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会取消学区房改为凭成绩上学吗?


国家的意志很明确:要避免社会严重撕裂。
农民工的子女、土著拆迁户子女、技术阶层的子女、公务员企业家的子女,必须有交集,这种交集最好在义务教育阶段。
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培养出“何不食肉糜”的一群人。至少得知道底层打工者是怎么生活的。


目前掌权者什么履历,看一下就知道。
他们会不知道底层经历的重要性?
国家就是希望,选拔和培养出真正了解中国、了解社会的人才。
教育体系如果都是培养出一帮精致利己主义者,或者白左一样的政治幼稚病晚期,那这个国家就完了。
学区房都是一帮社会中层人在焦虑。
不论什么学区,什么成绩,都是一帮人想方设法跟底层人(偏远农村、大城市的务工人员)划清界限罢了。
小学老师能有多大差别?还不是就想跟打工者随迁子女隔离开。非学区的小学,不就是所谓的菜场小学、随迁小学,不就是农民工子弟多一点么?
然而,这个就是国家严厉打击的事情。
所以别跳了,没用的。
义务教育阶段搞不定,那就大学必须边远地区呆一年就是了。有社会实践经验再上大学。
上山下乡这个事情又不是没干过。
大一军训一年也不是没有过。
更何况,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也是对他的一种保护。
不能体察底层人的生活,很容易受到严重的反噬。
宰相发于州部,将军起于行伍。
如果真有远大抱负,对子女有很高期待,那就得到基层去锻炼,了解和接触社会劳动人民的思维,跟他们交朋友,这比交几个公子哥意义大得多。
我们毕竟是人民共和国。劳动人民才是这个国家的基石,公子哥们不是。
如果能够忍受阶层滑落,子女轻松一点过一辈子,社会地位可能低于自己,那确实没必要去底层,但也没必要这么拼,顺其自然即可。
我觉得最好笑的地方在于:
你如果想往上爬,那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了解底层非常重要,跟农民工子弟划清界限没有任何好处。
如果能够只是想平安过一辈子,那也没必要折腾,开心就好。
一群人又想往上爬,又不想接触底层。这不是缘木求鱼么?
文章转自知乎某匿名用户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