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神则昌,失神则亡”,老年人想长寿,需要这么养神





所谓养神,
是让人身内的小宇宙之“人神”
和主宰天地自然的“天神”
达到和谐统一、和谐共振。
中医有“药养不如食养,食养不如精养,精养不如神养”的说法。
养神,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使心安神静,胸怀开阔,从容温和,乐观积极,即是养神。事实证明,善养神者往往可享高寿。
现代人如何理解“养神”?
神,是先天赋予你的,是我们改变不了的;但是人的意志,也就是出生以后培养出来的理解力、觉知力是可以调设自己的神。这个过程就是所谓的“养神”。
“心”是先天赋予你的那个本心,是本能,是不以后天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叫本心;“意”是出生以后,被灌输、教育、培养出来的。
我们可以通过后天的这种训练,使得自己的心和意达到一种沟通,从而调节先天的本能以达乎与宇宙的和谐。

01
调神的最方便法:调呼吸
那么,我们如何沟通心和意?进而又该如何养神呢?
生活中,人们经常感到“称心的不如意,如意的不称心”。中医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怎么办?
在心和意中间要架一个桥梁,让心和意沟通起来。
那么,有没有一个办法让我们的意识能影响到我们的心呢?答案是有的。
同时受心和意两个指挥官控制的器官是肺。比如说,心情很紧张的时候,你通过调节呼吸就可以控制自己的紧张心情。
所以肺是我们心和意的中间桥梁,调自己的呼吸是沟通自己的心和意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通过调整自己的呼吸,你的意识就会慢慢地影响到你的内心,就会达到一种心和意的沟通。
02
“人神”与“天神”的调和
古代中国人把“指挥人的内心,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套系统称之为“神”。又把指挥宇宙万物变化的背后的事物也叫做“神”。分别称两者为“人神和天神”,而两者是可以合而为一的。
所以,调神的另外一个含义就是:让人身内的小宇宙之“人神”和主宰天地自然的“天神”变成和谐统一、和谐共振。
所以这里的“调神”就是说你怎么调整自己跟天地的那个神变得同步,或者说“和谐共振”,这个共振的力量是匪夷所思的。
中医发现:通过调整人的经络气血的运行,会影响到他的“神”,进而能够调节自身的“人神”,趋向于与“天神”共振。
如何调和人神与天神?
古人在他们的文字中留下了许多智慧——

《庄子·养生主》中载:
“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庄子·大宗师》中载:
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
《庄子·齐物论》中载:
“纯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一之精通,合于天伦”;“故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纯也者,谓其不亏其神也” 。 

从上记载可以看出,庄子的养神之道在于恬淡、纯粹、没有杂念、清静专一。
《中庸》中载:“大德必得其寿”即“仁者寿”。
孔子强调:“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寿”。具备高尚道德修养的人,能获得长寿。因此,养神必先修德。所谓修德,即指超越物质情欲,追求高尚的思想境界,以保持人体内在的和谐。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对修身养性的具体内容作了补充和发挥,他提倡“不动心、寡欲、收心”,以达到养“浩然之气”的目的。
孟子认为,不能活到百岁的人,主要是不注重道德修养,即“所习不纯正”所致。
无论是庄子还是孔孟,中国传统的养神功夫始终极为重视“内养”。这种内养的效果得到了古代医者的证实——
孙思邈在《千金药方·养性序》中指出:“养性者,所以习以成性,性自为善……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不悉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生之大经也。”
《黄帝内经》中解释说:一个人不牟私利,不患得患失,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机体内的生理活动就能始终按规律进行。如此则形体健壮,精神饱满,形与神俱,便能终其天年。养性能养神,从而维护元气,使人长寿。因而,孔子的“仁者寿”是有很深的医理在其中的。
现代生理学研究证实,当人在充满信心和乐观时,大脑产生的大量内啡肽使人轻松愉快,且促进血液循环,增进食欲,缓解疲劳;内分泌系统活跃,分泌有益健康的酶、激素和神经递质等,使人达到最佳状态,促进健康。

03
四气调神
回到更贴近日常生活的层面,宇宙和天地运行之中,对人们影响最大的层面之一就是四季。每一个季节,天地的大环境都具有某种显著的特质。
《黄帝内经》提出:应顺应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变化,调摄身心活动,以与天地自然的生、长、化、收、藏的规律相适应,称之为“四气调神”。这也是极重要的养神之道。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春季调神
原文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
这里的“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意味着:在春天的三个月里,是自然界万物推陈出新的季节。
此时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人们要使自己的情志生机盎然——让情志生发,切不可扼杀;能助其畅达,而不能剥夺;能赏心怡情,绝不可抑制摧残;这样做才能使情志与“春生”之气相适应。
  夏季调神
原文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无厌于日,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
夏季的三个月,是万物繁荣秀丽的季节,天气与地气上下交合,万物成熟结果。
人们此时在精神上易厌倦,但夏主长气,人气不宜惰,应保持情志愉快不怒,如含苞植物开放成秀,以使体内阳气宣泄,向外开发,这样才能使情志与“夏长”之气相适应。
  秋季调神
原文曰:“秋三月,谓之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
立秋后阴气始盛,阳气始衰,气候由热转凉,出现天气清凉劲急、万物肃杀之“天气以急,地气以明”的自然状态。
万物已经成熟,达到形态已定的“容平”阶段。人体之阳气亦开始收敛,此时在精神方面,要使神气内敛,志意安宁,不使志意外露,阳气外泄,避免秋天肃杀之气的伤害,即“以缓秋刑”。这就能使情志与“秋收”之气相适应。
  冬季调神
原文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冬天的三个月,阳气潜藏,阴气盛极,大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派阴盛寒冷之景象。
此时,在精神方面,要使志意内藏不宜外露,像有私意存于胸中不欲吐露告人一样,又像已有所获而内心愉快,这样就能使情志与“冬藏”之气相应,符合冬季保养“藏”之机的道理。
这就是古人所总结出的“四气调神”的方法。它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基础之上的。总而言之:如果违背了自然规律,神不能和,人就体弱多病,甚至夭折。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
此句亦见于《素问·本病论》,另外,在《灵枢·天年》中有“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之语,可见《内经》对“神”的重视。“神”有广义和狭义二种概念,这里指广义的神,即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如人的面色,眼神,应答,肢体活动,以及属于狭义神的范围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神产生于先天之精,又依赖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所以神是以人体内的精、气、血作为物质基础的,并通过脏腑的功能活动反映出来。因此,观察神的旺衰,可以了解体内脏腑功能活动和精气血的盛衰。神气旺盛,反映体内的精气血充盈,脏腑功能协调,即使有病也较轻浅;如神气不足,则表明体内的精气血受损,脏腑功能衰退,患者病情较重。如神气消亡,则提示体内精气血衰竭,正气大伤,预后不佳。
所以,望神就成为望诊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神的盛衰,可从神情、眼神、气色、体态等方面进行观察。临床上对神的判断,除了得神、少神之外,还有失神、假神、神乱等几种。“得神”,具体表现为面色红润,目有光彩,神情安然,思维清晰,反应灵敏,体态自然等等,提示正气充足,精气充盛,脏腑功能活动正常;“少神”,表现为精神不振,两目少光,面色少华,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动作迟缓,提示正气不足,精气受损,脏腑功能活动减弱;“失神”,表现为精神委靡,面色无华,两目无光,呼吸气微,语言错乱,反应迟钝,甚至神志不清,提示正气大伤,精气亏乏,脏腑功能衰弱;“假神”表现为危重病人突然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如久病重病之人,本已失神,突然神志清醒,目光转亮,言语不休,欲进饮食,两颧泛红等,俗称“回光返照”,提示精气极度虚损,脏腑功能衰竭;“神乱”,即精神错乱,神志失常,如焦虑恐惧,狂躁不安,或淡漠痴呆,或卒然昏倒等,提示气机失常,脏腑功能紊乱。总之,神的盛衰存亡是身体健康与否、病情轻重、预后好坏的征兆,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拓展

彭祖图
中医学认为,精、气、神为人生三宝。神是人体生命活动总的外在表现,又指精神意识与思维活动。《内经》说:“神者,水谷之精气也。”也就是说,神是以精气为物质基础的,所以又称精神。精神是脏腑气血盛衰的外露征象,它通过机体的形态动静、面部表情、语言气息等方面表现出来。古人所谓的神与精神,包含现代所说的精神、心理活动。我国古代思想家、医学家都十分强调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得神则昌,失神则亡”。
养神思想倡始于老子、庄子,至秦汉时代则形成学派,以后绵延不断,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补充和发展。老子、庄子均主张“清静无为”。《庄子·有宥》曰:“抱神以静,形将自正。”指出养神是保持人体内外环境和谐稳定的关键所在。《内经·摄生篇》谈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强调了清心寡欲以祛病养生的方法。李东垣的《远欲论》强调清心寡欲,“积精会神”以获取健康长寿,晋代嵇康的《养生论》提出“修性以养神,安心以全身”等以静“神”来养“形”的养生思想。梁代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主张“和心,少念,静虑,先祛乱神犯性之事。”唐代孙思邈提出了“自慎”以养生的观点。明代医家则提出“心常清静则神安,神安则精、神皆安,以此养生则寿”。清代曹庭栋在《老老恒言·燕居》中指出,“养神为摄生要务”并给养神赋予新的内容。所以,养神是养生的关键之所在,只有重视并实践养神,才有助于机体各种生理功能正常,有助于健康防病。
神是一种养生观念,也具有更多的社会内容,对人格也有强化作用。养神要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少私寡欲 心胸坦荡 “心底无私天地宽”,要做到少私寡欲应注意两点:一是以理收心,明确私心嗜欲对人体的危害。二是正确对待个人的荣辱得失。
抑目静耳 闲情逸致 孙思邈在《千金方·养老大例》中说:“养老之药,耳无妄听,口无妄言,心无妄念,此皆有益老人也。”眼耳是接受外界刺激的主要渠道,其受神气的主宰和调节。目清耳静则神气内守而心不劳,若目弛耳躁,则神气烦劳而心扰不宁。要做到抑目静耳,就要用高雅的兴趣爱好来陶冶自己的志趣。有了高雅的志趣,自然会把浮名虚禄看得淡若烟云。
和畅情态 调摄七情 “笑一笑,十年少”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笑可增进健康,可使人长寿。俗语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心常戚戚,有损天年;情绪乐观放松,能安神定气,是益寿延年防病治病的良方。在养神的具体方法上,笔者向大家推荐:
娱乐养神 娱乐养神的种类较多,如下棋、垂钓、跳舞、听音乐、看表演、看电影电视等,可以怡养心神,并让疲惫的神经得以放松,也是人们常说的“换脑筋”。
休眠养神 多指通过睡觉使大脑处于休息状态,同时又可降低身体内部各部位的神经、关节韧带、肌肉和器官的负荷,进而达到积蓄精力、复苏体质的作用。休眠养神掌握得当,能促使人精力充沛,少得疾病。这已经被很多实例所证实。
“糊涂”养神 在生活中,有意识地躲避那些参与意义不大或价值作用不高的事情,不搞无原则地争执和较量,不考虑和计较鸡毛蒜皮的是是非非,让脑筋和心情松弛下来,免受劳心伤神之累。随时随地坚持“糊涂”养神,可使人心胸开阔,心情舒畅,自然健康无病。
总之,养生贵在养神,不懂得养神的重要,单靠饮食营养、药物滋补,是难以达到健康长寿目的的。因此,注重道德修养,塑造美好的心灵,养成健康高尚的生活情趣,获得巨大的精神满足,是保证身心健康的关键所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