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印象中,国民党军将领大多是庸碌之辈,指挥才能一般,之所以能身居高位,要么是凭借资历蒙混,要么是靠着蒋介石的特殊关照。但实际上,国民党军中不乏能征善战之辈,他们在抗战时期给予日军重创,也在解放战争时期给解放军造成不小的麻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当属胡琏。
胡琏1907年生于陕西华阴,他年少有志,在高等小学毕业后,南下广州考入黄埔军校,毕业后在国民革命军中担任排长,北伐战争时因作战勇敢,多次受到嘉奖,1928年被提拔为营长,1932年进入精锐部队第18军11师担任团长,是国民党元老陈诚的心腹爱将。11师参谋长曾伯熹见胡琏还是单身,便将自己的妹妹曾广俞介绍给他。
曾广俞出身名门,自幼饱读诗书,为人温婉贤淑,胡琏对他一见钟情,两人很快便结为夫妻,先后育有3个儿子。抗日战争爆发后,胡琏所部受命开赴上海,参加了淞沪会战,在罗店地区与日军血战。
这一战打得十分惨烈,面对装备和人数都占优势的日军,胡琏毫不畏惧,沉着冷静指挥将士们应战。日军见步兵冲锋没有成效,便派遣坦克作为先锋冲击国民党军阵地,胡琏立即组织敢死队,冒着枪林弹雨迫近敌人坦克,用手榴弹将其炸毁。到了夜间,胡琏甚至派部队进行反冲锋,与敌人展开白刃战,逼迫其退出罗店外围。
是役,胡琏一战成名,受到了蒋介石的嘉奖,不久之后被提拔为119旅旅长。南京保卫战失利后,胡琏率部进入江苏南部,在敌后展开游击作战,大肆交通线,一度切断了华南日军各部队之间的联系。
另外一边,身处重庆的曾广俞很思念胡琏,但又无法与丈夫相见,于是便让自己的堂妹曾广仙前往江苏,替自己照顾胡琏。
在日常相处中,曾广仙慢慢爱上了刚强的胡琏,胡琏也对古灵精怪的曾广仙暗生情愫,他萌生了迎娶曾广仙的想法,但又担心妻子反对,于是便写信给曾广俞说明了情况。
曾广俞通情达理,她很理解胡琏,也愿意与堂妹一起做胡家的贤内助,于是同意胡琏与曾广仙成婚。很快,胡琏娶了漂亮姐妹花的消息传遍了国民党高层,令许多同僚羡慕不已。
曾广仙与胡琏很恩爱,两人相伴数年,生养了5个女儿。后来胡琏担心曾广仙与女儿们在前线会受到伤害,便将她们送到重庆暂住。
1943年,胡琏率部参加了石牌保卫战,战前,他写下了绝笔信,以表达抵御外辱的决心。战时,他身先士卒,带领将士们誓死抵抗,将日军挡在武汉外围无法前进一步,确保了鄂西战役的胜利。战后,蒋介石为了表彰他的功绩,特地授予他一枚特级勋章。
解放战争期间,胡琏率领精锐部队整编11师在山东一带与粟裕将军打得有来有回,给解放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毛主席闻讯后,评价胡琏“狡如狐,猛如虎”。只可惜单凭一个人是无法挽回败局的,到了1948年,国民党兵败如山倒,蒋介石孤注一掷,在徐州一带集结重兵,打算与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淮海战役就此拉开序幕。
胡琏当时出任第12兵团副司令长官,这一次,他没能复制山东战场的“奇迹”,在中野和华野的合力打击下,第12兵团全军覆没,胡琏见大势已去,乘坦克逃走。
1949年,胡琏带着曾广俞和曾广仙两姐妹与8个孩子,跟随蒋介石败退台湾。自1950年起,蒋介石开始进行内部整顿,将一众国民党元老挤出权力核心,但胡琏却不降反升,于1958年出任国军陆军副司令。
其中原因无非两点,第一,胡琏本身素质过硬,有一定的才能;第二,曾广俞很会交际,和宋美龄等人关系非常好,这些显贵一直保护着胡琏。1972年,胡琏因为得罪蒋介石,被解除实权,在家休养,这让他备受打击,决心不再过问军事,一心研究文学、历史,出版了很多书籍。1977年,胡琏心脏病发,抢救无效去世,终年70岁。
胡琏这个人很复杂,不能以简单的好坏来论断,他是一个爱国者,曾率领士兵浴血奋战,抵抗外敌侵略,而且战果颇丰,但同时,他又是一个顽固的反动派,不论是在土地革命时期还是在解放战争时期,都不遗余力的与人民武装对抗,双手沾满了革命先辈的鲜血。如今他已故去,是非功过留存于历史之中,孰对孰错虽有人评说,但已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