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夫妻驻守黄海孤岛32年,无电无淡水年薪5千,丈夫给妻子接生


哈军工原教员丁金星,每天连续工作十几小时,埋头44年换来国产激光陀螺的问世;为了守护万顷林海,朱彩芹在防火瞭望台上坚守了28年……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在距离连云港市燕尾港12海里外有一个小岛,有两个足球场大小,有这样一对夫妻在岛上驻守了32年。
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夫妻俩熬走了县人武部的9位部长和7位政委,而他们却像一颗钉子,牢牢地镶嵌在这座孤岛上,不畏严寒酷暑不惧风吹日晒,为祖国坚守了一辈子的海岛。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对“孤岛夫妻”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孤岛夫妻)
孤岛英雄
距离连云港市燕尾港12海里外的地方有一座孤岛,名为开山岛,面积约0.013平方公里,差不多有两个足球场大小,但是开山岛的战略地位却不容小觑。
1939年,抗战时期侵华日军就通过开山岛作为跳板进行登陆作战,打开致命缺口攻入江苏连云港市灌云县,在那场腥风血雨中我国军民死伤上万人。
建国后开山岛作为我国黄海海域连云港地区海防线的右翼前哨,一直由部队驻守,以保障沿岸的海防安全,数十年来一直相安无事,附近居民家家户户安居乐业。
1960年4月,王继才出生在灌云县芦河村,从小他就对军营生活十分的向往,最喜欢的就是听村里的老人讲一些战争时期的故事。

(王继才)
长大后张继才如愿成为了一名民兵,并且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勤奋刻苦的努力当上了营长,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自己的另一半王仕花,并拥有了一个乖巧的女儿王苏。
1986年3月,领导决定将驻守开山岛的部队撤编,并将其列为一类民兵哨所,这意味着以后将由民兵负责观察监视海上和空中情况、防止内潜外逃、维护治安和抢救海上遇险船只等任务。
然而驻岛部队撤离后开山岛就成了一个“三无”(无电、无水、无居民)孤岛,灌云县人武部先后派出四位民兵执行守岛的重任,可坚持时间最长的也不过13天。
第四位派出的民兵放弃任务归来后,守岛的任务成了烫手的山芋,没有一位民兵愿意接受挑战,再加上当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席卷全国,村子里不少人都走上经商的道路,纷纷朝着经济特区奔去。

(王继才)
其实从一开始领导公布任务时王继才就想主动请缨,但是思前想后还是放心不下家人,女儿刚出生不久,家里老人也需要照顾,如果自己走了就只留下妻子撑起养家的重任,他实在是于心不忍。
没过多久领导还是找到了王继才,领导也能理解他家里的情况困难,给了他足够的时间去考虑。
王继才回到家后跟父母摊牌,可是话才说到一半就被打断,一连十多天他都吃不好睡不好,这件事就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胸口。
终于在犹豫了13天后,他给领导回复称自己接受任务,但是有一个要求,无论如何不能让妻子知道自己去守岛的事情。

(王继才)
1986年7月14日早上8时40分,这是记录册上面王继才第一次登上开山岛的时间。
接连四位同志放弃守岛任务,王继才早在上岛前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可是登上开山岛的那一刻他还是忍不住“破防”了。
王继才花了二十多分钟绕着孤岛走了一圈,整个小岛并没有多大,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野草遍布山坡,只有几排空荡荡的旧营房孤零零的立在山坡上,似乎并没有像传闻中的那么可怕,只不过是缺少了一丝生机。
王继才推开旧营房的门后里面是一排铁床,他将人武部徐部长临别时给他留下的6条玫瑰牌香烟和30瓶云山牌白酒放在床板上,一直紧握的铁叉也随手丢在一旁,也顾不上床板上的灰尘就一下躺了上去。
身心俱疲的王继才迷迷糊糊就这样睡着了,等到醒来时发现身处空无一人的旧营房,他感到嗖嗖的凉风袭来,背上的汗毛都立了起来,一个一米八的汉子竟然心里犯起了嘀咕。
登岛之前王继才就听到了不少关于开山岛的传说,有人说岛上有吃人的双头蛇,他从小就对蛇这个物种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想到这些不由得心跳加速。
王继才为了让自己冷静下来,向来烟酒不沾的他迫不及待地抽出一支香烟点燃,猛抽了两口后又打开一瓶白酒猛灌一大口,在酒精和尼古丁的作用下他逐渐放松下来又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一早王继才被暴雨拍打的声音惊醒,他抄起铁叉想要出门察看一下岛上的情况,结果一开门发现海水已经漫至岛上,满地都是蛇、老鼠和蛤蟆。

(孤岛)
王继才瞬间吓出了一身冷汗,脑子也刹那间就清醒过来,立刻将房门关上锁死,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还将铁床移到门后堵上。
这场暴雨足足下了三天三夜,这些天王继才除了睡觉以外,就只有靠饼干充饥,与香烟和白酒为伴。
王继才领略到了开山岛的条件有多么的恶劣,也感受到了深深的恐惧,但他从没有想过轻言放弃。
每每想起老人们跟他讲的故事,想到战争的残酷,他就愈发觉得自己必须要坚守在岛上,岛的后面是自己的家、是祖国,绝不能让老祖宗的鲜血白流!
登岛第四天,天终于晴了,在烈日的暴晒下那些蛇和老鼠都没了踪影,王继才也终于重见天日,开始按部就班地完成每天的任务。

(王继才夫妻)
条件恶劣和恐惧张继才都可以克服,但是对父母和妻女的思念却愈演愈烈,在每一个难眠的夜晚那种强烈的思念都会趁虚而入,孤独和空虚才是他最难以克服的困难。
“野人”夫妻
王继才的妻子王仕花隐隐感觉到一丝不对劲,王继才明明跟自己说执行完任务大概三四天就回来了,可是一个多月过去了丈夫还是没有回来,走的时候又没有带干粮,难不成是出了什么意外?
在王仕花的再三追问下才终于得知丈夫是去守岛了,可能以后都要在岛上生活了,而自己作为王继才的妻子竟然是全村最后一个知道这件事情的人,她当即找到人武部要求上岛看望丈夫。
王继才登岛第48天,早上进行巡防任务时忽然看到远处海面出现一个黑点,那个黑点由远及近正在向开山岛驶来,他的内心不由得窃喜,自从登岛以来没有什么比见到人更能令他兴奋地事情了。

(王继才夫妻)
王继才一路狂奔来到海面,等那艘小渔船驶近时他却愣住了,船上站着的不正是自己的妻子王仕花嘛!
小渔船刚一靠岸王继才就迫不及待的一个健步跳了上去,全然不顾人武部的同志在场,一把将朝思暮想的妻子拥入怀中,这个画面他在脑海中幻想过无数次,如今终于变成了现实,眼中不由得闪烁着一丝晶莹。
片刻过后,王继才见氛围不对,“唰”的一下就从妻子的身上弹开,一下跃到岸边,低头看看自己衣衫褴褛,散发着一股臭味和霉味,再摸摸脸颊胡子拉碴,活脱脱就是一个野人。
这时王继才看到妻子捂着鼻子流下两行热泪,赶忙上前抓住妻子的手说道:“仕花,我不是有意要瞒你的,我向你承认错误!”

(王继才夫妻)
可王仕花根本不是因为生气才哭,她是看到王继才这个样子心疼,她不敢想象丈夫在岛上的这些时日到底经历了什么。
王继才带着一行人来到旧营房后,王仕花拿出梳洗的生活用品开始帮丈夫打理,剪了头发刮了胡子后王继才原本的样貌终于显现出来,跟上岛前相比憔悴了许多。
两人聊着聊着王仕花还是忍不住开始劝说道:“继才,你跟我回去吧!闺女整天吵着要找爸爸,别人受不了你为什么还要苦苦坚持?”
王继才低下了头,沉默了许久后回答道:“开山岛很重要,你不守,我不守,那让谁来守,难道要让先辈的血白流吗?我是不会回去的!只是要辛苦你操持好家。”
王仕花听了以后没有再说话,没过多久便跟着人武部的同志离开了开山岛。

(王继才夫妻)
约摸20多天后,王仕花再次登岛,不同的是这一次带着大包小包,因为她决定要和丈夫一起守卫开山岛。
王仕花将鲁河小学教师的工作给辞了,他很热爱教师这份职业,但是那天过后她仔细回想了丈夫说的话,认为确实有道理,而且她更希望可以和丈夫一起守岛,至少可以不那么孤独。
在王仕花教师生涯的最后一堂课上,她清晰地记着讲的是《我爱北京天安门》,下课后她并没有着急离开,思索良久后对着学生们说道:
“同学们,老师明天就要去守卫开山岛了,它和天安门一样都很重要,希望你们可以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像老师一样去守卫、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
自从王仕花来到开山岛后王继才的孤独感瞬间烟消云散,夫妻两人每天在岛上巡逻,观察海情,虽然条件艰苦但是过得却十分开心。

(王继才夫妻)
1986年国庆节前夕,王继才夫妻俩受到了父亲送来的补给,在包裹里摆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和一张字条。
“儿啊,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下去,开山岛就是你们的阵地,只要人在阵地就在、旗就在!”
国庆节当天,王继才和王仕花早早地就起了床,找来一根又长又直的竹竿将国旗套好,进行了一场专属于他们的升旗仪式,当国旗迎风飘起的那一刻,两人肃穆的注视国旗唱起了国歌。
这个传统就这样被保留下来,每天早上夫妻俩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进行升旗仪式。
岛上的生活苦涩中夹杂着幸福,但同时又有诸多的不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随时离岛,这座孤岛就像是一个水牢,将夫妻俩牢牢地困在岛上,王继才确实做到了为国尽忠可是自古忠孝难两全,他也有更加深刻地体会……

(王继才夫妻)
忠孝难两全
王继才驻守在开山岛上每年可以领到3700元的工资,后来建了灯塔以后涨到了5700元,而这些钱大部分都花在了购买国旗上面,因为岛上风吹日晒,一面国旗用不了几个月就会脱线褪色,因此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更换。
除了日常的开销以外,对于养活家里的父母和孩子来说只是杯水车薪,更让夫妻俩难受的是缺少了对孩子的陪伴。
1987年7月,王仕花已经到了临产的日子,可偏偏赶上了台风来袭,海面上见不到一艘渔船,想要把妻子送到医院去生产比登天还要难。
王继才无奈之下拨通了人武部的电话,希望可以派一艘船来把妻子接走,可是台风天气没有任何渔船愿意出海,最后也只能退而求其次,人武部的同志找来了一位专业的医生,跟王继才保持通话,由王继才来给妻子接生。

(王继才夫妻)
王继才按照医生的指导烧了一大盆热水,又把剪刀煮了好几遍进行消毒,等到婴儿生下来后小心翼翼地将脐带剪短,整个过程他紧张的心都要跳出嗓子眼,生怕妻子和孩子出现什么闪失。
幸运的是母子平安,妻子为王继才生下一个儿子,那一刻他的内心五味杂陈,一下瘫坐在地上抱着儿子痛哭流涕,有种劫后余生的庆幸。
这些年来王继才感觉亏欠了大女儿王苏很多,父母年纪大了以后他便让王苏辍学了,他知道王苏学习成绩很好,拿了不少奖状。
可是家里有父母要照顾,儿子王志国又到了读书的年纪,小女儿王帆出生后也无人照顾,两难之下他最终选择了让王苏下学,扛起家庭的重担。
从五岁开始王苏就开始学着做饭,辍学后又包揽了所有的家务,还要照顾爷爷奶奶和弟弟,年少的她心里也感觉很不公平,直到她跟着爸妈去了一次开山岛后才终于开解释怀。

(王继才夫妻)
王苏看到了父母的生存条件有多么的恶劣,甚至连水都要靠从陆地上运,她很不解为什么这么艰苦父母还要守在岛上,后来她明白了那是一份责任,就像自己辍学养家一样。
也是在那一年的冬天,王继才的父亲病逝,当天晚上他正在岛上巡逻,连父亲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仅仅过了半年母亲又病倒入院,因为执勤巡逻,王继才也没能见到母亲的最后一面。
不过,在母亲去世后不久,王继才收到女儿发来的一段视频,视频中的母亲白发苍苍,看上去十分的憔悴,她有气无力的对着镜头叮嘱道:
“儿啊,你是为国守岛,就是我去世的时候你不在身边,我也不怪你。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但在我心中,尽忠就是尽孝,守海防就是尽大孝。”

(王继才夫妻)
这段视频王继才一直珍藏,反复观看了几百遍,每次看到都会忍不住落泪,但母亲的话也一直激励着他站好每一班岗,对得起母亲对自己的嘱托。
多年后,大女儿王苏准备结婚,她最大的愿望就是父母能够一起出席自己的婚礼,可是左等右等还是只等到了母亲一个人孤身前来,这三件事情成了王继才一辈子的遗憾。
婚礼结束后,王苏给父亲打电话,那天晚上父女两人聊了很久,电话挂断后,开山岛岸边张继才擦干眼泪,将手中女儿的照片放进怀中,还未干涸的泪痕又被两行热泪覆盖,他是多么想去看看女儿结婚的样子,可是肩上的职责让他必须坚守岗位。
其实王继才也有想过离开,但是当时赶上人武部的老领导病重,他实在是不忍心开口,老领导临别前还嘱托道:“有你守着开山岛我也就放心了,一定要站好这一岗!替我,替我们无数的革命前辈!”

(王继才夫妻)
从那以后王继才闭口不提离岛的事情,就这样在开山岛上驻守了32年!
永不熄灭的灯塔
王继才夫妻俩在孤岛上坚持每天升国旗、巡逻、看管维护军事设施和民用设备、救助渔船渔民、观察海上空中情况,过得也算充实,可是却遭到亲戚的反对。
王仕花的表姐埋怨王继才对不起这一家人,想当初跟王继才一起打工的那些人哪一个家里没有点存款,再看看张继才,每年领着5000多块钱的工资,这一大家人的生活都是入不敷出。
其实也不然,谁能够想到开山岛这个偏僻的孤岛有朝一日能够成为香饽饽呢?只不过按照王继才的想法来说是“有些钱能赚,但有些钱坚决不能拿”!

(王继才夫妻)
早在1997年8月就有一个老板模样的男人来到开山岛找王继才,见面后塞给他一个鼓鼓包包的袋子,王继才打开后发现是满满一袋子现金。
男子十分嚣张地对王继才说道:“别看了,一共十万块钱,只要答应我一个条件这些钱就都是你的了!”
在那个年代十万块钱对王继才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他从没有见过这么多钱,拿了这笔钱他可以改善一家人的生活条件,直接就跨进小康阶级,可是他知道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这个男人是走私犯!
王继才当即将钱袋子甩到男子的手中,义正严词地对着他说道:“别说10万,就是100万、1000万我也不会答应你的要求,只要我在这里一天你就不要想在岛上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王继才夫妻)
说完以后王继才便将男子赶走,并立刻向边防部门作了汇报,经过有关部门的调查后成功将这个走私团伙一网打尽。
渐渐地王继才夫妇坚守孤岛的事迹传开,江苏省军区得知岛上的生活条件十分恶劣后,特地派人送了一台小型风力发电机运到岛上,解决了夫妻俩的用电问题,那时夫妻俩第一次在岛上看电视,对于部队的帮助他们十分的感激。
2012年元旦,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在看到了王继才夫妇有关事迹的报道后,专门从北京送来了一座钢制的移动升旗台和一面曾经在天安门广场上空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
王继才收到国旗的那一刻视若珍宝,晚上睡觉恨不得都要搂着国旗,为了这面五星红旗王继才还摔断了两根肋骨。

(王继才夫妻)
那天,王继才夫妇早晨起来进行完升旗仪式后便开始执行巡逻任务,结果天色骤变狂风袭来,王继才意识到台风要来了,将妻子护送回营房后转身又跑了出去。
王仕花知道丈夫是去收旗,可是外面的树都快要被挂断,心里不由得担心起来,祈祷着千万不要发生意外。
王继才顶着狂风来到升旗台,一把抓住旗杆抽出来,并将红旗卷好,还没来得及开心时,强劲的台风将他掀翻在山顶,朝着山下滚去,那一刻王继才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红旗决不能受到损害,他将红旗死死地抱在怀里,翻滚着便失去了意识。
这时王仕花担心他出事已经赶来过来,看到他被风刮倒后赶忙下去施救,红旗完好无损地被他护在怀中,可是经过检查他的肋骨却断了两根。

(王继才夫妻)
王继才的年龄毕竟大了,这次创伤过后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最终在2018年7月27日,完成了当天的执勤任务后他倒下了,再也没能站起来,享年58岁。
这一天是王继才登岛的第32年零13天,那一摞摞的执勤记录记载了王继才32年的心血,一笔一划都是用岁月书写。
王仕花在张继才去世后又重新回到开山岛,她决定继承丈夫的遗志,为开山岛站好每一班岗,直到力气用尽为止。
这些年来夫妻俩先后荣获“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人民楷模”、“最美奋斗者”、“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32年来,王继才夫妇多次提供情报线索,帮助成功破获6起走私、偷渡案件,为国家挽回十多亿元的经济损失。
如今的开山岛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守岛人,对于英雄最好的告慰就是继续完成他们坚持的事情!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