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持续飞行十个月,累了就边飞边睡,雨燕为何如此强悍?


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阿飞正传》?这里面有一句张国荣的经典台词:
世界上有一种鸟鸟是没有脚的,它只可以一直飞呀飞,飞的累了便在风中睡觉,这种鸟儿一辈子只可以下地一次,那就是它死的时候……

在小沈阳的《大笑江湖》中,女主角也说了类似的台词。“无脚鸟”真的存在吗?真的有鸟类可以一直飞翔不下地吗?那么它们的繁衍给怎么办呢?
其实“无脚鸟”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但这句台词里面的鸟类却有可参考的原型,那就是“雨燕”。雨燕和影视作品中说的情况非常相似,它们几乎一生都在天空中飞翔,除了意外,只有繁衍和死亡会将它们从天空中召唤下来,否则绝不下地。

这种鸟类在一些故事中就被称为“无脚鸟”。但实际上,雨燕是有脚的,只是太小太短,不容易被看到。那么它们是为什么一直在天空飞行而几乎从不下地呢?

雨燕‍
雨燕的俗名就是“swift”,将敏捷迅速的飞行特点表达的表达的非常到位。其外表和寻常的燕子很相似,有时候让人“傻傻分不清楚”,还有会有一种“雨燕不就是燕子吗?”的想法。其实雨燕和燕子虽然有亲属关系,但它们并不是一个目类下的。

雨燕属于鸟纲雨燕科雀形目,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飞翔时的尾巴状态(燕子尾巴始终张开呈剪刀状,雨燕调整方向时才会张开)和翅膀大小的差异(雨燕单翅几乎是身长的两倍)。

相对于强壮而有力翅膀来说,雨燕的脚非常弱小纤细,大小差异强烈的翅膀和脚严重影响了雨燕在地面的活动,使它们基本不能完成从地面起飞的动作。
但雨燕的速度非常快,一情况下每个小时可达110公里,高速飞行时甚至可以达到276-353公里的速度,比高速路上飞驰的汽车还要快得多,几乎只能看到一闪而过的影子。

但是,这并不代表语言的脚没有力量,相反,雨燕的爪子抓力是非常足够的,可以牢牢地抓在垂直的墙面或者山崖上,方便停靠休整。

当然,也正是因为脚的特殊性,雨燕的一生几乎都在空中度过,人类基本不会看见雨燕降落到地面,这就导致很多人认为这种鸟类是没有脚的。

一直飞?休憩怎么办?‍
雨燕也是一种候鸟,会根据气候发生集体迁徙活动。据研究人员观察记录,雨燕可以一直持续飞行10个月的时间不落地。
瑞典的一位动物运动研究员在雨燕的身体上安装了微型的记录仪,观察其飞行活动及迁徙路线,结果也是令人十分惊讶的。数据表明,这些雨燕曾连续飞行了10个月不落地,飞行路程长达500,000公里。也就是说,包括进食和睡觉,它们都在那空中度过。

它们如此强悍吗?累了还能边睡边飞?怎么做到的?
前面已经说过,雨燕的单个翅膀几乎是身长的两倍。同时,它们的翅膀展开后像是一个狭长的镰刀,方便“破开”风,可以快速地飞行,也能在滑翔时节省较多的体力,减少新城代谢和能量消耗,自然也就延长了飞行时间。强大的翅膀带动了身体飞行,它们的胸肌并不像其它鸟类那么发达,看上去身体更小巧一些。

除此之外,雨燕体内的血红蛋白含量远高于其它鸟类,即便是在高空缺氧的环境中也能将氧气优化输送到身体各处,所以它们的飞行高度往往都是在燕子类不常去的高空。

那么它们进食该怎么办?不吃不喝吗?
雨燕的喙很短,不像其它鸟类那样用喙去“捉”虫子,力量相对较弱,但是却可以张很大,一般都是在飞行过程中张嘴捕捉飞虫。即便是喝水,也是张着嘴从水面掠过。

至于睡觉休息,和其他大部分鸟类一样,雨燕也是采用的“半脑慢波睡眠”模式。这种睡眠模式看上去有点像是在“打盹儿”,具体表现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也就是说,它们睡觉时每次只有半个大脑陷入睡眠当中,另外半个大脑依旧保持清醒,并能够继续飞行。这样的睡眠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潜在的威胁。

当然,根据科学家对其大脑状态的研究,鸟类也不是一直都这样睡觉,还有一种“快速眼动睡眠”模式。也就是大脑两个半球都会陷入睡眠当中,但这个时间仅仅持续几秒钟,在这种状态下仍然可以保持飞行(一般是滑翔)或者站立。这或许也是雨燕习惯高空飞行的原因吧。

有空了歇歇
一直飞,那它们的繁衍怎么办?
作为“飞行专员”,雨燕真的几乎将天空作为最主要的生存空间,就连交配都是在天空中进行的。它们会利用滑翔的力量暂时达到速度的一致和身体上的平衡,再用泄殖腔快速完成交配,这一切在空中就能进行。

而要它们停下来,就只有照顾幼崽的时候了。
一般情况下,雨燕会将巢穴筑在垂直的高处,既方便自己起飞,也能保护幼雏不受侵害。每隔半个小时喂食一次,每天约30-40克,这样的时间大约会持续5-8周。而幼雏成熟后基本都是在三四年后才会再次开始繁殖。

在影视作品中,人们常用这种“没有脚的鸟”来表达迷惘的心态,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想,它们的生活状态又何尝不是一种决心的坚持和毅力呢?

-END-大家都在看月球背面,嫦娥四号发现了2200万亿吨金属,究竟从何而来?
爱吃肉的人和爱吃素的人,谁更加健康?科学研究给了答案
中国“天眼”发现,宇宙中某处47天里发生了1652次神秘爆炸您的“支持”是作者最大的动力点击下方“在看”支持作者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