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位者搞事情就要堂堂正正,玩小伎俩,太掉价!


《资治通鉴》37卷,汉纪二十九
王莽建国五年(癸酉,公元13年)
【原文】
乌孙大、小昆弥遣使贡献。莽以乌孙国人多亲附小昆弥,见匈奴诸边并侵,意欲得乌孙心,乃遣使者引小昆弥使坐大昆弥使上。师友祭酒满昌劾奏使者曰:“夷狄以中国有礼谊,故诎而服从。大昆弥,君也。今序臣使于君使之上,非所以有夷狄也。奉使大不敬!”莽怒,免昌官。
【译文】
乌孙国的大昆弥和小昆弥派遣使者来进贡。王莽因为乌孙国的人多亲近归附小昆弥,又看到匈奴从它与新朝之间的所有边界上一齐侵掠,想要博得乌孙人的欢心,便派使者带领小昆弥的使节坐在大昆弥使节的上位。师友祭酒满昌上奏章弹劾使者道:“夷狄因为中国讲究礼义,所以屈服。大昆弥是国君,现在安排臣子的使节坐在国君的使节的上位,这不是统治夷狄的办法。被派遣担任招待的使者大不敬!”王莽大怒,罢免了满昌的官职。
【解析】
当时西域势力中,乌孙国算极强一个,且与汉朝关系也相对较好。
不过乌孙国历史遗留问题,在汉宣帝时弄出大小昆弥,且当时小昆弥势力比大昆弥强,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看似大昆弥是君,小昆弥是臣,两者更像是联盟搭伙过日子。
这次乌孙大小昆弥派遣使者来访,王莽就想利用一下为自己搞点事情出来。
1.王莽的心思
使者来访,王莽暗搓搓得让人把小昆弥的位置安排的大昆弥的位置上,这种小心机,在两百来年前还有用个人用过,而且收到了奇效。
彼时楚汉争霸,项羽派遣使者出访刘邦,陈平招待。
期间,陈平对这使者极为殷勤,突然询问“亚父派你来有什么安排?”
使者懵逼,说“我不是亚父派来的,是项王派来的。”
陈平当即翻脸,撤下酒席歌女,只留下粗糙简陋的菜肴。
使者顿时感觉被羞辱,便在项羽面前说亚父范增的坏话,导致项羽与范增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王莽如此搞,颇有点这个意思,不过这个意思也不单纯。
一方面,王莽想拉拢小昆弥来对乌孙近亲,毕竟现在小昆弥实力强。
小昆弥想不想成为大昆弥,把乌孙全部收归手中呢?
这种大权独揽没有哪个尝过权力滋味的人能够拒绝。
王莽这个动作,提高小昆弥在汉朝方面地位,甚至给与一定支持,让其野心膨胀。
当然,想要实现,小昆弥就要给点实质性的好处出来。
另一方面,从外交削弱竞争对手的角度来说。
乌孙在西域的确是汉朝的盟友,但这个前提是有匈奴的存在才成立,如果没了匈奴,乌孙则会成为汉朝影响控制西域的障碍。
对于乌孙要拉拢,更要提防,也需要削弱。
乌孙国内大小昆弥,且小昆弥强的势态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
通过这种差别式待遇,来对大小昆弥进行挑拨,人为扩大关系裂痕,使乌孙国内大小昆弥之间不可能合到一起,自然就削弱了乌孙国的实力。
2.师友祭酒满昌的反对
满昌这个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记录,但从其仕途经历来看,先是做了讲《诗》的祭酒,而后才是做了师友祭酒,后者比前者地位更高一些。
由此可看出来,满昌这个人获得重用大概率是因为其文学修养在当时比较有名,被王莽来出来撑场面,至于务实方面,满昌还是差了不少。
先来看看满昌说的话:
“夷狄以中国有礼谊,故诎而服从。大昆弥,君也。今序臣使于君使之上,非所以有夷狄也。奉使大不敬!”
这第一句,就典型的扯淡,没看到事物的本质,天真认为外族臣服是因为中国有礼仪。
屁嘞!完全是因为中国实力强大,甚至是被打服的好吧。
他这一句话,让汉匈百年战争中阵亡的汉家儿郎功勋一笔勾销。
再看第二句,将中国内部的那种农耕文化之下的君臣一套用在外族身上,这就有点水土不服。
固然大昆弥是君,其乌孙内部甚至来说这些游牧民族,谁为老大并不是君臣名分,而是谁拳头大谁就是老大的强者文化。
3.更深层的东西
这个材料发生,因为王莽想颠倒乌孙使者排座顺序,很小一件事,弄不好就是外交危机。
固然满昌的话说得不对,但是他认为维持对乌孙大昆弥使者的礼遇,却是有一定道理的。
一方面,大昆弥实力比小昆弥弱,拉小制大,向来是大国对周边国家控制或制约的重要手段。
只有这样,大昆弥才会紧紧抱住王莽的大腿听王莽的话,要是把小昆弥扶起来,甚至让其把大昆弥给干掉吞并,乌孙一家独大,王莽再想让乌孙听话,要花的成本就海了去。
另一方面,彼时东方,汉朝(新朝)独尊,对于周边小国,自然是要行煌煌大道,这种小伎俩不屑实施。
再者国与国之间更应该讲实力底蕴,而不是通过这种阴私计谋来达到目的。
尤其是自诩天朝上国、正统的中原王朝,更是如此,不单独与自身的正统性要维护,更要维护周边国家的正统性来体现自己老大的地位。
所以,王莽与其搞这些有的没的小伎俩,不如好好想想搞好内政,提升整体实力。
4.满昌给的台阶
满昌话虽如此说,但还是打了王莽的脸,毕竟这事是王莽暗搓搓让人去安排的。
更何况,王莽也是从臣到君,满昌如此说,多少有点在戳王莽肺管子的味道。
不过好在满昌说这话还是给足了王莽面子和台阶。
今序臣使于君使之上,非所以有夷狄也。奉使大不敬!
满昌把这事的责任黑锅扣在了负责安排事物的使者上,意思就是这事不是你王莽的问题,是这个人办事人员做错事了,把王莽给摘了出来。
只是没想到,王莽不吃这一套,直接把满昌给治罪。
莽怒,免昌官。
瞧这事给搞的。
【闲扯】
这满昌也是醉了,不是自己的业务范围,非要掺和一脚,说三道四,别人怎么舒服?
真要说对了,别人吭哧吭哧做,有成绩都是你满昌的功劳。
要是说错了,别人按着来做,出了问题全要别人扛着。
合着你满昌就是带一张嘴,完全不用承担责任了,好处吃得死死的呗。
当然,咱们从自己角度,满昌这事少干,如果别人对咱们自己说三道四,先听看可有道理就事论事,然后再怼回去。
再一个,不能像王莽,别人说了点让你不高兴的话,你就要炸毛,搞人家。
有点心胸、气度,这不是给那个让你不高兴的人看。
而是给别人看的!
再多说一点,王莽搞这事如果从算计角度来说本没什么,但是他作为一国之君,要搞就堂堂正正地用阳谋或大势压对方,摆明车马明着来,让你没脾气还不敢掀桌子,岂不更能杀人诛心、震慑宵小,要是玩小伎俩就太掉价咯。
就好比说对岸民进党,在外交上尽弄那些小伎俩,有意思吗?
徒增笑耳!
——END——
发送关键字【 1 】:长文《如何成为领导心腹》
发送关键字【 2 】:长文《关于钱与财富的思考》
发送关键字【 3 】:咨询、聊天
发送关键字【 通鉴 】:过往解读内容合集电子版
想第一时间读到我的文章
长按下方关注我
阅后点赞,手有余香
多谢!!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