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年间,吕安县郊外十里铺,半年前来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寡妇。寡妇叫刘珍,二十五六岁。
刘珍原本住在临县,之前她嫁给一个叫郑刚的屠夫。夫妻俩感情挺好,也过上了一段幸福恩爱的生活。谁知成家才三年,郑刚患上重病一命呜呼,刘珍年纪轻轻就成了寡妇。
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自从刘珍丧夫后,街上有些无赖经常调戏刘珍,甚至有次一个无赖闯进家中,刘珍险些被玷污。
为了过上安宁的日子,远离是非之地,刘珍连夜搬家,来到吕安县。由于刘珍在此地无亲无故,所以她在郊外租了一间房。
在古代大多女子在家相夫教子,对于刘珍来说,她只能靠做些针线活填饱肚子。虽然刘珍是外地人,可邻居们看着她挺可怜,时常给予救济。其中一个叫张海军的男子,经常帮助刘珍。
话说张海军住在刘珍家对面,他在街上靠卖烧饼为生,虽然自己并不富裕,但他可怜刘珍,经常主动帮助她。慢慢地经过一番了解,二人产生感情,他们准备年底成亲。
有一天张海军想着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于是他去镇上买了一些肉,准备送给刘珍。可那天早上他来到刘珍家,敲了半天门,却无人应答。
张海军有种不祥的预感,他推开门进去,发现刘珍竟然躺在地上,没有一点气息。
看到心爱之人离奇死亡,张海军赶紧去衙门报案。随后知县李秋田带葡作前去勘察。
在去刘珍家的路上,李秋田一路观察张海军,只见张海军泪流满面,看不出一点作假的意味。虽然他是第一个进入案发现场之人,但李秋田隐隐感觉张海军可能不是凶手。
考虑到张海军和刘珍关系不一般,所以李秋田向他打听刘珍的基本情况。从张海军嘴里得知,刘珍父母都已去世,平时刘珍基本宅在家里,从没和人结过怨。
据张海军所述,刘珍社会关系简单,膝下也没有家产,为何有人要杀她呢?
不过从张海军嘴里得知,刘珍和镇上另一个寡妇孙香莲来往密切,二人还结拜为姐妹。
很快李秋田一行人来到刘珍家,随后他命他作详细验尸,并让衙役仔细寻找线索。
此时李秋田环顾四周,他发现屋内没有打斗的痕迹,门窗也没有翻动的迹象。后来谎作确认,刘珍是中毒而亡。
可能有人会说,刘珍或许是自杀,但李秋田不这么认为?因为从张海军嘴里得知,刘珍是一个开朗,积极向上的女人。再说自从来到吕安后,她得到不少邻居的帮忙,所以刘珍怎么会自尽呢?结合勘察结果,种种迹象表明,凶手很可能是刘珍的熟人。
勘察完现场后,李秋田将刘珍尸首带回衙门,并安置在停尸房。
根据写作所述,刘珍是中砒霜之毒。那么只要找到来源,顺藤摸瓜一定能找到凶手。
第二天早上,李秋田召集所有衙役,让他们到全城药店去调查,最近一个月内前来买砒霜之人。经过衙役三天的辛苦调查,终于找到了二十多个买主。其中有一个买主,引起李秋田的注意,此人就是刘珍的结拜姐妹孙香莲。
随后李秋田招孙香莲前来问话,质问她为何要买砒霜?
孙香莲解释,说她买砒霜是为了灭老鼠。
见孙香莲还在狡辩,李秋田突然提高嗓门,大声呵斥道:“大胆刁民,你还不赶紧招认?本知县若没查明真相,还会传你来衙门?我问你,当日有人看见你急忙忙从刘珍家出来,你作何解释?”
此时孙香莲支支吾吾,随后她辩解到,说她那天是请刘珍来家里吃饭。
李秋田反驳:“你说那天是请刘珍吃饭,为何你急匆匆离去?你不要再狡辩,难道非要本县对你动大刑,你才肯认罪?”
孙香莲一个弱女子,她哪里挡得住李秋田的审讯,很快她认怂,随后交代来龙去脉。
原来当初刘珍来到吕安县后,她很快和同为寡妇的孙香莲结为姐妹,二人相互照顾。
本来孙香莲非常喜欢张海军,曾经主动向他表白,哪知遭到张海军的拒绝。让孙膑没有想到的是,张海军很快和刘珍勾搭在一块,这让孙香莲恼羞成怒。
孙香莲认为是刘珍抢走了心爱的男人,于是她越来越讨厌刘珍。尤其是她看到二人郎情妾意时,孙香莲更加生气。在她看来,原本张海军是属于自己一个人的,却不料被刘珍横刀夺爱。为完全占有张海军,孙香莲决定除掉刘珍。
案发那天下午,孙香莲带着砒霜去刘珍家,趁着刘珍去后院洗衣服之际,她将砒霜倒入鱼汤中,最后刘珍晚上毒发身亡。
至此刘珍之死真相大白,这是一场因爱而引发的命案。由于孙香莲对张海军畸形的爱,让她认为张海军只属于自己的。为了完全霸占这个男人,孙香莲不惜对结拜姐妹下毒手,结果导致刘珍死了,自己难逃法网,结局实在太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