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或许听过这样的故事吗?应该是《黑猫警长》中的片段——
螳螂小姐和螳螂先生恋爱了,不久后就举行了婚礼。但是自那天以后,动物朋友再也没有见过螳螂先生,每天只有螳螂小姐进出家门。后来有朋友来问螳螂小姐,你的新郎去了哪里?螳螂小姐开始表现得很伤心,不愿意回答。后来架不住追问,才告诉朋友自己在新婚当夜将新郎吃了,并且对吓坏了的朋友解释,这是为了后代的营养需要,历代螳螂都是这样过来的,而它自己也会在生产后离开。
大概就是这样,以前看到这个故事,就很不理解这些动物的繁衍方式,就像是以命换命一样,觉得完全没有必要。但是现在更多的思考就是:螳螂真的会吃掉对象吗?也真的是为了后代吃掉新郎官?别被故事误导。
性食同类?常规操作
螳螂是一种典型的肉食性昆虫,很多农业害虫都是它们的盘中餐。但要是忽略掉其食性,还是有很多人愿意称它们为“祷告虫”,因为它们时常举起前臂的模样就像是在虔诚祷告的少女。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将把螳螂当作先知。
自然界中,像以上故事中出现的雌螳螂吃掉异性的行为是普遍存在的事实,在《昆虫记》中,法布尔也有提到螳螂吃掉对象的习性,这都是常规操作。
在很长一段时间的理解中,人类认为螳螂吃掉对象的事情通常会发生在两者完成交配后,雌性“翻脸不认人”,转头逮着上一秒还在温存的异性直接吃掉。可谓十分不厚道。
至于为什么会被吃掉,大多数解释都是:雌性螳螂要为繁衍后代补充能量和营养。但这里存在一个问题,没有对象之前雌螳螂不也生活的挺好,为什么繁衍后代要靠性食同类来补充能量?是螳螂的体内含有什么特殊的营养物质吗?而且雄螳螂真的就安心赴死?
以上问题,这里只能给出一个答案:非也。
我想逃,却逃不掉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螳螂繁衍后代并不需要吃掉同类,也和其身体物质构成无关。
动物学家为了弄清楚螳螂为什么会有吃掉对象的真相,研究观察了很多螳螂种类。它们将螳螂分组饲养,保证一组雌螳螂少量进食,一组完全不进食,结果却发现“食夫”这样配认为是普遍存在的行为观点并不完全正确,不是所有螳螂都会性食同类。
完全没有进食雌螳螂几乎是见到雄螳螂就扑上去开始一场大战,而有过进食行为的螳螂会不会吃掉雄螳螂,就看当下它的肚子饿不饿。这回真相了,螳·莫的感情进食机器·螂是也。
其次是第二个问题,螳螂不能为后代的繁衍提供什么特殊营养物质。
上面也已经表明,螳螂吃掉同类和后代的繁衍无关,同时真实的研究情况也表明,吃掉对象和没吃的螳螂在产卵上没有什么大差别。重点是:产卵后的雌螳螂并不会死去,所以这个观点也不正确。啊这……又是毁童年系列,这样爱情要不起。
最后我们来看第三问,面对翻脸的对象,雄螳螂会坐以待毙吗?不会。
其实在螳螂交配前,会有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就是类似于“比武招亲”,打赢了就能抱得美人归,不过在螳螂这里,情况可能要凶残些:在两只螳螂交配前,它们有时候会先打一架,雄螳螂就能获得交配权(至于后面吃不吃就看运气了),输了就只能被吃掉。
而在交配结束后,雄螳螂通常也会为了防止自己被吃掉,快速地抽身离开,绝不做留恋之态。毕竟命只有一条,万万伤不起。
当然也有没来得及逃跑的,后来难免又要打一架,但是在生物构造上,雌螳螂的身体明显比雄螳螂大,强有而锋利的前臂往往让雄螳螂没有多少逃生的机会。
所以对于熊螳螂来说,一次后代的繁衍相当于一场豪赌。
心狠话不多——螳螂是也
如果忽略掉雌性螳螂的大肚子的话,个人觉得有些螳螂的总体外观有些像是一位穿着纱裙的少女,完全想象不出这样的“弱女子”武力值有多猛。
正常情况下捕食害虫都是寻常现象,偶尔性食同类也算常规操作,大部分虫子都比螳螂本身的提醒要小得多,这些难度并不大。但是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螳臂当车”这个词语吧?虽然夸张,但也有其原因。
螳螂是一种武力值非常搞得昆虫,有“昆虫界的猫科动物”的说法,而它们杀伤力最大的武器,正是那双作“祷告”状的前臂。
在美国墨西哥有一种被引进的中华大刀螳螂,凭借着可超过10公分的强壮的身材,可以和一些蜥蜴、青蛙、蜂鸟等动物拼上一回,并且它们通常的成功率都很高。
也不知道该说它勇还是虎。
-END-大家都在看蓖麻在我国农村很常见,为何被美国列为国家机密和战略物资?
长达120厘米的麦地那龙线虫,肆虐非洲,让350多万人遭受疾病困扰
45亿公里外海王星真实影像:数之不尽的钻石,持续百年的风暴您的“支持”是作者最大的动力点击下方“在看”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