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这位Tony界大佬剪发480元,却连续9年免费做这事......


《楚镜》栏目
2022年第17期
文/吴曼,图/汪曦晔
剪刀在指尖来回飞舞,银白色头发随之落下,镜子前,一位Tony老师正专注的为爹爹理发。
这是武汉洪山区珞喻路上的一家高档理发店,有4位手艺过硬的发型师,比赛的奖状摆满整个柜子,用的是进口洗发水,剪发最贵价格是480元,就是这样一个狠店,却默默为老人免费理发,并且坚持了9年。

老板叫苏昶铭,53岁,做发型师30多年,是武汉美发界知名的老前辈。谈到义剪,他淡定的说:“就是一件蛮小的事。”
每月多花近六千元
解决老人的“头”等大事
苏记研发店在路边显得平平无奇,没有显眼的三色灯,没有精致的装潢,甚至在地图和某点评软件上也找不到踪迹。
上午10点刚营业,店里就有4位老人在等候了。苏昶铭先熟络的招呼贺爹爹坐下,围上围布,不问需要什么发型,自然地拿起梳子和剪刀开始“噶事”,“都是老朋友了,这点默契还是有的。”苏昶铭解释。

伴随清脆的咔嚓声,花白的头发随剪刀落下。苏昶铭先剪出造型,再换把剃头修理鬓角,眼神专注,手法熟练,一气呵成。一套流程结束后,他解开围布,细心的用毛巾擦掉爹爹脖子上的碎发,再帮忙整理好衣领。

“我70岁过来理发,今年都80了,剪了10年一分钱没收。”贺爹爹拄着拐杖起身,伸手向苏昶铭点了个赞。

虽然是免费服务,但洗、剪、吹的步骤一样没少。从开业就在这理发的汤婆婆,正闭眼享受洗头按摩,“我在老家哪里享受过这种待遇哟,随便一剪子下去都是要收钱的!”她说。

每个月,苏昶铭和店员们要为老人免费理发300次以上,算上各种成本,一个月要多花5000到6000元。
与400位爹爹婆婆交朋友
还为瘫痪老人上门理发
苏昶铭是地道的武汉人,与很多Tony老师的打扮不同,他穿一件纯白T恤,戴着眼镜,精神气十足。

“96年在街道口开了第一家店,看到环卫工人,都会请他们进店里喝水、理发。”苏昶铭回忆。
随着第二家店的开业,苏昶铭发现周边小区老人比较多,他知道,很多高档美发店不欢迎65岁以上的老人,他们难以接受高价产品与服务,还要操心安全问题。
“现在30块钱理发很正常,但老人都节俭,就想用一技之长给他们行个方便。”

苏昶铭决定解决爹爹婆婆的“头”等大事,他联系到社区,联合向65岁以上的老人发“免费理发证”,他们可以在周一至周三上午凭证来免费理发。“理发证早就用不上了,直接刷脸,社区400多位老人我们都认得。”他说。
9年过去,现在每个来理发的老人,苏昶铭都能熟络地聊起来,社交圈有一半都是老年朋友,年纪最大的有88岁,在“朋友圈”中,还有一位特殊的顾客。

社区的廖奶奶今年73岁,因脑梗瘫痪至今,想下楼只能靠老伴和儿子抬着椅子移动。原本爱美又讲究的她,出门理发却成了一件奢侈的事。
思来想去,廖奶奶的儿子找到苏昶铭,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想请他上门帮忙理发,没想到他一口答应下来。
从那时开始,苏昶铭只要一接到电话,就会抽出时间,提上一大包剪发工具,尽快上门。这件别人眼里的“麻烦事”,苏昶铭心甘情愿的坚持了9年。“每次看着廖奶奶满意得照镜子,我自己也觉得满足。”他说。

大奖拿到手软
美发大佬只想坚持做下去
门店中最“豪华”的装饰,要数墙边的柜子,摆满了各类比赛获得的奖状和奖杯。难怪苏昶铭说:“我这一辈子只钻研了一件事。”
高中毕业后,苏昶铭为了学门手艺,尝试接触了美发行业,在手起刀落间,找到了久违的乐趣,没想到这一试便“走火入魔”,做了30多年。

如今的苏昶铭早已是美发界大佬,不仅在中国技能大赛中获奖,担任技能大赛评委,2017年,还代表中国美发人走进人民大会堂。
这把“金剪子”也在职校任过教,每年都要带学生去全国各地参加比赛,获得过湖北省教育局的颁奖。
现在,他的顾客遍布武汉三镇,甚至还有人坚持从九江、咸宁开车来理发。
没想到的是,这样的TOP级美发大师也受过“委屈”。义剪刚开始时,有人质疑苏昶铭在社区拿了钱,还有人觉得是想拿老人“练手”,让苏昶铭哭笑不得。
时间长了,苏昶铭用行动打破了大家的怀疑,还有爹爹婆婆特地送来两面锦旗表达感谢。

2019年“洪山好人”榜单上,苏昶铭被光荣提名,报纸也刊登了他的事迹。一位88岁的爹爹看到报道后,拄着拐杖,独自坐1个多小时的公交赶到店里,不为别的,“我就想见见你。”他对苏昶铭说。
在苏昶铭看来,这些老年朋友和自己父母年龄差不多大,儿女大多也不在身边,苏记研发店给他们带来久违的热闹。毕竟,每个人都有老的一天,每位老人都应该有尊严的生活。
“开始了就没想过结束,这件小事会一直做下去。”苏昶铭说。时光为社区的老人们留下皱纹,染白头发,而这间小小的理发店一直都在。
您如果也有故事,欢迎来和我们分享您的酸甜苦辣,人生百态。>>>点此提交

对于湖北网友来说,腾讯大楚网的原创栏目《楚镜》是个亲切又熟悉的名字,它曾帮助多个家庭走出困境,迎来新生。在过去超百期的镜头里,有700克的早产儿,和他年轻的母亲,她为救孩子愿给好心人打工十年,只因“我是孩子的母亲,就这么简单”;有刷爆网络的“小苹果”男孩,用他的乐观和温暖笑容治愈全网...他们或许很渺小,却又很伟大,他们在平凡的人生中,依然坚持着善良、勤劳、淳朴的品格。
2022年《楚镜》栏目将再次出发,在这里,我们将镜头对准湖北人身边或温情、或酸楚、或励志的人间百态。用有温度的镜头,记录有深度的故事,传递有态度的湖北力量。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