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五一:齐心协力,坚决打击宗教极端思想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作者:习五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
全文链接:
http://cass.cssn.cn/keyandongtai/xueshuhuiyi/201607/t20160715_3122631.html
(本文为节选。原标题为《习五一:2014年科学无神论研究前沿报告 在中国无神论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上的主旨发言》。)
遏制宗教极端思想,反对暴力恐怖主义
2014年5月22日,新疆乌鲁木齐发生暴力恐怖事件,造成大量无辜平民死伤。这是近年来暴恐分子在中国制造的最血腥的事件之一。
全国政协民宗委主任朱维群指出,宗教极端主义是用宗教外衣包装起来的违法犯罪、危害社会的思想行为;反对宗教极端主义,单打一不行,要从实际出发,调动各方力量,综合施策。当前打击的重点是以分裂国家为目的、以暴力恐怖为手段的宗教极端主义。各色宗教极端主义是从境外伴随着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图谋来到中国的。比如“东突”思想并不是产生于新疆,而是来自19世纪末俄国鞑靼知识分子中的泛突厥主义和没落奥斯曼帝国的泛伊斯兰主义。这“两泛”随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影响到中国的新疆。因此,它们一开始就是为外国势力分化、瓦解中国服务的。而现代宗教极端主义在西亚、中亚一带的泛滥,则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这一带国家的侵略和欺凌有关。西方的霸权主义行径激发起当地民众的反抗,宗教极端主义则成为反抗的思想武器和手段。

习五一与朱维群合影
近几十年来,境外一些国家的宗教极端主义势力,极力对中国特别是西部地区进行渗透,一些地方出现社会生活泛宗教化、宗教去中国化的倾向,比如鼓动妇女穿“黑袍”等。虽然我们不能把宗教去中国化倾向等同于宗教极端主义,但这种倾向确实可以使我们的信众失去辨别力,丧失对外来宗教极端主义的警惕。此外,宗教极端主义还与一些地方经济欠发达、文教事业欠发展,以及思想相对封闭有关。唯有开放、开化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宗教极端主义。总之,当前最直接、产生效果最快、最紧迫的还是严厉打击宗教极端思想的传播团伙,切断传播渠道,转化“地下讲经点”。同时,扩大产业领域,发展新的生产力,把对新疆的经济支持更多放在那些能够增加就业的行业。坚持整个社会生活的世俗化取向,特别要提高偏远地区农牧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增加对宗教极端主义的鉴别能力。反对宗教极端主义要全国一盘棋,各地区、各领域相互配合,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把这一祸害整治住。朱维群:《反对宗教极端主义要综合施策》,《中国民族报》2014年5月27日。

朱维群
习五一研究员指出,宗教极端主义是打着宗教旗帜的极端主义思潮,它往往是宗教极端教派蜕变的产物。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使得伊斯兰极端主义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各种原教旨主义教派滋生的宗教极端主义,与暴力恐怖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相结合,给国际秩序和地区稳定带来巨大的安全威胁。国际伊斯兰极端势力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在新疆建立“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国”。近期,“东突”的暴力恐怖活动更呈升级态势。从2013年“10·28”天安门金水桥恐怖袭击事件、2014年“3·1”云南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案件到“5·22”乌鲁木齐暴恐案,暴力恐怖事件已经由边疆蔓延至内地,其活动频率加速,而且其活动目的从“民族分裂”发展为“宗教建国”,严重践踏人权、威胁国家安全。宗教极端主义是暴力恐怖活动的精神支柱。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暴力恐怖形式,一种是非暴力形式,即极端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信仰偏执、不容异己是宗教极端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

习五一(右)
“9·11”之后,以本·拉登的“圣战令”为代表的“瓦哈比主义”在全球迅速传播。瓦哈比主义在中国新疆等地的蔓延,喀什、沙甸、义乌等地穆斯林群体中深厚的苏菲主义传统逐渐被取代。境外宗教势力利用宗教极端思想,煽动一些涉世不深的青少年盲目追随,甚至走上从事暴恐活动的不归路,成为其政治图谋的牺牲品;他们迷惑、引诱信教群众以自杀袭击等残暴方式发动“圣战”,鼓吹神权政治论,唆使信教群众抵制政府管理,鼓吹异教徒论,孤立不信教群众、党员干部和爱国宗教人士,鼓吹宗教至上论,排斥传承已久的民族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强迫年轻人留大胡须,妇女穿蒙面罩袍等。由于宗教极端主义布道宣教的主要对象是原有宗教的信仰者。因此,爱国宗教界人士在抵御境外宗教极端主义的工作中,负有特殊重要的使命。习五一:《宗教极端主义挑战人类文明底线》,此文是作者在2014年5月22日在中央民族干部学院和中国民族报联合举办的“抵御宗教极端主义维护民族团结”研讨会上的发言稿。《中国民族报》2014年5月27日刊发该文摘要,并将题目修改为《抵御宗教极端主义,爱国宗教界人士负有特殊重要的使命》。
作者:习五一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