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每天为你深度解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第35卷,汉纪二十七
汉哀帝元寿二年(庚申,公元前1年)
【原文】
于是附顺莽者拔擢,忤恨者诛灭,以王舜、王邑为腹心,甄丰、甄邯主击断,平晏领机事,刘秀典文章,孙建为爪牙。丰子寻、秀子、涿郡崔发、南陽陈崇皆以材能幸于莽。莽色厉而言方,欲有所为,微见风采,党与承其指意而显奏之;莽稽首涕泣,固推让,上以惑太后,下用示信于众庶焉。
【译文】
于是,攀附、顺从王莽的人,得到提拔;忤逆王莽、被他忌恨的人,被诛杀灭绝。王莽任用王舜、王邑作为心腹骨干;甄丰、甄邯主管弹劾及司法刑狱;平晏主管机要;刘秀掌管起草诏书文告;孙建负责军事。甄丰的儿子甄寻、刘秀的儿子刘、涿郡人崔发、南陽人陈崇,都因为有才干而受到王莽的器重。王莽外表严厉,言谈方直,想要做什么,只略微做出一点暗示,底下的党羽就会按照他的意图公然上奏。王莽却叩头涕泣,坚持推让。用这种办法,他对上迷惑太后,对下向众人显示他的谦恭可信。
【解析】
前几天的内容讲到了上位者个人偏好的展示,下属会投其所好,以此来贴近上级,亦或者利用上级权力来达成个人目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人民的名义》,里面的祁同伟和李达康就多次通过投其所好来贴近权力。
只不过相比较而言,祁同伟的贴近是通过虚溜拍马、利益输送等方式。
而李达康则是通过和上级保持高度一致来贴近,也说不上是有多高级,算是精致利己主义者的毫无立场。
再看上面的材料,经过清除董贤、丁傅外戚、中间派、王舜等等,王莽将自己的心腹安插在各个要害部门。
此时的王莽已经充分控制朝政,权力高度集中,权臣模式已经开启。
不过其中有意思的地方是这一段:
莽色厉而言方,欲有所为,微见风采,党与承其指意而显奏之;
明明王莽权力已经高度集中,而且也安插了诸多自己人,为什么他想干的事,不是他自己直接说,而是要通过暗示,来让手下接力发动呢?
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层:掩饰
莽稽首涕泣,固推让,上以惑太后,下用示信于众庶焉。
是材料中的原文,也是最为浅显的。
王莽当初的人设就是谦恭,必须要维护,让别人觉得不是他意思,他不过是尊重别人的意见而已。
只不过,这个东西太过浅显,稍微精明点的人都能看得出其中门道,更多是糊弄别人走过场,关键核心的东西早就商量好了。
第二层:防火墙
别看王莽此事风头无二,但王莽也不敢说他完全控制朝堂。
很多矛盾在王莽的强行处理之下,并没有解决,而是被压下等待爆发。
而爆发的点,极有可能是王莽说要办某件事,朝堂中反对者多,联合起来一致抵制。
退一步,事情要办,但不是王莽说来办,而是先通过别人说来试探反应,再根据反应觉得怎么办,办到什么程度。
如果反对人太多,那么王莽立马站到反对者那边,甚至把上奏之人一通处理都是有可能的,当然肯定有其他后手安排,这里按下不表。
总之,如此安排,王莽不用站到对抗前沿承担攻击,而是高高在上,顺利就推波助澜,不顺就重整旗鼓再行打算。
第三层:连续试探测试
这里的试探,其实分为四个方面。
其一,是对王莽亲信内部的试探。
这些人虽然是王莽的亲信,但是能力、关系、远近其实还是存在的。
为了更好地办事,王莽需要通过不断试探来筛选出最能够GET到自己心意且听话的人,这样放在身边用。
讲句难听的,你要是领导身边的秘书,领导几个暗示动作你搞不懂什么情况,领导心里面多少也有点不舒服,搞多了说不得就要换更明白自己心意的。(从这点来看《人民的名义》中的李达康,人家是干秘书出身,对揣摩领导心意可以说是极其精准)
第二,对中间派的试探
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这里指的就是中间派。
当然,王莽自己出面说事,看中间派的反应也不是不行,相对而言性价比不高。
而在这种不断上书过程中,中间派谁支持、谁反对、谁能拉拢、底线又是什么,逐渐会看出来。
第三,筛选与固权
有些人要团结,自然有些人要斗争。
在这种连续上书(试探)过程中,谁表面上服从,实际上反对也会逐渐暴露出来。
王莽的团结同时又包含了筛选的内涵。
第一优先级是把反对王莽的人给踢走,第二优先级则是把反对王莽思想或者说政见不合、想法不一致的人给踢走。
前者是关于权力稳定,后者是能不能一起干事。
至于让心腹上书,而非王莽本人上书,其中内涵在于,如果王莽自己上书,反对者不敢跳出来反对,中间派怕被打击于是就全部举手同意,如此怎么能筛选?
因此,要让别人来做这事,降低其他人的警觉,摸不着王莽的意图。
第四,对皇太后王政君的试探
王莽虽然集权,但他的权力来源于皇太后王政君。
虽然王政君没有什么权欲望,也不代表能够让王莽为所欲为。
王莽也想知道自己的大司马到底能把事情做到什么程度,对王政君的试探在所难免。
一方面,王政君的意见必须考量进去,不说获得支持,起码不能反对。
另一方面,王政君的底线是什么、容忍程度有多少,偏好又是什么,在不断试探中会完成对王政君的测写。
这就好像你玩抖音越多,大数据对你偏好越精准,给你推荐的越是你喜欢的。
而当王政君不反对点头同意之后,所提出之事就不再是王莽的事,而是经过权力最高层同意的事。
既然王政君都同意了,下面执行自然就不敢反对咯。
【闲扯】
王莽这招其实并不算什么高深的东西,但却极其管用。
核心要点有两个,其一在于你得有人愿意为你做马前卒给你说你想说而不能说的事,比如李逵在面对卢俊义杀史文恭接替梁上之主位置这事上公然大闹。
其二在于你的马仔要聪明,得能够GET到你的想法。
至于让马仔站出来冲锋,其中边边绕绕上面也说了。
看到这一点,再反过来看用人、培养人,那要分三个方面走。
其一,能力,这个毋庸置疑,不需要多说。
其二,忠诚,这个更不要多说,忠诚之外的能力一文不值。
其三,立场,只有立场一致,对方产生的价值才会为你所用。
透过这三点再看用人,你会发现千头万绪之下简单了不少。
——END——
发送关键字【 1 】:长文《如何成为领导心腹》
发送关键字【 2 】:长文《关于钱与财富的思考》
发送关键字【 3 】:咨询、聊天
发送关键字【 通鉴 】:过往解读内容合集电子版
想第一时间读到我的文章
长按下方关注我
阅后点赞,手有余香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