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6年,海瑞给自己买好了棺材,并把妻女托付给友人照顾。随后,他上书怒骂嘉靖昏庸无道。嘉靖接到奏疏,看了一遍又一遍,无语地问:“商纣王能和朕比?”身旁的太监战战兢兢,不敢言语。
嘉靖无奈,命锦衣卫立刻去捉拿海瑞。 锦衣卫急忙赶到海瑞家,却见海瑞独自一人坐在厅堂。正要上前拿人,没想到海瑞二话不说,站起来跟着他们就走。 等到了诏狱,狱卒也不敢对海瑞动刑,就把他晾在一边,不过每天却按时送上吃喝。 徐阶知道海瑞被抓后,四处活动,并上书恳请嘉靖放人:“海瑞冒犯陛下,但是他忠肝义胆,罪不至死啊!” 嘉靖看了后,随手把徐阶的奏疏扔在了一边,心里嗤笑不已。嘉靖也并没有想杀掉海瑞,只是气不过。他对徐阶说:“我现在就是身体不太好不能上朝,他海瑞凭什么骂我骂得这么难听?” 明朝臣子骂皇帝,其实非常正常。朱元璋为了权力制约,特设了一批“言官”,这群人级别低但是权力大,主要职责就是“骂人”。 不过,像是海瑞这样直接指着嘉靖鼻子骂的,还真没有。嘉靖自诩聪明,已经把大臣玩弄于股掌之间,没想到却遇上了海瑞这个不要命的二愣子,真是哭笑不得。 不久之后,嘉靖病逝,徐阶等大臣忙着册立新皇帝,顾不上悲伤。 狱卒听闻皇帝驾崩,认为海瑞肯定会被释放并被重用,就给他做了一桌酒菜。海瑞也没客气,端起碗就吃。吃完之后,气定神闲地说:“你们动手吧。” 狱卒知道海瑞误会了,连忙说:“皇帝已经死了,您很快就能出去了。”海瑞听后呆坐半晌,然后忽然嚎啕大哭,狱卒惊慌失措。 海瑞哭了一夜,不仅把吃掉的饭菜吐了干净,最后甚至干呕不已。如果嘉靖在天有灵,知道对他感情最深的竟然是骂他最狠的海瑞,不知会作何感想。 海瑞是大明官场的一朵奇葩。 1554年,40岁的海瑞科举失利,但是幸运地被选派到南平县当教谕。一次,一位上官前来巡视,所有人都下跪迎接,只有海瑞站得笔直。 上官懵了,心里想:不记得南平县有什么大人物呀?当他问了身边县令之后,才知道海瑞只是一个几乎无品的教谕,气得甩袖走人,骂道:“笔架峰!” 县令连连赔罪,事后斥责海瑞:“别人都跪了,你怎么不跪?”海瑞硬气回答:“国家规定,教育官员不必行礼。”县令听后惊呆了:这个人没有情商吗? 徐阶对海瑞很看重,不仅在他坐牢时加以维护,还在他出狱后多次提拔,一方面觉得他是清官可以重用,一方面也是送人情。 徐阶致仕后回到老家华亭县,他的两个儿子大肆兼并土地,徐家当时有“徐华亭”之称。不久之后,海瑞出任应天巡抚,彻查贪腐。 当海瑞查到辖区内最大的地主竟然是徐家后,毫不客气地给徐阶写信,要求徐阶把兼并的土地全都吐出来。 徐阶以为海瑞只是做个样子,就很大方地承认错误,然后退还了一部分土地。在徐阶看来,已经很支持海瑞的工作了。 没想到,海瑞却不依不饶。最后事情越闹越大,徐阶的两个儿子被抓去充军,家里的田产被没收,祖宅被人焚毁,徐阶只好逃到外地避难。 于是,当时的大明官场就出现了很有趣的一幕,只要海瑞到哪个地方做官,哪里的官员就哀嚎不止,百姓却欢欣鼓舞。 张居正做了首辅之后,因为太过害怕海瑞刚直,一直不敢重用他。直到他去世,万历因为钦佩海瑞,才重新下旨征召海瑞为南京吏部右侍郎。此时,海瑞已经72岁了。 被雪藏了16年的海瑞,虽然上书说自己老迈,不过依然欣然赴任,并且建议万历恢复朱元璋时期的酷刑,以及只要贪污到达80贯就绞刑的规定。 御史梅鹍祚弹劾驳斥海瑞,万历却说:“海瑞虽然言重,但是忠心一片,有什么错?”随后,下旨斥责梅鹍,并且罚了他一年俸禄。 可惜的是,海瑞虽然干劲十足,却终因年龄太大,没多久便在南京去世了。海瑞没有儿子,御史王用汲去家里帮忙主持丧事,却发现海瑞家徒四壁,一件贵重的物品都没有。 王用汲不禁感动流泪,因为海瑞家的条件连一般文人家都比不上,于是凑钱给海瑞料理丧事。南京百姓听闻海瑞去世的消息后,纷纷自发走上街头送行。祭奠哭拜,百里不绝。 在《明朝那些事儿》中,当年明月评价道,“在黑暗之中的海瑞,是一个无助的迷路者。” 海瑞是一个好人,是一个正直的士大夫,他有着自己坚定的理想和信念,甚至不惜背叛他的阶层,自断他的前程。 这样的人,在整个封建时代,都实属少见。 可以说,海瑞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的信念植根于那个时代,又不容于那个时代。他是一个异类,一个可敬的异类,行走于黑暗,背负着光明。 或许,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得到百姓的爱戴吧。替人负重前行者,不可使之堙灭于历史。
点击关注和赞,我们明天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