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选》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朋友



我经常读《毛选》,再忙都会抽空瞄几眼《毛选》,因为《毛选》中的干货太多,每次读起来都会有新的发现,所以乐此不疲。
比如有一次读《毛选》,读着读着,突然悟到了“朋友”二字的含义。
一、
读第一篇社会各阶层的分析,里面教员对革命的朋友和敌人进行区分。
教员把买办阶级、豪绅阶层、地主阶级都视为革命的敌人。要打到他们,因为他们是帝国主义的附庸,本质上是为了帝国主义的利益服务,具体表现为反过来各种压榨国内的无产阶级,打压民族资产阶级等,干了最坏的事。
教员把农民视为革命的盟友,因为处于底层生活着的农民受尽了剥削阶级的压迫,有着天然的革命需求,革命起来是彻底的。
教员在分析朋友和敌人的方法论上,是以立场为标准,也就是说立场是分析是敌是友的第一标准。人再聪明再有本事,跟人民的立场对立,为帝国主义卖命,都不能当做朋友,比如汪精卫,比如当今的某想。
有着革命需求立场的阶级,天然的就是革命的朋友。而买办和地主阶级因为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反对革命,站在了革命的对立面。
教员正是提前认清了革命中的朋友和敌人,才带领国人走向了胜利。再比较下蒋介石,站人民群众的对立面,革命能成才怪。
把这个分辨敌友的思路放在今天的工作上去,很明显老板和领导跟员工是不同的立场。
老板雇人是为了尽可能多的让员工干活拿到合适的薪水,来实现自己利益较大化。
领导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员工不加班,自己这里的地位也就稳固不了,所以总有领导带头号召下属加班。
因为立场不同,所以员工和领导、老板不是朋友关系。有老板万一提倡员工跟他是兄弟,是亲密无间的朋友,那员工就要小心了,套路在路上了。
职场不该心存幻想。
当然了立场是大的方向,不代表所有的具体利益就是一成不变的,地主阶级中也有极少数的赞成革命的,农民中也有给日军带路的人。
二、
有了立场一致,还得具备建立利益联盟的基础,达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为什么革命的时候要打土豪分田地?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当好人,也不是靠正确的口号就能成事,得靠利益作为基础来推动。
打土豪分田地能帮助农民朋友解决吃饭和生存空间,改善他们的生存条件,这就是为农民朋友的利益谋幸福,自然就会得到他们的支持和拥护。
职场不少人只把人际关系建立在了情感基础的链接上,这是不够的,容易被重大的利益给冲垮,被好同事和下属给坑了就属于这种。
只有有了稳定的共同的利益,朋友关系才会更为可靠和牢固。
三、
革命不是件容易的事。要组织起来全国尽可能多的人力和物力,牺牲多少人,耗时多年,才能推翻旧的利益集团。
我们都知道要管理一家百万人口的企业有多难,而一个国家有几亿人的话,就能难组织了。
要组织好革命的队伍,单靠立场和给利益还不足以成事,这里的背后是信仰,是许许多多志同道合的人为了一个伟大的目标而奋斗。
今天我们大部分已经脱离了那个需要信仰来支撑的革命环境,这个时候,延伸出来的是价值观,是共同的爱好。
现实中有个有趣的例子,只要我们多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就会发现一个人如果有个不错的爱好,自己钻研的比较深入,那么个人在工作中发展后劲就特别大。
这是因为有共同点的关系。同样的爱好也可以让不同的人之间产生共鸣,建立信任基础,这对合作非常有利,有信任就容易合作,通过爱好来了解和信任对方。
四、
我们常常把以感情为基础的关系定为朋友关系,但是长时间的感情往往经不起考验,容易出现裂痕。
最后能剩下的,往往是极少数人,就是所谓的真朋友。
而在个人发展中,因为利益会冲突,有矛盾和摩擦,在这种环境中,反而是以立场、利益联盟、爱好建立起来的“朋友”关系相对更为牢固,因为这种关系对摩擦容忍度更大。
也许这才是社会真正的样子。
我们都知道教员的《毛选》中有真知、有格局、有智慧
但是总有人说不容易读懂它
或者没时间研究它
错失了读毛选的机会,就错失了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毛选读书群”来解决这些问题
1 毛选之所以被称为“屠龙记”是因为干货又多格局又大,如何把这些好东西像挖宝一样挖出来才是最核心的。这次毛选读书群就是要从三个角度来挖宝。
选既讲文章的背景,又精讲文章内容的精华和思路,还讲毛选在实际工作、生活中的应用,从背景、内容、应用三个角度来剖析毛选的价值,让更多的人能轻松读懂毛选,学到干货。
2 读书计划为:花一年时间,读完四本毛选,每个工作日都在群内分享领读内容和解析。
本次入群需付费,原价399/年,限价299/年,有兴趣的朋友,加唯一微信(18258164664崔)付费、咨询、加群。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