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15岁"钉子户":没水没电照顾瘫痪母亲,点蜡烛写作业也不搬家


2014年5月,山西太原市内环西街的一个破旧小房间里,一个中学生模样的男孩,正与拆迁办的工作人员激烈对峙。
这个男孩名为张晋源,这时不过15岁。

“我理解你,但现在你必须搬离这里。”多番口舌争斗后,工作人员坚持。
张晋源家所在的这片区域要统一实施旧城改造。
除了这户人,其他住户都已拆迁完毕。张晋源也便成了众人口中的“钉子户”。
见执法人员这么说,张晋源急得几近要哭出声来:“不是我不想搬,是你们不让我搬!”
张晋源并没有撒谎,他确实是没资格搬家,文件刚下来时,他就去负责人的办公室找过相关工作人员,只是每一次,他都以同样的理由被赶了出来。
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张晋源搬不了家的理由根本原因是什么?最后这件事又要如何解决呢?

张晋源搬不了家,是因为他没有房产证。
这个房产证关乎着他们一家搬家以后住在哪里的问题。
按政府的话来说,张晋源一家搬家后可以入住西华苑。
只是,从政策到现实,自然是有前提条件的,这个西华苑也不是说住就能住的。
政府有一个补偿指标,大致内容是,用西华苑的55平米,减去张晋源家原来的平米,多出的面积按照每平米1000元计算,补上这个钱,张晋源一家就可以入住新房。
根据张晋源家的面积来计算,他之后只要再支付2万元,就可以和家人一起搬进新房。

2万块换新房,听起来再划算不过了,可对于张晋源一家,这2万块都不知去哪儿找。
钱的问题是很棘手,但还有棘手的问题。
根据政府的要求,拆迁户要想入住新居,必须先提供旧房子的房产证。
张晋源一家就卡在了这一张房产证上了。
张晋源家的房子不是没有房产证,不过这张房产证的所在,只有张晋源的母亲知道。
遗憾的是,母亲这辈子都不可能将房产证一事给张晋源说清楚了。
难道她出了什么事?
幸运的是,张晋源的母亲依旧健在,不幸的是,她再也没有了言语的能力。

几年前,母亲因劳累过度中风晕倒,再睁眼时,便是在医院的病床上。
一纸诊断书正摆在病床旁边的桌子上:“运动神经已经损伤”。
医生告知张晋源的父亲:“她这辈子站起来的可能性不太大了。”
一家人拼尽全力,带着她到处求医,但母亲身上仍旧连一丝好转的迹象都没有,反倒病情还越发严重。
病没治好,债还背了不少。
如今母亲只能终日躺在床上,嘴角一直流着口水,半咧着嘴一直在笑,好似一个智力不足的小孩。

至于张晋源的父亲,母亲生病后没几年,父亲便也因劳累过度,身体突发不适,住进了医院。
一场噩梦再次上演。
“肺癌,晚期。”医生带着惋惜的神情宣判了张晋源父亲的“死刑”。
从此,张晋源满目疮痍的家瞬时坍塌,本就不宽裕的经济状况越发紧凑。
父亲苦熬了几个月后,带着遗憾离世,张晋源一家的顶梁柱彻底倒塌。
这便是执法人员刚开始所说的,他们理解张晋源的根本原因。
只是理解并不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帮助,他们并不能帮到张晋源,而他们的任务更是要让张晋源母子尽快搬走。

如今母亲连最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没有,口齿不清,根本无法说出房产证的下落。
有邻居给张晋源好心建议:“你去你母亲之前的厂子问一问,看能不能找到这张房产证的下落。”
邻居之所以这么说,和这套房子的来源有关。
张晋源的母亲出事前在一个工厂上班,当时正好碰上母亲所在的工厂搞房改。
综合评估后,张晋源家也分到了一个买新房的指标。
只是这一次,钱又成了这家人的拦路虎。
当时,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现金买下这套房子。

无奈之下,母亲只得向领导反映:
“我们现在还拿不出这么多钱买新房,您能不能先给我们分一个旧房子住着,我赚了钱慢慢补上。”
在张晋源母亲的恳求下,领导还当真就给张晋源家找到了一套“旧房子”。
这套房子有多旧呢?
据张晋源回忆,他们在房子里,外面如果有大型车辆路过,他们能明显感觉到房子在震动,好似下一秒房顶就会坍塌。
母亲也和领导反馈过想换房子的事,领导只是搪塞道:“暂时将就一段时间,过段时间厂里再想办法。”
至于房产证,领导也只是简单回应道,“你们先搬过去,搬过去以后就给你们房产证。”

领导说得轻松,但这件事却迟迟没有兑现。
母亲也想过再催催,只是打工的人又有什么话语权呢,要是得罪了领导......
张晋源一家只有坦然接受了这套岌岌可危的破房子,并且习以为常,穷人从来就没有反抗的资格。
因为这件事,这套房子的房产证始终没有到他们手上。
再之后,便是母亲出事,父亲离世和房屋拆迁的事情。
一个家庭的两个家长接二连三地出事,房产证的事就更没人记得了。
听邻居这么说,张晋源找到了母亲曾经工作过的地方。

几年过去,物是人非,当时的工厂早已改成了子公司,当初和母亲一起共事的老员工都悉数离职。
张晋源对着来来往往的人问了一圈,也没打听到半点有用的消息。
寻找房产证一事就此不了了之了,到最后张晋源也不知道房产证到底在什么地方。
张晋源手上还有一件最让他头疼的事,学业。
母亲瘫痪在床时时需要人照顾,他又得上学,如何平衡好学业和生活,一时成了最困扰张晋源的问题。
思索了一番后,张晋源向老师提出了一个特别的申请。

早上同学们跑操,他不跑,中午同学们做课间操,他不做,为的就是利用这点时间,匆忙跑回家伺候母亲把饭吃了,药喝了,厕所上了。
平时一放学,张晋源也是班里走得最早的一个。
对于张晋源来说,母亲是他唯一的亲人,母亲的安危大过一切。
罗曼罗兰说: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诚然如是,张晋源所做的这一切,便是这句话最好的证明。
生活给予了他如此之多的苦难,他只是坦然承受着,并用自己的乐观将其逐一化为了糖水。
要知道,此时的张晋源也不过是一个学生而已。

几年下来,张晋源将母亲照顾得无微不至,身上没有半点褥疮不说,自己的成绩亦是极为出众,稳坐班级前几。
2008-2009年度,张晋源还获得了“孝敬父母奖”。
事实上,张晋原本可以不用过得这么辛苦。
班里有贫困补助金,张晋源完全可以申请这笔资金,照他的家庭条件,他基本上可以稳拿这笔钱。
自始至终,张晋源都没有这么做过。
张晋源解释道,他家里贫困是真的,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将母亲照顾得很好。

相比之下,班级里还有家庭条件更为贫困的同学,相较于他,这些同学可能更需要这笔钱。
当然,张晋源这么做,其实还有部分私心所在。他想用这种方式守护住自己那点可怜的自尊心。
生活于他已是极苦了,精神上,他不想再过于卑微。
毕竟,小孩子亦有守护自己尊严的权利,他们的内心有时候比成年人更加敏感。
张晋源尽心尽力地照顾着母亲的一切,努力平衡着自己的生活,空出时间来为别人着想。
可惜,生活好像还是从未放过他,苦难从来都不是独自行走世间的。
一天放学后,张晋源一推开门,只见母亲的大半个身子正斜杵在地面上,额头、嘴角处都有擦伤。瞬时,他的大脑一片空白。

晃过神后,张晋源连书包都来不及放下,径直跑到母亲跟前,半跪在地上,想着尽快将母亲扶到床上去。
奈何他力气太小,纵是用尽全身力气都没能成功。
慌乱之中,张晋源找来邻居帮忙。
因着邻里的帮助,母亲成功脱险。同时脱险的,还有张晋源极度困苦的生活。
在此之前,邻里知道张晋源一家生活不易,但没想到他竟能不易到这个程度!
张晋源家里的一桶脏水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一番询问后,众人才知这桶水竟是张晋源和母亲平日的饮用水。
家里停水的时候,张晋源会去附近工地的绿化带里接水喝。
除此之外,张晋源家的供电也是极不稳定,断电是经常的事。
晚上作业多的时候,他只得点着蜡烛补作业。
21世纪,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温饱兼备,却不料角落处居然还有一个孩子在过着这样的生活。众人见状,无一不是心酸至极。
大家可怜这个孩子的遭遇,亦感叹老天爷的不公平。
十三四岁的年纪,同龄人都在父母庇护下无忧无虑的年纪,他却要一个人承担起一个家。

好在他们当下发现了这一切。
几经商议后,众人决定尽自己的所能,帮助这个孩子最大程度上脱离困境。
首当其冲要解决的便是张晋源家吃水的问题。
一个大爷许诺道:“以后家里再停水,你直接拿着桶去我家里接水。”
其他几位邻里也纷纷附和。
其中一位阿姨也大方说的:“以后不论你有什么困难,都尽管和我们说。”
张晋源一一谢过众人的好意。只是,在答谢众人的同时,张晋源的心底升起了一抹别样的滋味。

张晋源深知,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麻烦别人。
即便别人向自己伸出援手,他也不能蹬鼻子上脸,太把自己当回事儿,只能是万不得已之下,才能去麻烦别人。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小小年纪的张晋源算是把这一格言恪行到了极致。
只是这样平顺的日子没过多久,一群不速之客又瞬时闯入了张晋源的生活。
来者依旧是拆迁办的人。
张晋源本以为这群人又是来催他搬家的,却不料,事情突发反转。
拆迁办的人态度温和了许多不说,竟还许诺,10天内会给张晋源一个交代,届时他就可以搬离这里,搬到新家去了。

尽管张晋源也觉得曾经的拆迁办不近人情,但也清楚政策就是政策,可如今这是怎么回事?
送走了工作人员,张晋源得知这一切都是邻里的功劳。
邻里被张晋源身上坚韧的品质所感染,给拆迁办的负责人打了电话,将张晋源家里的情况向负责人悉数交代。
希望他们能给张晋源一个“特例”,特事特办,尽早把张晋源搬家的事解决了。
张晋源开心了一阵子,可此时却没了着落。不要说10天了,1个月过去了,张晋源仍旧没收到搬家的信息。
就在张晋源已经接受这个结果的时候,一家电视台媒体找到了他。

电视台是怎么得知他家的境况的,张晋源不知,不过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一直在征求他的同意: “希望让更多人看见你的故事。”
这次张晋源同意了。
而后《15岁的“钉子户”男孩,背后的故事》一经发布,引爆全网。
他的故事被社会上的大众熟知,越来越多的善意在不断向他奔来。
捐钱的有,捐物的有,甚至有一位好心大叔慷慨直言:“我家里现在有两间空平房,如果你不嫌弃,可以带着母亲直接搬到那儿先住下。”
最为关键的是,区领导和市领导也来了。

领导发话了:“不用特权特办了,先给张晋源准备一套廉租房,等新房好了,直接让张晋源搬进去。”
在众人的帮助下,张晋源和母亲终于离开了那个住了好几年的破旧房子,搬进了一处水电齐全的住处。
这些是张晋源之前想都不敢想的。
面对如此情景,张晋源哽咽着说:“以后我定会加倍刻苦学习,长大后回馈社会!”
希望生活能够善待这个坚强的孩子。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