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68年,因为一次国防工程施工,一座巨大的汉代古墓重现世间。墓主人中山靖王刘胜是刘邦的4世孙,他是西汉帝国初期的诸侯王之一。
满城汉墓是目前中国出土最大的崖墓。墓穴因为凿空山内的岩石而成形,以2000年前原始的建筑工艺,手工修筑这座容积达到5700立方米的巨大石墓至少需要上万名工人、修筑十年的时间方可完工。
汉初的中山国地处偏远,却能完成这样巨大的工程,可见诸侯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同姓王的势力越来越大,正是汉高祖刘邦生前担心的问题。
公元前177年,汉文帝三年,首都长安发生了一件耸人听闻的犯罪事件。事件围绕在汉文帝的亲弟弟淮南王刘长的身上。淮南王拜会辟阳侯审食其,当辟阳侯出来迎接的时候,淮南王用藏于袖中的大铁锤锤槌伤了辟阳侯,并下令武士刺穿辟阳侯的咽喉。
随后淮南王进入宫中,肉袒着上身,拜倒在阙,请文帝为自己的杀人事件致罪:
“我为天下百姓杀死了罪臣辟阳侯,也为我母亲报了仇。我伏倒在阙下,请陛下给我治罪!”
淮南王因为私仇不经朝廷审查公然杀害大臣,这在汉代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大臣袁盎向皇帝提出了一个建议。
“诸侯王如果过于骄纵,必然会生祸患。可以因为这件事适当的削去他的封地。”
对于这个事件,袁盎没有从法律层面上寻求解决,但是他第一个提出了,诸侯王实力过大的问题,他希望利用这个机会削减淮南王的封地。
随后,文帝采用了大臣贾谊,众建诸侯少其力的办法,在诸侯王死后,将他的封地平均分给他所有的儿子,这样就可以把那些强大的诸侯国越分越小。文帝的做法已经隐含了中央期待削藩的意图。政权的统一再一次成为中央government面对的首要问题。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前元三年,在长安的未央宫中,一场绝密的会议正在召开。皇帝的亲信大臣,以御史大夫晁错为首,陈述削藩的利弊得失。晁错直言:
“如今削藩也会反,不削藩也会反。迅速削藩使诸王措手不及还是小祸。如果不削藩,给他们时间准备,就是心腹大患了。”
皇帝最终同意了晁错的意见。
朝廷的心腹之患是吴王刘濞与楚王刘戊。吴王刘濞是诸侯王中实力最强的一个,他拥有三郡五十三城,吴国境内有着丰富的铜资源。吴王亲自指挥矿产开发,在国内发行铜币。这使吴国很快成为天下实力最强的王国。楚国也是最大的诸侯国之一。楚王刘戊一贯跋扈,从不把中央的号令放在眼里。
于是中央决定,先削去楚国东海郡,接下来削去吴国会稽。豫章二郡,天下形势顿时应中央的削藩行动而紧张起来。
削藩命令下达后不久,御史大夫晁错的父亲从老家赶到长安,他敏锐的认识到,政权统一的艰巨性,希望奉劝儿子远离这场政治斗争。
晁父提到:“皇帝刚刚即位,你作为朝廷重要的执政官员,提出削减诸侯的土地,挑拨攻击刘姓诸王。大家纷纷议论,多数人都对你抱有怨恨,你为什么这么做呢?”
晁错回话道:“政局原本就是这样,我不这么做,天子不被诸侯尊崇,国家社稷都会不安。”
晁父叹道:”刘氏的天下安定了,而我们晁氏一族危险了。我死后你也难自保啊……“
晁错的父亲因此喝下毒药而自杀了。就在晁错父亲自杀的十几日后,吴楚七国之乱爆发了。
吴王刘濞早就有称帝的野心,于是他杀掉汉使,与楚、赵、胶西、胶东、淄川、济南六国联合发兵,征发国内14岁以上的男子20万人,以清君侧诸晁错为名,渡过淮河,向梁国杀来。
不知是命运的巧合还是汉高祖刘邦确有遇见未来的能力,42年前刘邦将吴国分封给侄子刘濞的时候,的确曾为自己的决定深感后悔。
叛乱的消息传到长安,朝野震惊,晁错去拜访丞史,他认为大臣袁盎与吴王刘濞曾有私交,希望丞史给袁盎定罪。晁错表示这个袁盎收受了吴王很多金钱,专为吴王隐瞒欺骗,总是宣称吴王不会造反,而今吴王真的反了,请治袁盎通敌之罪。丞史因为没有实际证据而回绝了晁错的提议,这件事却传到了袁盎的耳中。
公元前154年正月。吴楚军大破支持中央的梁军于河南永城,进一步进抵商丘,整个关东地区即将不保。因为袁盎曾做过吴国的丞相。景帝便将袁盎叫来,向他咨询意见,袁盎表示自己的确有一个办法。
众臣都退了出去,唯有晁错在场。袁盎说:“我所说的话,除了天子,别人都不能听。”于是皇帝命令晁错出去。袁盎继续说道:“吴楚两王的造反口号是诛杀小人晁错。他们只想得到原有的封地,如今只有杀掉晁错,派使臣赦免吴楚七王的罪行,恢复中央削去的封地,这样可以兵不血刃的退兵。”
皇帝默然良久:“如果的确如你所说,我不能因为一个人而祸及天下!“袁盎补充道:”我也没有什么良策。陛下请再仔细斟酌。“
不久之后,在晁错上朝时,皇帝命令中尉将晁错杀死在东市的街道之上,死时身上还穿着上朝的礼服。
不论是景帝、晁错还有袁盎,对统一战争的复杂性与坚定性都没有产生深刻的认知。杀死晁错的消息传到吴国的军中,战争却依然没有停止的迹象,然而,到了此时,天下人却都已经知道,七王的”清君侧“不过是个借口,继续这场战争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从全国范围来看,分裂国家的行为显然是不得人心的。建国50年来,汉government的统治已经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认同,于是在这场战争中,民心的向背开始成为战争胜负的关键力量。
汉朝廷派出大将周亚夫,与吴楚军主力决战。周亚夫引兵至山东的巨野县南,他筑起城墙,坚守不战。在长期的攻坚战之下,吴军士气开始低落,周亚夫看准战机,派出一支奇兵秘密出淮泗口,截断了吴军的粮道。
这样一来,吴军进退失据,不战而溃。吴王刘濞死于乱军之中,楚王刘戊自杀身亡。
(未完待续……)
❂ 小华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