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是社会风气的主流,我怎样给一群反科学者科普?


我怎样给一群反科学者科普?
以我“怀疑探索者”多年的经验,科普不是万能的。科普的目的,第一个是传递科学知识,第二个更重要,是传递科学精神。具有了科学精神,一个初中生甚至比一个迷信的大学教授更有鉴别能力。
社会上有反科学的人群,这是很正常的。我们看一堆石头,它们有的美,有的丑,有的光滑洁白,有的狰狞丑陋。石头有千变万化,有美丑悬殊,人群又何尝不是这样?虽然说把人分为美丑有点“政治不正确”,但事实就是如此。人类天生就有美丑,智力有悬殊,人品道德天生有高下,有的人天生淳朴,有的人天生阴险,有的人天生聪颖,有的人天生愚笨。虽然有一句话说,叫“教育可以改造人”,但教育也不是万能的。我身边就有例子,相信大家在单位上也遇见过,有的人天生就是个懒货,属于扶不起的阿斗,你就是把他强行送去大西北当兵,也不可能将他教育改造成正常人。科普也是一种教育,属于大众教育的一种。教育不是万能的。

石头有千变万化,有美丑悬殊,人群又何尝不是这样?
虽然说了这么多困难,也告诉大家,教育不是万能的,但科普还是要搞的。世界上迷信的势力已经这么大,你再不教育,不是让社会思想更落后了吗?我们关键是要清楚,科普需要给什么人看。科普要给具有一定道德品质,愿意接受新知识的人看,主要面对在科学与迷信之间徘徊,模棱两可,还没有最后确定三观的人看,我认为,主要就是13~20岁的少年和年轻人。年轻人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的希望,老一辈的人他们迷信和愚蠢,由于习惯的力量,很难改变了,但年轻人还有希望。多把一个年轻人从迷信和错误的深渊挽救回来,也许就可以在将来多一份科学的力量,多一个健康活泼的家庭。此消彼长,正面的力量增多了,负面的力量才会消减。这个就需要我们百倍的耐心。
我以前在各大科学、哲学论坛做管理者的时候,如果遇上问问题的人,我都是非常耐心的解释,只要他不是道德恶劣的神棍,我都会认真的解答问题。有时候,和一个普通网友的来回的互动解答,会延续几十个上百个楼层。累吗?还是很累的,而且没有一分钱报酬。但是一天挽救一个迷茫的人,一年就是300个人。这300个人成为我们这边正义的力量,就会影响周边的3000个人、30000个人。为了增加科普的力量,我还建立了一些专门的科学群,把我认识的科学家、科普作家、大学教师、科研人员、人文学者、政府官员,和各种官方、非官方达到媒体负责人拉到群里面,让他们互相交流,互相影响。科普工作者是鱼,媒体是给鱼生存的水,他们不应该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互相影响,互相扶助的关系。
虽然困难重重,比如被下流胚反转基因的人的诋毁、辱骂,但我还会坚持下去,直到我干不动了为止。
就专门针对反转基因的丑恶社会现象,谈谈我的具体观点。

万维钢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物理系研究员万维钢所著的《智识分子:做个复杂的现代人》一书,给了我颇多启迪。今天看到第247页《怎样杀死海星》一章,联系到我在日常的科普工作,感觉文章中的观点对科普有所帮助。特别是涉及到转基因科普的一些困局,这篇文章虽然没有提及“转基因”,更未给出具体的方案,但是其内容与转基因科普工作也是相通的。
万维钢在《怎样杀死海星》此文中,提出了一个比喻,即把恐怖主义、比特币、P2P盗版下载、维基百科等比喻为“海星”这种海洋生物。这是因为,恐怖主义等都是“去中心化的组织形态”。也就是说,它们都是没有上级领导的,或者仅仅拥有一个没有行动约束力的精神领袖,其每一个组织或者个体都是独立的,可以独自完成某些活动。比如,“基地”组织虽然有本拉登,但是全世界大大小小的号称“基地”组织“分支”的机构,他们仅仅是挂一个“基地”的名,认同其理论,但是并不接受其统一指挥。即使摧毁了整个“基地”组织,或者消灭掉本拉登的个体,也依然不能遏制恐怖主义。因为这些全世界大大小小的恐怖主义团体,它们都是去中心化的,完全可以独自为政。

海星
这让我想起网络上的和民间的反转基因团体。他们的组织形态也是类似“海星”,是去中心化的。虽然反转基因人士绝大多数都“共尊”一个精神领袖或者叫做精神教主某老师,但是这个某老师只不过给信徒们提供精神力信仰,而不是具体的控制全国的反转基因个体。这样的话,虽然可以揭露或者禁止这个某老师继续发布煽动性的话题,但下面那些可以独自为政的反转基因“海星”,他们不受任何影响。他们可以打着某老师的旗号,自发地在各个平台散布谣言,煽动民众加深对生物基因技术的恐慌。哪怕某老师已经不能继续公开反科学了,就如同本拉登被消灭了,“海星”们一样能够发挥破坏性作用。
那么,“海星”就永远不能够被消灭掉了吗?莫非去中心化的组织形态就是永世无敌了吗?尽管反转基因组织或者个体确实和“海星”一样的难以对付,但他们还是有弱点的,并非永远独霸天下。美国的Ori Brafman写了一本书,叫做《海星与蜘蛛:无领导组织不可阻挡的力量》,这本书就是专门研究去中心化组织形态的,并且给出了三个“如何杀死海星”的解决方案。这本书虽然没有提及“反转基因组织”,但是依然可以带给我们科普工作者一些启发。
怎么样杀死海星呢?这里有三种方法。
第一个方法,改变环境。
也就是让恐怖主义之类的意识形态丧失市场。恐怖主义思想在贫穷、落后、愚昧的民众中最有市场,而要消灭恐怖主义,就得改变环境。比如,加大教育投入、实行免费的小学到高中的教育、免费的医疗服务、发展区域经济、搞社区建设等等。
联系到关于转基因的科普,或者是与反转基因势力的斗争,就是应该改变舆论环境。比如,由政府部门直接牵头,从农业部门、中科院、工程院、科协、高校、科研所,到各家主流媒体,再到基层的社区,都投入专门的资源,用于对生物基因技术的科学普及工作。并且将这种科普工作列入业务考核,保持长期、稳定的态势。如果这种工作持续一段时间,将极大的改变舆论环境。
对于那些积极进行反科学、造谣诽谤活动的媒体或者个人,将以司法诉讼的方式进行打击(比如重庆的陈安定律师对一些诽谤者的起诉),这等于是消灭反科学、反智的舆论基础。媒体不断进行各种宣传,在黄金时间段邀请专家和科普志愿者做相关的主题节目,引导社会舆论向正面迈进。
第二个方法,将海星变为蜘蛛再杀。
这里有一个案例,历史上西班牙人征服印加帝国只需要几个礼拜,因为印加帝国有一个集权化的统治者,他掌握所有的力量,只要“先擒王”,全国组织就崩溃了。而美国曾经为征服阿帕奇诸多部落却劳心费力了几个世纪,损兵折将无数却收效甚微。这是因为,阿帕奇族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并没有统一命令的领导人。即使消灭掉几个部落,但是其他部落依靠精神感召的力量继续战斗,谈不上所谓的“擒贼先擒王”。

阿帕奇族
于是,美国政府就给阿帕奇族的几个部落发放财物。部落有了财物,等于其首领就有了实权,有了实权就开始四处征战。这样,阿帕奇族的部落之间开始混战,集权化趋势势不可挡。但集权化在阿帕奇部落出现之后,战胜它的时机就到来了。消灭集权化的部落,显然比对付各自为政的部落更加容易得多。
不过,具体到对付反科学势力,我们就不能这样做。谁都不愿意看见反科学势力发展壮大,并且出现一个握有实权的教主。不过,我们可以把有“影响力”的“海星”们组织起来,让他们接受集体的科学培训。单个的海星难以对付,但是如果将海星组织起来,将会有效地控制它们。
比如,我们可以办一个讲解转基因知识的学校,如果你公开发表反科学的言论,就必须入学接受专业的科学课程。如果他们不愿意入学,将丧失发表反科学言论的权利。在这个专门的学校里,将安排大量的农业大学的学生和他们一起听课,也可以让学生们给他们授课。年轻的大学生战斗力是非常强劲的,迂腐的老先生在年轻人的鞭策下将不得不认真审视自己的知识和认知缺陷。
第三个方法,把自己去中心化。
想对付去中心化的组织,自己也应该去中心化,也就是借鉴去中心化组织的分布式智力和灵活多变的特点。
这里有一个具体的案例,是经济学家蒂姆.哈福德讲述的一个真实故事。美军入驻伊拉克之后,总是被游击队骚扰的焦头烂额,出现了大量的伤亡。而伊拉克的当地民众,好像也对美军充满了敌意,拒绝给美军提供情报。有一个H上校经过走访调查,他就发现,原来伊拉克的当地民众其实更痛恨萨达姆的余党,但是因为惧怕被报复,所以不愿意与美军合作。于是,H上校在城市中设立了29个哨所,虽然一开始遭受了一些损失,但是美军咬牙千方百计地坚持了下来。坚持下来之后,当地民众对美军的态度大为改观,也变得愿意与他们交谈了。原来,美军在城市里面长期驻扎绝不后退,就给当地人一种可靠感。不是“打一枪就走”,这才能给人可靠感。

留胡须的士兵带给当地人可靠感
文章还说,有一些美军士兵给自己留上了浓密的胡须,因为胡须多的男人在伊拉克这个国家更加受到欢迎。这一奇招也非常奏效,伊拉克人对有胡子的美军士兵显然更加的信任。
以上这些,无非就是“到群众中去,密切联系群众”的策略。
联系到转基因的科普工作,也是要密切联系群众的。不明真相的群众也许不懂任何的生物学知识,但是他们怕专家“说漂亮话,自己却不吃”。所以,就是要直接站出来消除这个误会。
比如,要求所有的农业大学的教师和农业部门的工作人员,让他们每天带头吃,将吃的过程用视频的方式进行公开。食堂公开展示购买转基因油的发票。此外,还要求科协的工作人员,在每一座城市的每一个社区定期举办科普讲座。科研工作者和科普专家,将定期离开讲台或者网络,直接走到街头巷尾,走进小区,面向民众讲解知识。每一所中小学每一个学年将不少于两场专题科普活动,每一个在校学生都必须学习和掌握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在中考和高考中,要有相关的知识考点。

书店应该有更多的科普图书
农业部门应该多出版相应的科学图书。我之前和《北京科技报》记者洪广玉聊过,他说农业部门已经出版过很多种图书,但是我只看见过其中一种。这显然是出版的数量太少,宣传也太少,所以在这方面必须投入加大力量。最起码,在各大新华书店和图书馆的显目位置,应该有不少于十本的转基因方面的科普著作。
不可否认的是,迷信依然是当今社会思想的主流,具有基本科学素养的人在国民总人口比例中还占据极少数,以至于“太相信科学,也是迷信”这样没有逻辑的浑话也能大行其道。一位网友指出:正因为敌人众多,而科普所能依赖的又只有科学本身的力量、逻辑的力量、实证的力量,所以在普及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时,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科普应该明确、准确地普及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在面对伪科学非科学时必须以科学为武器和后盾,不妥协、不媾和地指出其错谬之处,错误被揭露了,真相才能得到彰显。
作者:怀疑探索者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