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湘出川抗日病逝,妻子提无理要求,蒋介石:给他俩儿子少将军衔


1938年1月20日,正值壮年的“四川王”刘湘在汉口病逝。医院的工作人员在病房的抽屉里发现了他最后的遗墨:“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下属见了,无不动容悲泣。
刘湘病死汉口的消息传出后,在川军内部乃至全国掀起了极大的震动。彼时距离他率十万川军出川抗日,才刚刚过去两个月。十万川军子弟兵,刚与日军在南京雨花台打完一场恶战。
不过在蒋介石看来,刘湘之死倒是让他大大松了一口气。不仅反蒋阵营中少了一块硬骨头,而且刘湘一死,川军无主,也就意味着中央军接管四川的最后一块障碍被扫除。
不过出于安抚军心、巩固抗日战线的需要,蒋介石还是决定以“国葬”之礼厚葬刘湘。刘湘病逝,眼下的另一个当务之急就是要优抚刘湘的家人。
01
刘湘的夫人周玉书,在川军家眷中是出了名的泼辣粗野。
下属们一开始不敢直接告诉她刘湘的死讯,担心她闹出什么事情,只好谎称刘湘病重,先把她从四川接到了汉口。
可是周玉书千里迢迢赶来,见到丈夫棺材的那一刻,这个素日强势的乡野妇人瞬间泪如泉涌,发了疯似的哀嚎,扑向棺材要随丈夫而去。
众人拦下她,她见人就打,一边大喊大哭,闹着要去找蒋介石拼命,惹得大家都不敢靠近。蒋介石对此也有耳闻,为了不落人口舌,他不仅参加了刘湘的追悼会,还亲自接见了这位刘夫人。
谁知周玉书并不领情,当着蒋介石的面,她突然双膝下跪,放声大哭。蒋介石忙让身边的人“扶刘嫂子回去休息”,可是这位矮胖的刘夫人出身农家,力气很大,众人愣是没能拉动她。
周玉书哭着哭着突然大喊:“亲日派成功,逼死我的抗日英雄!”她翻来覆去只说这两句话。粗野村妇,哄也不是,枪毙又不能,蒋介石束手无策,急得额头上直冒汗。只能等她哭累了,安慰几句,尴尬地带着部下离开。
次日,刘湘的灵柩运回四川安葬。在启灵到江边的路上,何应钦在前面执拂,周玉书跟在丈夫的灵柩后面,哭声更哀,嘴里不断哀嚎:“亲日派成功,逼死我的抗日英雄。”
何应钦听得如芒在背,又不便发作,只能对身边的人说:“快劝劝,快劝劝!”但是周玉书哪里肯听劝。那日,一路上雨雪纷飞,周玉书就这样反复哭喊,直至灵柩上了轮船才停止。

众所周知,“四川王”刘湘死于胃疾复发,那么周玉书为什么把丈夫之死归因于蒋介石,口口声声称刘湘是被逼死的呢?这一切,还要从刘湘与蒋介石多年前的恩怨说起。
回顾自己49岁以前的人生,刘湘曾用四个字形容——不甚光彩。
1888年,刘湘出生在四川成都的一个地主家庭。20岁考入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投笔从戎开始军旅生涯。审时度势,刘湘投入袁世凯麾下,在护国战争中重挫护国军,29岁就被老袁授予陆军中将军衔。
此后的15年时间,盘踞一方的刘湘先后与熊克武、杨森等一批四川军阀恶斗,几进几出,连年征战,后来甚至和叔叔刘文辉为争夺四川的实际控制权,打得不可开交。
直到1933年,这场“叔侄斗”以刘湘获得蒋介石的公开支持,击溃叔叔刘文辉落下帷幕。至此,他算是坐稳了“四川王”的宝座。
刘湘颇有军事才干,在川军中威望很高,蒋介石扶持他是希望能为自己所用。但是很快,他就发现刘湘并不买自己的账。
蒋介石数次发出命令,让刘湘协助国民党“剿共”,但刘湘阳奉阴违跟他打哈哈,做做样子就是不卖力,说到底,他不想一手培养起来的子弟兵给老蒋做嫁衣裳。
再一个就是老蒋花招迭出,曾以各种名目想让中央军入川,分割他的势力,怎奈刘湘一直态度强硬。
02
作为“川人治川”的积极拥护者,刘湘有一个不变的原则,那就是不让蒋介石染指四川,这一点让老蒋多年来十分头疼。更让蒋介石后背发凉的是,刘湘不仅不服从自己,还开始密谋倒戈。
蒋介石步步紧逼,反而让刘湘看清了他消极抗日的本质。刘湘虽然割据一方,野心勃勃,但在民族大义面前毫不含糊。
只要是和日本人打仗,他就支持。中共的抗日主张,得到了刘湘的拥护。蒋介石获悉刘湘与中共暗中往来,气愤不已。
1936年“西安事变”,刘湘甚至调集军队,差点包围了蒋介石的大本营。全国抗日浪潮高涨,刘湘明确提出“抗日、反蒋、联共、建川”的主张,彻底和蒋介石撕破脸。至此,蒋介石已有除掉刘湘的想法。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刘湘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致电蒋介石主动请缨出川抗战,成为主张抗战的地方军阀第一人。

刘湘还承诺:“四川愿意出30万军队,500万壮丁,供给粮食若干万石……四川所有人力财力,均可贡献于国家。”
当时他已是病体之躯,重疾在身,体力、精力均不敷作战之需,妻子及部将都坚决反对他出川。然而刘湘不顾众人反对,要死也要死在抗日的路上。他自我反省说:“过去打了多年内战,脸面上不甚光彩,今天为国效命,如何可以在后方苟安!”“川军要为民族、为国家尽忠!”
这番豪言,刘湘也绝不是说说而已,他积极筹备出川抗日事宜。
然而很多川军的军长、师长根本就不愿出川与日本人拼命,他们更想留在大后方逍遥快活。为了拉拢一切抗日力量,刘湘四处奔波发表讲话。
他还亲自在报纸上发文,号召四川军民誓复国仇:“就是从尸山火海中爬出来,也要把日军赶出中国去!”
刘湘巨大的抗日激情,感染了不少川军将领,还有无数四川子弟。
远离烽火一线的四川,出现了令人动容的一幕:父母主动送儿子去参军,妻子也洒泪送丈夫上前线;那些已经准备上战场的川军子弟们,更是直接写好了遗书。他们活着出去,就没打算活着回来。
03
刘湘的抗日决心,蒋介石自然求之不得。淞沪会战后,中央军损失惨重,急需补充兵源;此外,蒋介石早就有把四川作为战略大后方的准备。
川军出川抗日,无论结果如何,刘湘所部必定元气大伤,蒋介石也就能顺势分割掉这个四川王的势力了。蒋介石十分爽快任命刘湘“抗日救国第七战区司令官”,命其率军进驻苏皖两省,阻击日军。
然而出川在即,蒋介石却没有给川军拨款的打算。刘湘多次请示,得到的回复却是“责成本省自筹”。很显然,这是老蒋有意的刁难。
为了抗日,刘湘自己拿出10万银元,加上社会各界的募捐,最终筹得150万抗战经费,部队才得以开拔。为了家国大义,刘湘拿出全部家底,将川军编为第22和第23两个集团军,出川抗日。
然而出川之后,倾尽全部人力物力的川军在国军中却只能享受杂牌军的待遇。他们的军饷只有中央军的一半,至于弹药和武装,更加落后。川军士兵们正是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穿着稻草鞋,背着“老套筒”和大刀,以血肉之躯和日军的现代化武装硬抗。
1937年11月中旬,刘湘率领十万川军将士抵达南京。淞沪会战失败,日军向南京逼近。刘湘再次请缨,愿意倾其所有川军主力,誓死保卫南京。但是南京保卫战,老蒋却选择了唐生智。

11月23日,刘湘因为胃出血病情加重,蒋介石劝其离开南京治病,但他坚持留在前线坐镇指挥。四天之后,病情恶化的刘湘陷入昏迷。在蒋介石的示意下,刘湘乘船离开南京,入住汉口万国医院。在汉口养病的刘湘,一直牵挂着前线的川军弟兄们。
1938年元旦,刘湘发表文章《长期抗战中的四川》,坚决拥护全国抗战。然而就是在同一天,老蒋却落井下石,在没有通知刘湘本人的情况下,撤销了他第二十三集团军司令官的职务。
刘湘虽卧病在床,自知难当大任,然而职务被撤,他极为不满。冯玉祥来探视刘湘,他情绪激动地说:“今天抗日,我出川军十多万,将来历史上,国人会知道我刘湘是什么人。”
刘湘的愤怒可想而知,蒋介石绝情寡义,也成了压垮刘湘心力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激烈的情绪起伏中,他开始口吐鲜血。
1月17日,刘湘已经病危,医生准备给他输血,却发现他的血管已经萎缩,连血都输不进去了。弥留之际,刘湘在遗书中写道:“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以争取抗战最后之胜利,以求达我中华民族独立自由之目的。”
1938年1月20日,刘湘病逝,年仅50岁。
04
刘湘死后,川军无主,国民党军队进驻四川完全没了障碍。为了安定四川军民,收买人心,蒋介石追赠刘湘为陆军一级上将,准予“国葬”的待遇。
关于刘湘之死,史学界的主流说法是他死于胃疾复发。但蒋介石在关键时刻予以病中的刘湘精神上的“致命一击”,何尝不是加剧他病情的一大原因?
刘湘的遗孀周玉书虽是乡野村妇,但也懂得:丈夫独霸一方,势必成为蒋介石的眼中钉。在周玉书看来,刘湘之死和蒋介石脱不了干系。
刘湘的灵柩抵达重庆,按照原计划在重庆举行公祭后,灵柩会被运往成都南郊再举行公祭。但是周玉书的当天的举动,再次震惊了所有人。
她带着4个子女披麻戴孝,拄着哭丧棒跪在丈夫的灵前。可是读祭文的人还没念几句,披头散发的周玉书就窜出来,一边哀嚎一边挥舞着哭丧棒就向刘湘生前的部下们劈头盖脸砸去。
周玉书当众坐地撒泼不肯起来,直到蒋介石派人来,她开出四个条件:
“其一,刘湘之子刘世英、刘世哲继承他老子的职位,当四川省主席;其二,给刘湘修建一个像中山陵那么大的陵墓;其三,办一所甫澄大学(刘湘字甫澄);其四,发给丧葬费 10万元,在四川各地轮流开追悼会。”

刘湘的长子叫刘世英,次子叫刘世哲,其时年龄尚小,还在四川甫澄中学读书。周玉书想让两个儿子继承父亲衣钵,继续做“四川王”。
这样荒唐幼稚想法,让人哑然失笑。乡野村妇的无理要求,蒋介石自然不会答应,但是要打发她也不容易。
在面见蒋介石时,周玉书又哭又闹,一番讨价还价,最后才让蒋介石松了口,给刘湘的儿子授了两个有名无实的“陆军少将”军衔才算了事。
据说被蒋介石授予少将军衔后,刘世英、刘世哲兄弟俩经常爱穿佩戴着一块金板加一颗金星的少将军服进出学校,不想却引起了同学们的反感,大家在背后议论:“当老子的是军阀,祸国殃民。”
兄弟俩不服气,跑回家就到母亲跟前告了一状。谁知性子暴躁的周玉书竟当即带着一排勤务兵到甫澄学校,通知全校学生停课,集中到操场上听她训话,将全校师生骂了个遍:
“读书的不好好读,教书的不好好教,还躲在背后骂起老娘来了。把老娘惹冒了火,把学堂关了,还看你们骂不骂!”
从此,学校里再也没人敢嘲笑这对兄弟了。不幸的是,尽管周玉书把这两个儿子保护得很好,但是后来他们还是在战争中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刘湘的另外两个孩子没有重蹈哥哥们的覆辙,他们远离了战争和军队,长大后选择了一条学者的道路,皆学有所成。
刘湘的小儿子刘康怀和女儿刘蔚文有幸在动荡的年代全身而退。刘康怀长大后考入了四川大学,后来去了海外成为商界大鳄;刘蔚文大学毕业后远嫁文莱,后来把母亲也接到了海外生活,直到1971年,周玉书在文莱病逝。
到了刘湘子女这一代,刘家早已没了“四川王”的光环和煊赫。比起父亲跌宕起伏的戎马一生,刘湘的子女死的死,活下来的也只是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对比刘湘在权力的漩涡中钩心斗角、争权夺利的一生,刘家的后人远离争斗的平凡人生,现世安稳,也许也是一种福泽了。
END.
一刀的写作课:
书稿写作+账号运营,开启你的副业赚钱之路。点击查看课程大纲,从0到1迈出写作变现的第一步。
往期文章:
韩复榘被蒋介石处决,两妾改嫁妻守寡,儿子抗美援朝,孙子成数学家
58岁马步芳强娶18岁侄女,当街互骂闹出丑闻,台媒:此人禽兽不如
点击关注@博书,看完文章,记得点赞转发,猛戳右下角「看一看」分享更多人~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