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阅读本文前,请您停留10秒钟,先点击上面蓝色字体“田螺姑娘说历史”,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能每天收到精彩文章,我们会用心写好每一篇文章,您觉得文章不错的话,可以点击文章底部右下角“在看”,好文章我们一起分享。创作不易,感谢您的支持!
说起革命时期最残酷的战役,非朝鲜战役莫属。那是一场惨绝人寰的战争,除了战斗伤亡之外,非战斗减员人数也非常多,战士们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中承受着身体的极限。而其中上甘岭战役最为著名,几乎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中国志愿军凭借着灵活的战术和强大的意志力,抗住了美军的疯狂攻击,简直是创造了奇迹。而在上甘岭之战中,有三位指挥官,谁的功劳最大呢?
上甘岭战役是美方挑起的,原先他们就是想发动一次小规模的战斗,速战速决,用这一次的胜利来一雪前耻。他们出动了第八集团军,用最精良的武器,想花五天时间将上甘岭拿下。但是他们万万想不到,这场仗越打越久,双方都开始投入大量的军力,这一打就打了43天。这场仗不是他们想打就打,想结束就结束的,既然挑起了纷争,那么就要接受来自中国军人的怒火。在这场战役中,志愿军的一线指挥员分别是王近山、秦基伟和李德生,他们都发挥出了自己最大的军事指挥能力,让战争快速发酵,扭转了志愿军的被动局面,让美军尝到了中国解放军的厉害。
而此次战役中最大的功劳应该是秦基伟的,因为战役的前几个阶段的胜利都是在他的指挥下取得的。他的阵地战和坑道战在战役开始发挥了很强大的防御效果,避免了志愿军受到重大的损失,同时也为其他部队的到来争取了时间。如果一直坚守阵地战的话,志愿军根本就没有胜算,因为完全挡不住敌人的飞机大炮,没几天就被打完了。好在秦基伟及时改变战略,挖坑道建战壕,甚至还在里面配备了厕所、厨房等,才躲过了敌人的多次进攻。第一阶段打了7天7夜,秦基伟几乎没合眼,就是一边抽烟一边守着电话,随时接收战役的最新进展。等到了第二阶段的时候,又面临着敌人的随时反扑,这次有几位将领都建议撤走,因此实力过于悬殊,再扛下去就打完了。但是秦基伟最终选择了坚持防御,甚至亲自上场,就连他的警卫员也被补上去开机枪了,而这阶段的防御也为最终的胜利打下了坚持的基础。
除此之外,李德生也是此次战役功不可没的将领,他是秦基伟带出来的 ,两人配合默契,而且互相之间十分信任。李德生不负众望,在后期沉着冷静,守住了两个非常重要的高地,对战役的胜利非常有帮助。当然王近山的表现也很突出,他前期一直在幕后指挥,充分表现了他的战略性眼光,敏锐地判断出敌军的小动作,因此才让前方的部队加紧部署兵力,以免被敌人趁虚而入。在战役的最后时刻,他所采取的轮番上阵战略也十分有效,抗住了敌人的进攻和反扑,还夺取了上甘岭,从而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这场战役的残酷程度真的很难想象,每天都是枪声炮声,身边没有土,只有弹壳和炮火的残渣以及牺牲战士们的尸体,回想起来都让人泪目。15军一直抗在最前面,在最艰难的时刻,王近山想让部队撤下来,由李德生顶替上去。但是秦基伟就是不肯退出来,最终只能两个部队配合轮番上阵,经过了26天的奋战之后,终于拿下了两个高地,赢得了胜利。在这场战役中,双方反复夺取阵地高达59次,击退美军的进攻900多次,这样激烈的战役实属罕见。其火力密度就像是流星雨一样,阵地上的人忍受着强烈的冲击和震荡,一不小心就会磕掉牙齿和舌头,更甚者还被活活震死,场面格外残酷。
即使是在这样的艰难时刻,志愿军最终还是守住了阵地。这场战役的胜利也将中国军人的威名打了出去,让外国军队知道,再强的武器也打不败我们强大的意志力。
更多精彩内容:
周总理临终时留下三个遗愿,邓:一个也不答应,毛主席:只答应一个
陈锡联升任副总理,杨勇妻子:老陈身份变了,你别再与他开玩笑了
志愿军战士吃了美军罐头后出现中毒现象,医生:只因太久没吃肉了
感谢您看到最后,让我的每一个文字都充满了意义。喜欢这篇文章的话,您可以在文章右下角点一下“赞”,您也可以点击“在看”按钮一键将文章分享给您的好友。点击上方“田螺姑娘说历史”即可关注笔者,方便各位朋友发表意见和建议,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