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宋希濂被特赦:晚年塞钱给陈赓遗孀,临终一句话让人泪目


1985年初,陈赓的夫人傅涯因公赴美,得到了一位老人的盛情款待。他就是前国民党将领,陈赓的同窗好友宋希濂。
1961年3月16日,陈赓在上海不幸逝世。宋希濂惊闻噩耗,极为悲恸。他撰写文章说:“陈赓逝世是国家的一个巨大损失,对于我个人来说,也是丧失了我一生中难得的良友。”
傅涯离开美国时,宋希濂等黄埔同学到机场相送。他拿出一笔钱塞给了傅涯,眼含热泪地说道:“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我不在国内,没有机会拜祭他的英灵,希望你在回国后,能帮我买一些花到八宝山,替我拜祭亡友。”
陈赓是宋希濂革命道路上的领路人,两人不仅是湖南老乡,而且同期考入黄埔军校,同窗学习,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01
1959年12月4日,宋希濂与杜聿明、王耀武等人,作为第一批特赦战犯,释放出狱。陈赓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专程去接宋希濂出狱。
见到陈赓,宋希濂激动不已,他说:“真没想到会有今天,我对人民犯下如此滔天罪行,而共产党对我还如此宽大。”
陈赓安慰他说:“两军相争,各为其主嘛。我党政策历来是既往不咎,只要改悔认错,任何人都可以得到宽大。”
陈赓的关心和顾虑,让宋希濂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陈赓特意在四川饭店摆了一桌酒席,请宋希濂、杜聿明等昔日黄埔同窗吃饭小酌。刚一见面,陈赓就意味深长地说:“我们又走到一起来了。”
席间大家都很高兴,开怀畅饮,共叙往事。陈赓关心地询问他们的家庭情况,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他一定想办法解决。话语之间情真意切,让人感动。
陈赓是解放军中赫赫有名的大将,宋希濂则是国民党兵败被俘的将领。从同窗好友到战场敌手,又再度成为挚友,他们之间的恩怨纠葛可谓传奇。
两人之间的交往,还要从少年时期说起。
宋希濂出生在湖南湘乡一户书香世家,14岁考入长沙长郡中学。受进步思想影响,他多次参加学生运动。还创办《雷声》墙报,撰写文章抨击湖南军阀赵恒惕。
陈赓比宋希濂年长4岁,也是湖南湘乡人。1923年,两人在长沙育才中学一起参加黄埔军校的招生考试,同时被录取。

翌年1月,两人结伴同去广州,进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志趣相投加上同乡的身份,两人时常在一起讨论时局,无话不谈。
陈赓早在育才中学时,就已经加入共产党。进入黄埔军校后不久,宋希濂在陈赓的介绍下秘密入党。
在黄埔军校学习半年多,他们就参加了讨伐陈炯明的战斗。由于作战勇敢,陈赓和宋希濂先后被提升为连长。
周恩来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宋希濂听了几次周恩来的演讲后,对他十分敬佩。在陈赓的引见下,宋希濂第一次见到周恩来,聆听教诲、受益匪浅。与周恩来的这次见面,几十年后依然让宋希濂印象深刻。
原本宋希濂以为,他和陈赓志同道合,会成为一辈子的朋友,为拯救中国、实现革命理想奋斗一生。然而,两个人最终分道扬镳,走上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站到了相互敌对的两个阵营。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黄埔军校暗流涌动,蒋介石包藏祸心,意图挑起矛盾、破坏和平。他经常找一些优秀的学生谈话,将他们笼络到自己的阵营,宋希濂自然也在其中。
“中山舰事件”爆发,反共势力甚嚣尘上。秘密加入共产党的宋希濂,内心非常迷茫。他给陈赓写了一封信,说自己“云雾重迭,风向不辨,不知如何是好”。因为忙于战争,陈赓没能及时回信。
蒋介石一个调令,宋希濂升任21师3团1营营长。本来军官都要进行跨党登记,但21师是清一色的国民党,无需登记。宋希濂躲过登记,没人知道他秘密党员的身份,他也就成了无须声明的脱党者。

02
宋希濂深知自己今后的前程,全系蒋介石的手里。两年时间,他从一名学生成为营长,未来更是不可限量。想到这里,他铁了心投入了蒋介石的阵营。
不久,陈赓写信邀约宋希濂见面。见面后,陈赓郑重地问:“你为什么几个月没有同组织上联系?”宋希濂支支吾吾答不上来。
得知宋希濂没有进行跨党登记,陈赓十分气愤。眼前这位湖南同乡,同窗挚友,仿佛已经成了一个陌生人。不久北伐战争打响,宋希濂经江西去了浙江,陈赓经湖南去了武汉。两人就此分道扬镳,10年未曾相见。
1926年,宋希濂在战斗中负伤住院。养伤期间,他给蒋介石写了一封长信表忠心,很快收到蒋的亲笔回信:“伤愈之后速到南京见我。”
3天后宋希濂赶到南京,毕恭毕敬地站在蒋介石的面前。此后,他就被拴在蒋介石的战车上,开始了长达22年的军旅生涯。
1927年12月,宋希濂被蒋介石派往日本学习军事,回国后任教导1师中校参谋。此后不断升迁,不到两年就升任少将旅长,深得蒋介石器重。
1931年10月,陈赓在上海不幸被捕。他是著名的共产党人,还是黄埔出身的风云人物。陈赓被捕后,社会反响很大,以宋庆龄为首的各阶层进步人士纷纷展开营救。
宋庆龄甚至亲自打电话给蒋介石,要求他立即释放被关押的陈赓。蒋介石虽然表面上答应放人,但实际上却没有什么结果。

宋希濂听说陈赓被捕,心急如焚。他与陈赓虽然政见不同,但私下的交情并不受影响。他很想去狱中看望陈赓,但怕引起蒋介石的猜忌,只得作罢。
陈赓在讨伐陈炯明时,曾救过蒋介石的命。蒋介石笼络人心,十分爱好名声,宋希濂计上心头。他约了十几位黄埔一期的同学深夜“闯宫”,面见蒋介石,为陈赓作保。
宋希濂将了蒋介石的军,当着这么多学生,他若杀害陈赓,岂不是冷了人心?何况陈赓救过他的命,这件事大家都知道。有了宋希濂等人做担保,蒋介石动了不杀之念。
其实蒋介石十分欣赏陈赓,还亲自劝他投入麾下,可惜陈赓不为所动。
既不能杀,更不能放,只好将陈赓软禁起来。软禁陈赓的房子,窗户封死,门口站着两名武装看守。陈赓云淡风轻,还能同看守一道下棋。
宋希濂巧用心计,救了陈赓一命。但是他不直接面见陈赓,而是托部下传话:“你可别跑哟,我们是用性命担保的,跑了,我可吃不了罪名!”
陈赓听了心领神会,微微一笑,回话给宋希濂:“你放心吧,我岂能给老同学添麻烦呢!”话虽这么说,陈赓早已做好了逃跑的准备。
因为监禁松弛,陈赓瞅准机会逃了出来。宋希濂知道陈赓跑了,也不着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陈赓的逃走,国民党上下颇有微词,要求追责宋希濂。所幸宋希濂深得蒋介石的喜爱,加之迫于舆论压力,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03
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时,宋希濂已经升任26师师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二次合作,携手抗日。次年4月,陈赓从延安来到西安见到宋希濂。一别十年再相逢,两位老友共忆往事,相谈甚欢。
淞沪抗战爆发,宋希濂率部开赴上海阻击日军。上海沦陷后,宋希濂又参加了南京保卫战。1938年5月,宋希濂升任第71军军长,参加兰封战役,取得大捷。此后在富金山战役中重创日军,一战成名。
武汉会战,宋希濂因指挥坚守沙窝防线有功,被授予华胄荣誉奖章。1941年,宋希濂升任第11集团军司令兼昆明防守司令。
太平洋战争爆发,宋希濂所部协助远征军在滇西缅北抗击日军,征战3年,歼灭日军3个师团,打通中印公路,取得了滇西北反击战的胜利。
抗战胜利后,宋希濂因功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成了老蒋名副其实的“鹰犬将军”,追随蒋介石发动内战。他先后任西北行辕参谋长、华中“剿匪”副总司令兼第14兵团中将司令等职。
1948年,国民党兵败如山倒,大势已去。宋希濂还在大西南负隅顽抗,妄图做最后的挣扎。1949 年12月19日,宋希濂在大渡河战役中兵败被俘。
宋希濂深知罪孽深重,已经做好必死的准备。他曾下令杀害中共领导人瞿秋白,单凭这一条,他就知道自己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说起来,宋希濂和瞿秋白还有一段历史渊源。当年他还在长郡中学读书时,就曾读过瞿秋白的不少文章,对其非常敬佩。后来,瞿秋白曾多次到黄埔军校作报告,宣讲革命思想。在听报告的学员中,就有宋希濂。
宋希濂后来回忆:“那时既是国民党党员又是共产党党员的我,对瞿秋白这样的领袖人物曾经崇敬过,仰慕过。”
1935 年2月,瞿秋白因患肺病转道香港,去上海就医。2月24日,瞿秋白走到福建长汀县的一个小村,被当地保安团发现,突围不成被捕。
被捕后,瞿秋白被关押到驻长汀的36师师部。在这样的情况下,宋希濂再次见到瞿秋白。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宋希濂给予优待,希望能劝降瞿秋白。
瞿秋白并不领情,他对宋希濂提了个要求:“宋师长是黄埔一期的,我知道你。看在师生份上,请给我笔墨,我要写东西。”
宋希濂照准,当即给瞿秋白准备了一间房子,还送来笔墨纸砚。而且撤掉了警卫,允许瞿秋白每天在房间门口散步。在宋希濂的默许下,瞿秋白得以写下《多余的话》一文传世。
宋希濂对瞿秋白十分敬重,部下不理解,他们不知道师长为何对一个囚犯如此看重,颇有微词。宋希濂其实并不想杀掉瞿秋白,然而事与愿违。
蒋介石于6月17日向宋希濂下令:“着将瞿秋白就地处决具报。”那天晚上,宋希濂彻夜难眠,内心煎熬不已。最终,他还是下达了处决瞿秋白的命令。
1935年6月1日上午,福建长汀西门外罗汉岭下的刑场上,瞿秋白留下最后一句话:“此地正好,开枪吧!”瞿秋白壮烈牺牲,时年36岁。

04
杀害瞿秋白,也让宋希濂终身悔恨。晚年回忆往事,他内疚地说:
“那时,我虽然掌握着生杀大权,但决不轻易杀死一个人,瞿秋白之死,虽然是奉蒋介石之命,迫于无奈,但我一直感到自己罪孽深重。因此,被俘以后,抱着必死的态度,拒绝谈话,拒绝照相。”
也正是这样的想法,让宋希濂被俘后拒不配合,甚至还试图掩藏身份。被俘后,他谎称叫“周伯瑞”,只是一个军需官。
宋希濂被押往解放区,他暗自吩咐几名亲信军官,准备趁机逃跑。然而,他的身份被一名叫孙尚述的解放军干部认了出来。
孙尚述曾是打入宋希濂军队内部的中共地下党员。宋希濂发现后,曾要部下将其枪决,但又觉得孙尚述年轻有为,便将他放了。宋希濂自知难逃,于是大声承认道:“我就是宋希濂。”
没想到自己纵横疆场数十年,未曾战死沙场,却落得个兵败被俘的下场。宋希濂思前想后,万念俱灰。
想到瞿秋白临死绝笔:“夕阳眼明灭乱,山山中落叶寒泉听不穷。”宋希濂心底生出一阵悲凉,也许这就是报应。但他却比瞿秋白幸运多了,不仅没有被处决,而且经过改造后重获新生。
宋希濂被押往重庆,关入白公馆。历史总是如此惊人地相似,曾经国民党在白公馆关押、残害了多少革命志士啊!更为讽刺的是,宋希濂所住的房子,就是国民党当年囚禁叶挺的房子。

1950年春天,陈赓听说宋希濂被俘后,特地从昆明赶来看望宋希濂。西安一别,又是14年时间未见,两位老友虽然分道扬镳,但是感情依然如故。
两人一见面,陈赓仍像过去那样,爽朗地笑着握住宋希濂的手说:“我们又有好久没见面了,看见你身体这样好,我很高兴!”宋希濂激动地说:“惭愧得很,没想到您还会来看我。”
这次会面,他们交谈了6个小时,回首往事,不胜感慨。临别时,陈赓勉励宋希濂说:“要有什么思想负担,利用这个机会多看看书也好。”陈赓又转身叮嘱管理人员:“在生活上要照顾他们。”
与陈赓的这次见面,让宋希濂思绪万千。不久前,第5兵团司令杨勇也曾对他说:“你就要从实际出发,对过去的事,你也不必太计较啦。现在你先安下心来,考虑一下怎样度过自己的后半生。”
两次谈话,让宋希濂终于消除了对改造政策的怀疑,开始认真考虑自己的后半生该如何度过了。
1954年,宋希濂及其他被俘的国民党将领被送到了北京功德林。在功德林期间,宋希濂和王耀武当选为改造模范代表,管理100多名战犯的学习和生活。
1959年12月4日,宋希濂与杜聿明、王耀武等人首批获得特赦。
1980年,宋希濂前往美国探亲,与儿女团聚。旅美期间,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参与组织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致力于两岸和平事业。

1984年,宋希濂与蔡文治等人成立黄埔同学会并发表《宣言》:
“国家第一,民族第一,统一至上,建设至上,切盼我全体军校同学及其家属奋发参加促进中国统一运动。”
宣言发表后,引起舆论广泛关注和好评,同时也激怒了台湾当局。台当局对宋希濂等人进行“围剿”,甚至骂他们是叛徒和“中共的鹰犬”。宋希濂不予理会,他坚信所做的事情对得起良心,对得起民族。
著名作家李敖看到台当局对宋希濂的攻击,拍案而起,撰写《鹰犬将军》一文为他鸣不平。宋希濂对李敖的文章很认可,特意将它收入回忆录中,还把回忆录改名为《鹰犬将军·宋希濂自述》。
1993年2月13日,宋希濂因病在纽约逝世,终年86岁。临终之时,他不忘祖国和平统一,用尽力气对儿女叮嘱说:“待到祖国统一时,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希濂早年参加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为解放中华民族进行过英勇的斗争。在他一生的坎坷与风波中,既有他自己的选择,也有历史的选择。但是从始至终,宋希濂的爱国底色都没有改变过。

END.
好书推荐:
往期文章:
胡宗南52岁娶小18岁娇妻,沈醉:其妻是戴笠送的礼物,此话有何深意?
杜聿明被俘,陈毅点名要见他遭拒绝,10年后杜聿明:我该罪加一等
廖耀湘被俘后怒摔酒杯,要和林彪比试,刘亚楼一席话令他哑口无言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关注我的账号@博书。看完文章,记得点赞+在看+分享三连啊~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