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正准备离开薄姬的房间,薄姬说了一句话,刘邦龙颜大悦,拉起她转身朝床上倒去......



公元前201年,刘邦走进薄姬的房间,看到她容貌普通,顿时失去了兴趣。正要扭头离开,薄姬却突然说了一句话,刘邦听后龙颜大悦,拉起她就朝床上走去...... 薄姬原是魏王豹的妾室。母亲魏媪是魏国宗室之女,与薄生私通生下薄姬。薄生不幸早亡,魏媪便独自把薄姬抚养长大。后来秦末纷乱,魏豹自立为王。魏媪心念故土,就把薄姬献给魏豹做妾。 为了知晓女儿是否能在魏王宫中出头,魏媪便请来星象师许负来给女儿相面。岂料许负一见薄姬就大为赞叹:“她何止是在小小王宫出人头地那么平常?日后她还要生下天子,成为世间第一贵妇人!” 许负相人之准,在当时极负盛名。魏豹听说了这件事,也十分开心。他心想:薄姬是我的小妾,她的儿子自然也就是我的儿子。儿子能做天子,岂不是说我也能成为天子吗? 于是,他就打起了小算盘。当时,楚汉已经相争,魏豹和汉王刘邦签订了攻楚盟约。有了许负的预言后,魏豹的心思活络了起来。他背弃了和刘邦的约定,收缩势力,决定坐山观虎斗。 这可气坏了刘邦。他竟然放弃了攻打项羽,反而命曹参率领大军荡平了魏豹的势力。魏豹的实力在刘邦面前不值一提,他死之后,薄姬连同魏豹的其他妻妾都被掳到了汉宫,成为了纺织房里的织女。 在宫里做织女是最辛苦的,上到皇上皇后,下到太监宫女,他们所穿的衣物,都要靠织女们来纺织。她们唯一改变命运的机会,就是被贵人看重后嫁出去。 薄姬很幸运,在纺织房里劳作一年后,一次,刘邦心血来潮在纺织房里转了转,觉得薄姬看着顺眼,就下令把薄姬调出纺织房,提成了妃子,不过也就仅此而已。 刘邦很忙,忙着打仗,忙着宠幸更美的妃子,因此薄姬就被冷落到了一边。薄姬在此时认识了两名同样不受重视的姐妹,管夫人、赵子儿。因为有着相同的命运,三个人感情很好,还打趣式的相互鼓励道:“如果富贵了,一定不要忘记小姐妹们啊!”谁料,一语成谶! 管夫人、赵子儿先后被刘邦宠幸。一次,刘邦坐在河南宫内成皋台上,由管夫人、赵子儿两人陪伴。两人见机会来了,就装作不在意地说起了这一桩旧事。 刘邦果然来了兴趣,也对薄姬心生怜悯,就去与薄姬圆房。不过,他看到薄姬相貌并不出众,就失去了兴趣。可是,薄姬却小心翼翼地说:“昨夜我梦见有苍龙盘踞在我的肚子上。” 刘邦听后龙颜大悦,他拉起薄姬说:“这是吉兆啊,让我来助你成就这件好事。”被刘邦临幸后,薄姬很快有了身孕。但是,她再一次被刘邦遗忘了。 薄姬不如戚夫人能歌善舞,受到刘邦的宠爱;也不如吕雉有手腕,掌握权势。在后宫里,她就像是一个小透明一般。当她生下儿子刘恒后,因为赏赐太少,她不得不靠织布来养活自己和儿子。 刘邦不喜欢他们母子,对他们视若无物。而她又生了儿子,遭到其他没有子嗣的妃子的嫉恨。在后宫这样的生态里,薄姬无钱无势,没法去拉拢宫女太监,时常受到很多白眼。 但是,前半生的苦难教会了薄姬做一个低调的人。她温和待人,无论是太监婢女,还是后宫的妃嫔,她对每一个人都很和气。有时候儿子淘气和人发生了冲突,不管有理无理,她都会带着儿子去低声认错。 久而久之,后宫里的人都认定薄姬是一个老好人,也都不再刻意针对她,当然也不会重视她。也因为不被宠爱,刘恒在8岁的时候被封为了代王,封地在今天的山西,靠近匈奴,又穷又乱。或许是受了母亲的影响,刘恒欣然就藩,这也让他躲过了后宫的倾轧。 刘邦驾崩后,吕雉掌握了大权,立即对后宫的妃子进行了清理。因为薄姬不被宠爱,儿子又被封在了苦寒之地,吕雉心生同情。 吕雉不仅没有对薄姬母子动手,还准许薄姬前往代地和儿子在一起,并且加封她为“代王太后”,成为身份仅次于吕雉的贵妇人。 后来,因为吕雉不断插手朝政,安排吕氏族人掌握要职。在吕雉驾崩后,周勃、陈平等大臣便清除了吕氏的势力,要把权力重新归于刘氏皇族。他们认为后少帝刘弘是吕雉扶持起来的,不可用;也认为汉惠帝刘盈的儿子都不是刘盈亲生的,而是吕氏的血脉,所以也不可用。 选来选去,他们最终选定了刘恒,也就是后来的汉文帝。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薄姬势力单薄,不会再重蹈吕氏覆辙。 薄姬就这样成为了大汉王朝的太后,终于印证了许负“必生太子”的预言。汉文帝时期,汉朝无为而治,休养生息。文景两帝数十年的经营,用“文景之治”奠定了汉朝兴盛的根基。薄姬不争不抢,反而成为了笑到最后的那个人。
关注、点赞和分享,我们明天再见!
到顶部