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骑兵团在南李庄遇上朝鲜二鬼子,奇袭转强攻,马刀对刺刀


侵华战争期间,日军为了在占领区站稳脚跟,特地招募伪军协助自己镇压反对势力,这些人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二鬼子”。其中大多数都是中国人,但是也有部分朝鲜人,他们接受过特殊培训,不论是身体素质还是战斗力都不输日本兵,有一支朝鲜伪军曾在冀南军区的一次攻坚战中给八路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故事要从1942年讲起,河北日军派出一支数千人的特别支队,占据了南李庄、孙甘店等地,并建立起据点群,将冀南军区与冀鲁豫军区割裂开,打算各个击破。
八路军当然不会让日军的阴谋得逞,中央军委授意冀南军区出动部队,将这些据点一一拔掉,重新打通与冀鲁豫军区的联系。
冀南军区受命后,立即在司令员陈再道的指挥下,组织骑兵团、基干团、独立团三支部队,先拔掉刘马寨、甘露等小炮楼,而后逼近驻有将近2000敌人的南李庄。
然而这场仗并不好打,一方面是因为八路军人数处于劣势,除了骑兵团满员外,基干团与独立团均为5、6个连编制的小团,不足以担任攻坚任务,只能在外围打援。另一方面是因为南李庄周围有许多据点,他们会在开战的第一时间派兵增援,所以进攻部队必须速战速决,否则会遭到反包围。

陈再道仔细研究了敌我形势之后,决定让骑兵团下马转为步兵充当攻坚部队,争取在12小时内拿下南李庄,其余部队分散在各个交通要道,阻击敌援军。
8月10日夜,冀南军区倾巢出动,按照预定计划各自前往预定地点待命。7点钟,5名侦查员悄悄混进南李庄,准备纵火制造混乱,策应骑兵团发动奇袭。
没想到庄子里的老乡不忍心看自己家被焚毁,极力阻挠侦查员放火。庄子外的部队意识到情况有变,立即更改作战计划,果断发动强攻,很快便击溃一部分敌人,占据了南李庄南部一小片区域。敌人很快便反应了过来,一边动员所有人进入战斗位置,一边向友邻部队求援。

经过一夜激战,骑兵团一部突入南李庄北部,向敌指挥部攻击前进。敌人立即集中兵力进行反扑,竟将骑兵团突击部队堵截在一条小巷子里。中午时分,基干团与独立团传来消息,敌人的增援部队已经出动,他们寡不敌众,伤亡很大,再拖下去恐怕要顶不住了!
南李庄内的敌人也得到了援军正在赶来的消息,顿时军心大振,敌指挥官立即将一个中队的朝鲜伪军预备队投入战场,向骑兵团发动了反冲锋,并很快突进到距离陈再道指挥部百十步的位置上。
眼看就要突破警卫排构筑的防线,威胁陈再道的人身安全。骑兵团4连及时赶到了,他们举着马刀恶狠狠地看着朝鲜伪军,朝鲜伪军则端着刺刀一步一步逼近。电光火石间,双方交战在一起,4连连长不慎被刺中数刀,当即毙命。

战士们见连长官牺牲,怒上心头,高喊着“为连长报仇”,挥起马刀奋勇冲杀。朝鲜伪军被这种悍不畏死的势头震慑,纷纷转头逃走。敌人顿时气衰,而骑兵团越战越勇,迅速重新组织起敢死队,发起了总攻,一连突破敌人三道防线,将敌指挥部团团包围。
敌近卫部队还想负隅顽抗,骑兵团便找来大量柴草,堆积在其指挥部外围,放火点燃,并齐声高喊:再不投降我们放炸药送你们上天!敌军近卫部队被吓破了胆,纷纷缴械投降,敌军指挥官见大势已去,也放弃了抵抗。陈再道本想将他抓回去,好好改造,使他转变为反法西斯斗士,但对方冥顽不灵,拒绝接受此番好意,趁着骑兵团看守不备,上吊自尽。
大约一个小时后,南李庄的守军被全歼,敌军增援部队听闻枪炮声停歇,意识到南李庄已经易手,他们担心陈再道会发动反攻,将自己消灭,于是不约而同选择撤退。至此,南李庄战役结束,骑兵团共歼敌300余人,俘虏280多人,缴获枪支弹药及粮草辎重无数,可谓是大获全胜。

其实朝鲜也是战争的受害者,他们本来安居乐业,却因日本的侵略行为,变成了任人摆布的附庸,遭受到了无尽的苦难折磨。他们和中国一样,在战后不断通过各种手段向日本当局施压,逼迫他们承认当年的罪行,向曾经被伤害过的人们道歉,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这个愿望一定会实现。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