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康阳县万寿村,有个书生叫李晚秋。虽说他出身不好,但他非常有才华。逢年过节,街坊邻居都会邀请他帮忙写对联;而李晚秋为人豪爽豁达,对于乡亲们的所托之事,他从不推辞。
李晚秋从小过着苦日子,所以他立志一定要奋发图强。幸运的是李晚秋天资聪慧,他竟靠着自学一举中了秀才。
恰好邻居赵文修是一个老先生,他见李晚秋很有天赋,于是免费栽培他。
在赵文修看来,如若不出意外,李晚秋定能高中举人。
可让赵文修万万没有想到,就在李晚秋赴京赶考之际,他父母突然病重。
为了李晚秋的前途,父亲李凯让他安心去考试;赵文修承诺会帮他照顾好家人。
哪知李晚秋拒绝了,他坚持留在家中照顾父母。
半年后李凯夫妇接连去世,李晚秋一夜之间变了,变成一个酒鬼。
看着苦心栽培的学生如此颓废,赵文修寒心不已。多次劝说无果后,赵文修对李晚秋彻底失望,从此和他恩断义绝,互不来往。
一年后,朋友赵凯登门拜访。
原来赵凯有个亲戚赵刚,前阵子在郊区建了一座豪宅,由于他向来崇尚文人,所以他委托赵凯,帮自己找一个书生给他写对联。
赵凯立马想到李晚秋,想着他一直过得不如意,所以他作为朋友想帮衬下。
得知赵凯的来意后,李晚秋答应了。
第二天李晚秋用心地给赵刚写好对联,赵刚一时高兴,打赏他十两银子。
拿着银子,哼着小曲,李晚秋颇为高兴。
回家途中,他路过一家酒馆,想着有好些阵子没有喝酒吃肉了,于是他走进酒馆,点了三盘,美美地喝了三杯。
酒足饭饱后,李晚秋高高兴兴地回家。
谁知当他路过集市时,无意中看到一位大娘牵着一头小公牛,来到王屠夫肉摊前。
李晚秋甚是无聊,于是他走到跟前旁听。
原来大娘没钱买米了,她打算把养了一年的黄牛给王屠夫。
或许是黄牛知道主人要卖它,尤其是看到王屠夫肉铺前,挂着好几把菜刀时,黄牛不自主地连连后退。
突然黄牛两眼流着泪水。
看到这一幕,李晚秋觉得小黄牛实在是太可怜。想着这些年来,自己一直过着冷冷清清的生活;如果有了黄牛陪伴,是不是热闹了几分?再说黄牛还能耕田种地,这不是两全其美之事吗?
想到这里,李晚秋将大娘拉到一旁,说自己想买下这头黄牛。
大娘乃心善之人,她若不是没钱,绝不会狠心卖掉黄牛;既然李晚秋想买,她也就同意了。
虽然好不容易挣来的钱,一下子花没了;可李晚秋并不后悔,因为他救了黄牛一命,这可是一件大善事。
自从有黄牛后,李晚秋比以前更开心了。
每天牵着黄牛去郊外吃嫩草,而黄牛努力地给主人干活。
五年后,李晚秋的邻居潘田宇去世,生下貌美如花的妻子夏如烟。
自从夏如烟守寡后,村中有许多花心男人,总是找借口跟她套近乎;甚至还有人故意装醉,闯入她家想占她便宜;还好每次都是李晚秋帮她解围。
在夏如烟心里,李晚秋为人正派,从不打她主意,而且真心实意地帮她渡过难关。
慢慢的,夏氏他对李晚秋有了好感;可李晚秋是一个迂腐之人,他很在乎自己的名声,总担心别人在背后议论纷纷,所以他一直和夏氏刻意保持距离。
有天赵凯先到李晚秋,说他想去扬州购进一批绸缎,只因路途遥远,他想请李晚秋陪他同去。
李晚秋当场答应,因为他欠赵凯太多人情。
想着自己即将出远门,黄牛没人照顾。
思来想去,他最终将黄牛暂时托付给夏氏,让她帮忙照顾。
半个月后李晚秋,当他看到黄牛后愣住了。半个月前黄牛极其健壮,如今黄牛枯瘦如柴。
他本想找夏如烟理论,然而夏氏不见踪影。
当天晚上,黄牛托梦告诉给李晚秋。
黄牛哭着说到:“主人啊,你终于回来了,那夏寡妇好狠心,自从主人走后,她天天让我下地干活,每天耕田长达十个时辰;中途还不让我吃草。一旦耕田速度慢了下来,那夏寡妇就会皮鞭抽打。”
梦醒后,李晚秋气得直跺脚,他一定要找到夏寡妇为黄牛讨说法。
第二天李晚秋回城中打算找赵凯,让他帮忙打听夏寡妇的下落。
当他走到城头桥头时,发现夏寡妇竟在摆摊卖布鞋。
看着李晚秋兴师问罪,夏氏只好说出来来龙去脉。
原来前些阵子,夏氏的母亲得了重病,可哥嫂不管不问,可自己哪有钱给母亲治病?
思来想去,夏氏只好把希望寄托在黄牛身上;所以她强迫黄牛天天去帮人家耕田,而她收点报酬,她只想尽快凑齐医药费。
半个月过去了,夏寡妇凑齐三两银子,于是她赶紧请郎中给母亲治病。虽然母亲病情稳定,可后续治疗仍然需要一笔钱,所以她只好来到城里摆摊。
当初夏氏答应帮李晚秋好生照顾黄牛;可她为了给母亲凑钱治病,日夜折腾黄牛,导致黄牛日渐消瘦,她觉得无脸面对李晚秋,所以不敢待在家中。
得知来龙去脉后,李晚秋并没有责备,而是掏出五两银子塞到她手里。
看着眼前这个男人,夏如烟泪流满面。
守寡十年,只有李晚秋是真心实意地对她好,而且没有半点坏心思。
此时的夏氏,情不自禁地扑入李晚秋的怀中。
最终二人喜结良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