想吃,总想回家。
可是,谁也不来打招呼,也不来看看,后来求助敬老院,却回答说,“合同期为三年”。老人原来有一部老年手机,和1万元活期存款。
在入住前归他们没收所管。多次要求回家都遭到儿子的推三阻四。
这让奶奶很是不理解,整天在想,难道是守寡46年就得不到你们的赡养和尽孝?
由于精神郁闷等原因,76岁的她走到了人生的终点,这时孩子才将老人接回家中“办丧”。
四、花钱替哭:
医治无效的奶奶,遗体摆放在大街举行奠基仪式,停灵三天大办丧事,大办宴席请了亲朋好友,还请了吹鼓手,戏班场面十分壮观。
更为让人可笑的是,还花钱请了一位女哭丧,代替孝子哭泣。
出殡前的晚上,家属在灵前摆放了大型音响,哀乐声响彻天空。
这时,一位漂亮女姑娘登台亮相,开始替儿子哭,替儿媳哭,替亲友哭,这个给她一百,那个给她二百,还有的给五百。三个小时,3600元的现金装进了哭丧女子的口袋内。
出殡当天上午,比头天晚上还惊人。出殡期间,哭泣声更是让人啼笑皆非。
生前薄养,去世厚葬的恶习,令人难以接受。
五、后记:
谁都有儿女,谁都有老的时候,作为儿女时刻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
繁忙之余,要抽时间给父母亲打电话或聊聊天也算是一种孝心,或者让家人替你陪伴和照顾也是一种滴水之恩。
希望所有的老人都能过上一个幸福快乐的晚年生活。
欢迎网友点击关注。真诚地感谢赞赏的网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