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风云镇小江村,村东头住着一位渔夫叫李文昌,此人极其勤快,而且非常孝顺,在村里名声不错。
话说李文昌五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从此他和母亲孙氏相依为命。
为了养活儿子,孙氏不仅每天辛勤耕耘,而且还接了些针线活,靠着这些收入,勉强能维持生计。
本来孙氏一心想将儿子培养成才,希望儿子有朝一日能博取功名;可李文昌讨厌学习,特别贪玩。
见儿子还年轻,孙氏不想儿子虚度光阴,于是她打算让儿子,跟着邻居张大哥学木匠。
哪知李文昌拒绝了。
想着儿子既不想念书,也不愿意学手艺,孙氏非常伤心。自己含辛茹苦将儿子拉扯大,可儿子却一点也不懂事。
或许是李文昌良心发现,为了安抚母亲,他决定当一名渔夫。
虽然孙氏有点不乐意,可她想了想,最终还是同意了。
不过让孙氏感到欣慰的是,自从儿子成为渔夫后,他几乎天天下河抓鱼,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雪,从不缺席。
看着儿子如此勤快,孙氏高兴不已。
几年下来,李文昌存了一点积蓄。
孙氏见儿子已经十六岁了,于是她寻思着让儿子早日成家。
后来孙氏和李家定亲。
话说宋郎中的女儿宋冰玉,年轻貌美,勤劳本分,颇有大家风范。
按理说宋冰玉如此优秀,为何她愿意嫁给一个普通的渔夫呢?
原来十年前,李文昌的父亲李雄去镇上赶集,路过一处池塘时,意外救下落水的罗氏;而罗氏后来嫁给宋郎中。
后来罗氏和孙氏结拜为姐妹。
自从罗氏得知李文昌要娶妻后,她主动找上门,和孙氏商量定亲一事。
刚开始孙氏并未答应,因为她有自知之明,觉得儿子配不上宋冰玉。
可罗氏为报恩,坚决要将女儿许配给李文昌;如果孙氏不答应,那她们姐妹以后断绝来往。
孙氏没办法,只好同意这门亲事。
两家定亲后,孙氏和儿子全力筹办婚宴。虽然当时家里积蓄不多,但他们还是将府邸重新修缮一番,而且置办了全套新家具。
半个月后,李文昌风风光光地迎娶宋冰玉。
自从宋冰玉嫁入李家后,她勤劳贤惠,操持家务,孝顺婆婆。
转眼三年过去了。
那段日子,孙氏生病了,卧床长达数月。期间宋冰玉昼夜伺候,无奈孙女身子虚弱,一时半会好不了。
李文昌见母亲气色越来越差,于是他打算去河边抓点鱼,给母亲补补。
第二天早上,他前往相思河抓鱼。
没想到运气不错,不到一个时辰,他已经抓到五条大鱼。
见收获不错,李文昌随即收拾渔网回家。
哪知刚走没几步,只见一只白狐从草丛中跳出来,一头栽倒在他跟前,不远处则站着一条凶神恶煞的黑狗。
李文昌仔细一看,发现白狐右腿流血。
看到这一幕,他非常气愤,本来他一直讨厌狗,如今看到黑狗咬伤白狐,气得他拿起木棍,朝黑狗砸过去。
黑狗立马溜走。
来到白狐跟前,李文昌从衣服上扯下一块布,给白狐包扎伤口,并抱着它回家。
到家后,他找来草药给白狐疗伤。
没想到晚上,白狐竟溜走了。
转眼一年过去了。
话说那天中午,李文昌下河抓鱼。
哪知刚来到河边,突然下起暴雨。
李文昌四处张望,终于发现不远处有一个山洞,于是他赶紧去山洞避雨。
在山洞待了许久,雨却下个不停。
就在他发愁如何回家时,突然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出现。
女子笑着说道:“李公子,别来无恙啊”
李文昌一愣,随后一脸疑惑地问道:“姑娘,你认识我?不知姑娘尊姓大名?”
看了看李文昌,女子如实道出身份。
原来这女子叫小翠,正是当年被李昌救下的那只白狐,如今已成狐仙。
小翠今日前来,只为报恩。
狐仙提出以身相许,哪知李文昌拒绝了。
见狐仙一脸怒意,李文昌知道自己乃凡人,岂是狐仙的对手?
想到这里,他起身要溜走。
哪知狐仙拦住去路,并强行留他在山洞中过夜。
那天晚上,狐仙百般劝说,只要李文昌答应娶她,那她可以让李文昌发大财,还能让他延年益寿。
面对狐仙抛出的诱惑,最终李文昌心动了。
次日早上,李文昌和狐仙道别。
二人约定三日后在城北小树林见面。
李文昌信誓旦旦地保证,定会让狐仙满意。
随即,李文昌哼着小曲回家。
可回到家中,看到妻子早已做好一桌饭菜,尤其看到妻子一副关心的模样,他犹豫了。
当他脑海中再次浮现狐仙绝美的身材,想着狐仙的种种承诺,他心动了;可妻子如此贤惠,如果贸然休妻,恐怕会惹来非议。
不行,必须找一个让众人信服的理由。
思来想起,李文昌很快生出一条妙计。
当天晚上,他找来好友刘三来家中喝酒。
中途,李文昌借口出去买酒,故意制造妻子和刘三独处的假象。
半个时辰后,李文昌提着一壶酒回家。
刚走进院子,他突然大吼起来,痛骂宋冰玉不守妇道。
没一会,街坊邻居听到动静后连忙赶来。
李文昌装模作业的哭泣,随后指责妻子和好友有私情。
宋冰玉百口莫辩,哭着跑出去了。
此刻,李文昌当众宣布休妻。
可他哪知,宋冰玉跑到河边跳下来,以死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好在小翠及时出现,制止了悲剧的发生。
转眼三天过去了。
李文昌如约来到小树林里。
看到小翠后,他激动不已。
哪知小翠冷冷地说道:“李公子,没想到你是薄情之人”
说完,小翠指了指后面。
李文昌回头一看,竟是宋冰玉。
此时宋冰玉早已没了昔日的柔情似水,对他只有无尽的恨意。
后来小翠施法,让李文昌成了瘸子和瞎子,也算是他负心的报应;至于宋冰玉,伤透心的她,选择削发为尼,从此不问红尘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