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的革命者对子女的教育都是非常严格的,他们绝对不允许自己的后代成为庸才,许世友将军便是如此,他对三个儿子悉心教导,使其成为同辈人的佼佼者,分别参加了陆、海、空三军,在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许世友是湖北麻城人,曾在少林寺学习武艺,后来报名参军,曾在北伐军中担任连长。1926年,许世友加入共青团,次年返回家乡,配合党组织发动了黄麻起义,1928年被编入红军中,历任连、营长。
在第4次反围剿战斗中,许世友多次率领敢死队对国民党军进行反冲锋,替主力部队解了围。在彻底击溃敌人之后,红军开始休整、补充,以应对下一次战斗,许世友趁着这个空当,请假回了一趟家,看望了母亲和妻子朱锡明。
朱锡明1901年出生,比许世友稍大一些,没什么文化,但踏实肯干,敦厚朴实。1924年,在许世友母亲的张罗下,朱锡明坐着花轿嫁进了许家。
许世友是个孝子,虽然与朱锡明没有什么感情基础,但还是遵照母亲的意愿与她好好生活,两人婚后育有三个孩子,长子、此子出生后不幸染病早早夭折,只有小儿子许光存活了下来。1932年,许世友跟随部队开始长征,此后再未能与朱锡明相见。
1936年,许世友到达陕北,被选入红军大学学习,期间,党组织为了解决单身干部的婚姻大事,组织了一次交际会,让男女青年们自由恋爱。许世友对一位名叫雷明珍的女同志产生了好感,便主动求爱,最终在战友们的撮合下,两人顺利走入婚姻的殿堂。
后来,因为一次乌龙事件,许世友遭到关押,雷明珍误信谣言,以为许世友背叛了革命,气愤之下与他划清了界限。后来毛主席出面为许世友洗刷了冤屈,雷明珍才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急忙向许世友道歉,请求复合。可许世友已经对她死心,最终与她和平离婚。
抗日战争时期,许世友前往山东任胶东军区司令员,经人介绍认识了宣传队员田普,两人互生好感,自然而然走到一起,携手相伴40余年,田普为许世友生下了两个儿子,许建军和许援朝。
许援朝生于1951年,自幼受到军事化管理,在读完中学之后,他依据父亲的意愿,入伍参军,先从战士做起,后来因为军功升迁至团作训参谋。1973年考入军校进修,毕业后在南京军区担任装甲团参谋。
1990年,他又进入国防大学进修,1992年被调到南京军区后勤部工作。2005年,他调任安徽省军区司令员,2001年离休。
许建军生于建国之前,也曾入伍参军,后来被调到空军部队服役,历任连长、团参谋,后来受到诬陷被革职,他转而投身商海,取得了不小的成功。1976年,党中央为他平反昭雪,他方才恢复清白之身。
许光生于1929年,因战乱与许世友离散,1949年方才重新相遇。许世友先将许光送入航空兵学校补习文化知识,再鞭策他考取海军舰艇学院,他由此成了新中国第一批本科学历的海军军官。
许光毕业后加入了东海舰队,经过历练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舰指挥官。就在他准备继续拼搏、再接再厉的时候,奶奶突然病重,他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提前退伍,返回家乡尽孝,在当地武装部任职。
在工作中,许光兢兢业业,绝不懒政、怠政,也不会因为自己是将军的儿子就目中无人,肆意妄为。在生活中,许光又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他很爱妻子,也很关照子女,以身作则教育他们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并告诫他们不要因为自己是干部子弟,就搞特殊主义。
许世友将军的3个儿子,分别服役于陆、海、空三军,他们为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许世友晚年常常向战友提起此事,说自己的儿子有出息,是国之栋梁。1982年,许世友因为身体问题,退居二线,1985年因心脏病在南京去世,享年80岁。
革命精神是代代相传的,晚辈会坚定地从父辈手中接过红旗,继续顶着风雪,为人民负重前行。他们虽是功勋之后,但为人不骄不躁,保持着一颗平常心,憋着一口气想要凭借自己的努力出人头地。中国能有今天的强盛,离不开他们的艰苦奋斗,让我们向他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